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 顶痛、干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
[0223] 回阳救逆剂四逆汤
[0224] 【组成】制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
[0225]【功用】回阳救逆: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而见四肢厥冷、恶寒?卧、下利清谷、 血压下降、出冷汗,或呕吐腹痛,苔白滑,脉沉细或微细欲绝者。本方可用于急性胃肠炎、小 儿消化不良之剧烈吐泻,或大汗过多所引起的末梢循环衰竭,以及其他疾病发展到休克阶 段而属于阳虚寒盛者。
[0226] 参附汤
[0227] 【组成】人参12克、制附子9克。
[0228]【功用】回阳益气救脱:用于阳气暴脱,而见面色苍白、头晕、冷阗2出、手足厥冷, 脉微欲绝者。现多用于大手术或大出血后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出现上述证候者。真武汤
[0229] 【组成】茯苓9克、白术6克、白芍9克、生姜9克、制附子9克。
[0230]【功用】温阳利水:用于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而见小便不利、肢体沉重疼痛或浮肿、 恶寒腹痛、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者。用本方加减还可用于脾肾阳虚之慢性肾炎水 月中、心力衰竭水肿,以及慢性肠炎痢疾之久泻等。
[0231] 温经散寒剂
[0232] 当归四逆汤
[0233] 【组成】当归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6克、炙甘草6克、木通6克、大枣5枚。
[0234]【功用】活血养血,温经通脉:用于血虚寒凝而见手足寒冷、青紫、麻木、疼痛,脉细 者。目前常用本方治疗冻疮,四肢血管痉挛症(如雷诺氏病),以及痛经而属血虚有寒者。
[0235] 阳和汤
[0236] 【组成】熟地30克、白芥子6克、鹿角胶9克、肉桂3克、麻黄2克、炮姜炭2克、生 甘草3克。
[0237]【功用】温阳散寒,除痰通络:用于一切痈疽属于阴证者,如流注、痰核、瘰疬、鹤膝 风等。使用本方应注意病变局部色白或暗、不肿或肿势散温,酸痛,并见面色无华、苔白不 渴,脉沉细或迟细等全身虚寒之象。可用本方治疗淋巴结结核、骨结核,还可用于慢性支气 管炎属于阳虚者。
[0238] 补虚剂
[0239] 补气剂
[0240] 四君子汤
[0241] 【组成】党参(或人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
[0242]【功用】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少便溏、身疲乏力,苔白,脉缓弱之证。参 苓白术散
[0243] 【组成】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炒扁豆12克、山药12克、薏苡 仁12克、莲肉9克、陈皮6克、砂仁3克、桔梗3克、大枣5枚。
[0244]【功用】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用于脾肺气虚,湿痰不化之食少乏力、便溏或泻,或咳 嗽痰多等症。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慢性肠炎久泻,结核病之身疲乏力、痰多食少以及慢性肾炎 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0245]补中益气汤
[0246] 【组成】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 3克、柴胡3克。
[0247]【功用】益气升阳:用于脾虚气弱重症,如身倦自汗,及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如脱 肛、子宫脱垂)、久泻、小便频急(如慢性泌尿系感染);气虚不能摄血之便血、崩漏等证。也 用于低血压头痛眩晕、或气虚嗜睡、气虚发热等证。
[0248] 生脉散
[0249] 【组成】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
[0250]【功用】益气养阴,敛汗生脉:用于气阴衰微之汗多欲脱,脉微细欲绝,以及口渴、舌 红无津、久咳肺虚、气短自汗等。本方可用于各种热性病之神倦、口干,肺结核,慢性支气管 炎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见有气阴两虚之证者。近已制成针剂,用于休克之急救。
[0251] 补血剂
[0252] 四物汤
[0253]【组成】熟地15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
[0254]【功用】补血活血调经:用于血虚或血虚兼瘀的病证及妇女月经不调。
[0255] 当归补血汤
[0256]【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
[0257]【功用】补气生血:用于失血后,气虚血少之证,如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脉虚无力。
[0258] 归脾汤
[0259]【组成】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0克、黄芪12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酸枣 仁10克、龙眼肉10克、远志10克、木香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0260]【功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健忘、失眠多 梦、身疲食少,以及由于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及月经过多等症。
