的有效部位,如根部难溶于水,临床需要制成速 效制剂,若制成普通片,则药物溶出缓慢,难于达到要求,制成分散片则能明显提高药物的 溶出,迅速达到疗效。分散片具有稳定性好,便于携带,运输,贮藏,服用方便等优点,不仅可 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嚼服,含吮或投入水中、果汁中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混悬液后服用。其 辅料和制备工艺与一般非包衣片相同,不需增加设备投入与生产周期,因而本品选择分散 片剂型。
[0106] 2、分散片辅料种类的筛选
[0107] (1)黄芩总黄酮分散片处方设计
[0108] 根据文献调研,确定黄芩总黄酮分散片的基本处方为:药物45%,微晶纤维 46. 2 %,十二烷基硫酸钠0. 5 %,粘合剂NP (吡咯酮)浓度3 %,微粉硅胶1. 3 %。在此基础 上,从分散片的常用辅料中筛选出填充剂,崩解剂和粘合剂,将药物与填充剂、崩解剂混合, 加粘合剂制软材,粘合剂中含处方量〇. 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0目筛制粒,70°C干燥,30 目筛整粒,加1. 3%微粉硅胶为助流剂,在单冲压片机上按规定片重压片。
[0109] (2)分散片辅料筛选质量评价指标
[0110] 外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无松片、裂片。
[0111] 硬度:以片剂硬度测试仪测定,重复测定1〇次,取平均值。
[0112] 崩解时限: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于19_21°C的水中测定崩解时限。
[0113] 分散均勾度:按英国药典93版规定,取分散片2片放入100ml水中,搅拌至完全崩 解后分散,倾倒于710 ym的筛网上,应全部通过筛网。
[0114] (3)填充剂的筛选
[0115] 以CMS-Na为崩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润滑剂,微粉硅胶为助流剂,NP (吡咯酮) 为粘合剂,用表1不同的填充剂制成分散片。结果见表3.
[0116] 表3.填充剂的筛选
[0117]
[0118] 结果表明:淀粉、乳糖单独作为填充剂,出现顶裂现象。糖粉作填充剂外形美观,但 崩解时间超标,因此均不符合要求。用微晶纤维素和NP (吡咯酮)单独作填充剂则达到要 求。其中微晶纤维素价格昂贵,因此考虑采用混合填充剂。通过比较,确定用TY与微晶纤 维素作填充剂,制得的片子崩解快,混悬均匀,容易制粒,细粉较少。
[0119] (4)崩解剂的筛选
[0120] 在药物中加入填充剂(微晶纤维素:TY= 1:1)、崩解剂,以3% NP(吡咯酮)水 溶液为粘合剂,〇. 5%十二烷基为润滑剂,1. 3%微粉硅为助流剂,以不同的崩解剂制成分散 片。结果表明:单用PVPP效果最好,其次为L-HPC和CMS-Na,但是PVPP价格昂贵,而L-HPL 压制的片剂放置后有变硬,崩解时间延长的倾向,因此考虑采用混合崩解剂。经试验以 CMS-Na、PVPP混合作崩解剂,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见表4。
[0121] 表4.崩解剂的筛选
[0122]
[0123] (5)粘合剂的筛选
[0124] 在药物中加入填充剂微晶纤维素、TY,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润滑剂,1. 3%微 粉硅胶为助流剂,崩解剂为CMS-Na、PVPP,分别以2% HPMC,3% NP(吡咯酮)水溶液、3% NP(吡咯酮)稀醇溶液为粘合剂制粒,压制成分散片。结果表明:3%NP(吡咯酮)水溶液为 粘合剂制成的片剂崩解快,色泽均匀,完整美观;3% NP (吡咯酮)稀乙醇液制得的颗粒细粉 较多,且有顶裂的现象;2% HPMC制得的片剂崩解时间较长。因此确定粘合剂为3% NP (吡 咯酮)水溶液。见表5。
[0125] 表5.粘合剂的筛选
[0126]
[0127] (6)表面活性剂对片剂崩解的影响
[0128] 表面活性剂能增加片剂的润湿性,使水分借毛细管作用迅速渗透到片心起崩解作 用。由于本处方药物难溶于水,不易为水所润湿,故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将主药、微晶纤 维素、TY、3% NP(吡咯酮)、1. 3%微粉硅胶、CMS-Na和PVPP制粒、压片。结果表明,加入聚 山梨酯-80或十二烷基硫酸钠后,崩解时间均能缩短,但颗粒细粉增多。十二烷基硫酸钠兼 具有润滑作用,压制的片剂更美观,故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见表6。
[0129] 表6.表面活性剂对片剂崩解的影响
[0130]
[0131] (7)崩解剂加入方法对片剂的影响
[0132] 崩解剂的加入方法对崩解效果也有影响。试验选用CMS-Na、PVPP全部内加, CMS-Na内加、PVPP外加作了比较,结果CMS-Na内加,PVPP外加硬度大,崩解时间较短,因而 选用CMS-Na内加,PVPP外加。见表7。
[0133] 表7.崩解剂加入方法对片剂的影响
[0134]
[0135] (8)主药与辅料相互作用研究:用量大的辅料(如填充剂)按主药:辅料=1 :5混 合,用量少的(如崩解剂、助流剂)按主药:辅料=20 :1混合,进行热差分析。结果表明所 选辅料与主药不发生相互作用。见图1A~1J(其中图1A为主药,图1B~1J为辅料)
[0136] (9)确定初选处方:经过上述试验,得到初步筛选的处方为:黄芩总黄酮、微晶纤 维素、TY、CMS-Na、PVPP,0. 5 %十二烷基硫酸钠,1.3 %微粉硅胶,3 % NP (吡咯酮)水溶液。
[0137] 3?辅料配比的优化
[0138] 由于溶出度可以直接反映片剂中药物的释放特性,因此在上述试验结果的基础 上,以溶出度T 5。为评价指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初选处方中辅料的用量配比进行 优化。
[0139] 因素水平的选择,见表8。
[0140] 表8.因素水平表
[0141]
[0142] (2)黄芩总黄酮分散片的制备方法
[0143] 将黄芩总黄酮粉末与各辅料均过100目筛,按正交表7处方称取。将药物粉末与 微晶纤维素、TY、CMS-Na及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匀,加约16mlNP (吡咯酮)水溶液制粒,70°C 干燥,30目筛整粒后,加入PVPP,微粉硅胶混均,压制成供试片,供试片的硬度控制在3. 5公 斤力左右。
[0144] (3)正交试验设计
[0145] 因考虑到崩解剂与粘合剂,崩解剂与填充剂之间可能有交互作用,因此选择 L 18 (37)安排试验,每次试验均重复3次,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见表9、表10。
[0146] 表9.正交试验结果
[0147]
[0148] 表10?方差分析表
[0149]
[0150] F〇 01 (2, 39) = 5. 18 ;F〇 01 (4, 39) = 3. 83
[0151] (4)因素A与B、A与C的交互作用。见表11、表12。
[0152] 表11.因素A与B的交互作用
[0153]
[0154] 结果表明:最优搭配为A2B3。
[0155] 表12.因素A与C的交互作用
[0156]
[0157] 结果表明:最优搭配为A2C3。
[0158] 结论:方差分析表明,崩解剂、填充剂、粘合剂对溶出度T5。均有显著影响,其主次 顺序为:粘合剂>填充剂>崩解剂。交互作用表表明最优搭配为A 2B3C3。即崩解剂为总量 8% (CMS-Na:PVPP);粘合剂浓度为5% ;微晶纤维素用量为24%。由此确定黄芩总黄酮分 散片的处方组成为:黄芩总黄酮45%、崩解剂(CMS-Na、PVPP)8%、填充剂(微晶纤维素、 TY) 42. 6 %、十二烷基硫酸钠0. 5 %、NP (吡咯酮)5 %、微粉硅胶1. 3 %。
[0159](四)黄芩总黄酮分散片体外溶出试验
[0160] 正交试验中所用指标为溶出度!15。,因此在做正交试验前,对黄芩总黄酮分散片 的体外溶出试验进行了方法学考查。
[0161] 由于正交试验中所用指标为T 5。有18个处方,每个处方重复3次实验,相当于共 须测18X3 = 54个T M,T 5。每个由6个点求出,因此共须测定54X6 = 324个数据,若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仪器条件有困难,因此考虑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0162] 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学考察
[0163] (1)仪器与试药:
[0164]①仪器:UV-120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METTER AE240
[0165] 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瑞士)KQ3200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0166] 供试品的制备:取黄苳总黄酮分散片20片研细,精密称取约0.0 lg于50ml至10ml 容量瓶中,加95%的乙醇定容至刻度,于276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含量。
[0167] ②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0168] (2)方法和结果
[0169] ①检测波长的确定