[0261] 炙甘草汤
[0262]【组成】炙甘草12克、党参6克、大枣10枚、生姜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阿 胶6克、麦冬10克、麻仁20克。
[0263]【功用】益气滋阴,补血复脉:用于气虚血少之心悸气短、脉律不整(脉结代),舌光 少苔。临床上,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冠心病或风湿性心脏病之心律不齐,以及甲状腺机能亢 进、肺结核、神经衰弱之心悸而属于气阴两虚者。
[0264] 补阴剂
[0265]六味地黄丸(汤)
[0266]【组成】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0267]【功用】滋补肝肾:用于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证,如腰膝酸 软、眩晕、耳鸣、咽干、喉痛、潮热、遗精等。以本方加减,可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病、 神经衰弱、慢性泌尿系感染以及月经过多等见有肝肾阴虚证候者。
[0268]【附方】
[0269] 知柏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本方滋阴泻火之力较强,用于阴虚火旺, 骨蒸潮热,盗汁咽痛者。本方配清热解毒药,可用于慢性泌尿系感染;配凉血止血药可用于 隐匿性血尿等。
[0270] 杞菊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本方重在滋补肝肾以明目,用于肝肾阴 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昏花、两目干涩等,或高血压病属于阴虚阳亢者。
[0271]明目地黄丸即杞菊地黄丸加当归、白芍、白蒺藜、石决明,更能加强养肝明目的作 用。
[0272] 麦味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用于肺肾两虚之咳嗽略血者。
[0273] 七味都气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用于肾不纳气之虚喘。
[0274] -贯煎
[0275]【组成】生地30克、枸杞子12克,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川楝子5克。
[0276]【功用】滋养肝肾,疏肝理气:用于阴虚气滞之胸胁胀痛、胃脘疼痛,吞酸吐苦,咽干 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
[0277] 补阳剂
[0278] 金匮肾气丸(即肾气丸)
[0279] 【组成】熟地240克、山药120克、山萸肉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丹皮90克, 附子30克、肉桂30克。以上为丸剂用量。也可按比例煎服。
[0280]【功用】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冷痛或下半身发凉,小腹拘急、小便不 利或失禁,或夜间尿频,以及痰饮咳喘,消渴,水肿,久泻等。
[0281]二仙汤
[0282]【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克。【功 用】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用于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病、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病见 有肾阴阳两虚、虚火上扰者。
[0283] 消导剂
[0284] 保和丸
[0285]【组成】山楂180克,神曲60克,莱菔子30克,茯苓90克、陈皮30克、半夏90克, 连翘30克,研末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0286]【功用】消食和胃:用于停食所致的胸脘痞满胀痛、厌食、嗳腐吞酸或大便不调,苔 黄腻,脉滑等。
[0287] 枳术丸
[0288] 【组成】白术60克、枳实30克。水丸,每服6~9克,每日2次。
[0289]【功用】健脾消食除满:用于脾胃虚弱,运化不佳所致的饮食停滞、脘腹痞满、食欲 不振或胃中有振水声、大便不调者。可用本方法疗胃下垂,胃肌无力或慢性胃病见有上述证 候者
[0290] 枳实导滞丸
[0291] 【组成】大黄30克,炒枳实15克、炒神曲15克,茯苓9克、黄芩9克、黄连9克、白 术9克,泽泻2克、研末为水丸。每服6克,每日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0292]【功用】消导积滞,清利湿热:用于饮食内停,生湿蕴热所引起的痞闷胀满、腹痛纳 呆、腹泻或下痢后重,舌苔黄腻,脉沉有力等证。本方可用于停食、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 或痢疾初起而见上述证候者。
[0293] 驱虫剂 [0294] 乌梅丸
[0295]【组成】乌梅480克、黄连500克、黄柏180克、人参180克、当归120克、附子180 克、桂枝180克、川椒120克、干姜300克、细辛180克。前者为丸剂用量,也可按比例煎服。
[0296]【功用】安蛔止痛:用于蛔厥,证见上腹阵发性剧痛、恶心哎吐或吐蛔,发作时则冷 汗出、四肢凉,脉弦紧或伏者。可用本方或成药丸剂治疗胆道蛔虫症,也可治疗慢性肠炎、久 痢而具有寒热昏杂之证者。
[0297] 化虫丸
[0298]【组成】鹤虱、槟榔、苦楝根皮、雷丸、使群子、芜荑、黑丑、大黄各12克,元明粉24 克,水丸。每服3~6克,睡前服。或适量加减作汤剂服。
[0299]【功用】驱虫:用于肠道寄生虫症。
[0300] 理气剂
[0301] 行气剂
[0302] 半夏厚朴汤
[0303]【组成】半夏9克、厚朴9克、茯苓12克、苏叶6克、生姜15克。
[0304]【功用】理气开郁,降逆化痰:用于咽中似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梅核气), 或湿痰凝聚,胸膈满闷、撑胀而兼有呕吐者。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慢性咽喉炎及神经官能症见 有上述症状者。
[0305] 金铃子散
[0306]【组成】金铃子(川楝子)、元胡各30克。
[0307]【功用】疏肝泄热,行气止痛:用于胸胁胃腹疼痛、疝痛、经期腹痛,舌红苔黄,脉弦 数者。本方广泛应用于气滞诸痛,如证炎、胆囊炎、胆石症、胃肠炎、溃疡病、月经不调等所出 现的肝区或上下腹疼痛。
[0308] 瓜蒌薤白白酒汤
[0309]【组成】全瓜蒌12克、薤白9克、白酒30~60毫升,同煎。
[0310]【功用】通阳散结,豁痰下气:用于胸痹,证见胸背疼痛、痰多喘闷、气短不得卧,苔 白腻而滑,脉沉弦者。目前常用本方加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之心绞痛。也用于胸膜炎、慢 性支气管炎、胁间神经痛等属于上述证候者。
[0311] 暖肝煎
[0312]【组成】当归9克、枸杞子9克、小茴香6克、肉桂6克、乌药6克、沉香3克、茯苓9 克、生姜3片,水煎服。
[0313]【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散寒:用于肝肾不足,阴寒偏盛之小腹冷痛、疝气等。
[0314] 降气剂
[0315] 旋复代赭汤
[0316]【组成】旋复花(包)9克、代赭石15克、生姜9克、制半夏9克、炙甘草6克、大枣 4枚、党参9克。
[0317]【功用】和胃降逆,下气消痰:用于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失和降,证见胃脘胀满、 嗳气、呃逆或恶心哎吐,苔白滑,脉弦滑无力者。本方可用于急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耳源 性眩晕及幽门不全梗阻而见胃气上逆之证者。
[0318] 苏子降气汤
[0319]【组成】苏子9克、制半夏9克、炙甘草4克、前胡6克、厚朴6克、橘红6克、当归6 克、肉桂2克、生姜3片。
[0320]【功用】降气平喘,温化痰饮:用于痰涎壅盛所致的胸闷痰多、咳喘气促、形寒肢肿, 舌苔白滑等上实下虚之证。目前多用本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心脏病 性喘息等而有寒痰壅盛之证者。
[0321] 橘皮竹節汤
[0322] 【组成】橘皮(陈皮)9克、竹茹9克、生姜9克、大枣5枚、甘草6克、党参9克。
[0323]【功用】补虚清热,理气降逆:用于久病胃虚兼热,胃气上逆而恶心,呃逆者。本方可 用于病后胃虚之恶心、呃逆,也用于幽门不全梗阻之呕吐,或妊娠呕吐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0324] 丁香柿蒂汤
[0325] 【组成】丁香6克、柿蒂6克、党参9克、生姜6克。
[0326]【功用】温胃降逆:用于胃气虚寒之呃逆。
[0327] 理血剂
[0328] 活血祛瘀剂
[0329] 血府逐瘀汤
[0330] 【组成】当归9克、赤芍6克、生地9克、川芎5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柴胡3克、 枳壳6克、桔梗5克、甘草3克、牛膝9克。
[0331]【功用】活血祛瘀,理气止痛:用于瘀血停滞胸中,而见胸痛、头痛、内热烦急、心悸、 失眠、呃逆干呕,以及夜间潮热等症而兼有瘀血表现者(如舌边紫暗或有瘀斑、唇色青紫、 两目暗黑等)。本方可用于心绞痛、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以及闭经、痛经等见有瘀血证 候者。
[0332] 复元活血汤
[0333] 【组成】柴胡15克、天花粉9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炮山甲6克、酒大 黄30克、桃仁9克。
[0334] 【组成】疏肝通络,活血祛瘀: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胸胁,痛不可忍者。
[0335] 本方可用于各种外伤,扭伤而有瘀血证候者。也用于肋软骨炎。
[0336] 活络效灵丹
[0337]【组成】丹参15克、当归15克、生乳香15克、生没药15克。
[0338]【功用】祛瘀消症止痛:用于瘀血阻滞,而见症积、腹痛等症。
[0339] 补阳还五汤
[0340] 【组成】生黄芪60克、当归尾6克、赤芍6克、川考3克、桃仁3克、红花3克、地龙 3克。
[0341]【功用】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截瘫、下肢痿 废、便干尿频及尿失禁者。本方可用于中风后遗症、脑血栓形成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0342] 生化汤
[0343] 【组成】当归24克、川考9克、桃仁6克、炮姜2克、炙甘草2克。
[0344]【功用】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用于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者。
[0345] 温经汤
[0346] 【组成】吴茱萸9克、桂枝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