[0170] 取黄芩总黄酮95%乙醇溶液于200~400nm波长处扫描,表明黄芩总黄酮在 27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因此将检测波长定为276nm。见图2。
[0171] ②线性关系的考查
[0172]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0. 10, 0. 25, 0. 40, 0. 55, 0. 70, 0. 85ml于10ml容量瓶,用 95 %乙醇定容至刻度,配成浓度为1. 32, 3. 3, 5. 28, 7. 26, 9. 24, 11.22, 13.2 μg/ml的乙醇 溶液,以吸收度A对浓度C作直线回归,得回归方程:A = 0. 08011C+0. 009298 (r = 0. 9999)。
[0173] 黄芩总黄酮在1. 32~13. 2 y g/ml浓度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见表13及图3。
[0174] 表13.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
[0175]
[0176] ③超声提取时间的确定
[0177] 用样品测定方法,设定提取时间为15分钟,30分钟,45分钟,1小时,试验结果表 明,30min已提取完全,提取后残渔为白色。见表14。
[0178] 表14.不同超声提取时间试验结果
[0179]
[0180] ④重现性试验
[0181] 精密称取样品5份(每份约0.01 g),置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95 %乙醇40ml超 声提取30min,放冷后用乙醇定容至刻度,滤过,取lml稀释于10ml容量瓶中,测定含量见表 15。
[0182] 表15.同一批样品中黄芩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
[0183]
[0184] ⑤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黄芩总黄酮和混合空白辅料,然后按上述测定方法测定 吸收度,计算含量和回收率。结果见表16。
[0185] 表16.黄芩总黄酮回收率试验结果
[0186]
[0187]统计得:X = 103. 38, RSD%= 1. 34%。
[0188] ⑥空白干扰试验
[0189] 精密称取按处方配比的混合辅料0. 0055g,用40ml95%乙醇置于容量瓶,超声提 取半小时,放冷后用95%定量致刻度,取lml至10ml容量瓶,用95%乙醇稀释至刻度,于 200-400nm波长扫描,发现在276nm处略有吸收,但影响不大,可忽略不计,见图4。另取缺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空白辅料,按以上方法操作,于200-400nm波长扫描,发现在276nm处无 吸收,见图5。由此可证明混合辅料中的干扰成分是十二烷基硫酸钠。
[0190] ⑦样品测定:取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法处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度, 计算样品中的含量。
[0191] 2、溶出介质的筛选
[0192] (1)溶出介质:黄芩总黄酮难溶于水,对于一些水溶性较差的药物,有时可在溶出 介质中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最常用的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在这里我们选用新鲜蒸馏水, PH6. 8磷酸缓冲液,0. 54%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为溶出介质进行筛选。
[0193] (2)检测波长的确定:
[0194] 分别用黄芩总黄酮的水溶液,PH6. 8磷酸缓冲液,含0. 54%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 液,于200-400nm波长扫描,确定水溶液,PH6. 8磷酸缓冲液,0. 54%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 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71. 5nm,267. 5和276. 5nm。见图6、7、8。
[0195] (3)溶出条件的确定:选用桨法,转速100r/min,温度(37±0. 5) °C。
[0196] (4)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称取干燥至恒重的黄芩总黄酮0.0 Olg于3个100ml容 量瓶中,分别加入上述3种溶出介质,以相应溶出介质作空白对照,在各自检测波长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