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参皂苷Ⅴ及其竹节参总皂苷在制备抗尿酸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8950875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竹节参皂苷Ⅴ及其竹节参总皂苷在制备抗尿酸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竹节参提取物尤其是竹节参皂苷V及其竹节 参总皂苷在制备抗尿酸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0002]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 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所导致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和 软组织损伤。当血清尿酸值彡416umol/L(7. Omg/dl)则成为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高剂 量yperuricimia)血症是痛风的前提与生化基础,痛风必然伴有高尿酸血症;但诊断为痛 风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尿酸盐沉积所导致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损伤。
[0003] 1.流行病学调查
[0004] 世界各地的痛风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新西兰的毛利(Maori)族成年男性中,发病 率高达8 %,而在新西兰的白种人中却只有0. 5 %。20世纪70年代,当时欧美国家患病率已 达0. 5%左右,而中国大陆报告还不足30例。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杨岫岩等发现原发 性痛风症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尤其是南方沿海城市升高更为明显。汕头大学医学院风湿 病研究室报告1992、1995和1999年调查结果,患病率分别为0. 17%、0. 15%和0. 26%。上 海1998年杜蕙等报告黄浦区调查结果,为患病率达0. 77%。在1998年有报告台湾中部土 著居民患病率为11. 7%。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如非洲国家患病率也呈升高的趋势。与此同 时还发现原发性痛风发病率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据统计国内报到的879例,其中男 性807例占91. 8%,女性72例占8. 2%,但女性在绝经期后,发病率有所上升,约占全部病 例的5 %~10 %。痛风发病率还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它虽可见于各年龄层,但原发性痛风 以中年人为最多见,40~50岁是发病的高峰,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60岁以上发病率占 全部病例的11. 6 %,女性相对升高占29 %。
[0005] 2.发病机理
[0006] 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在血液pH7. 4情况下,血中尿酸以尿酸钠离 子形式存在,故高尿酸血症即高尿酸钠血症。痛风的一切临床表现,皆由其钠盐从超饱和的 细胞外液析出并沉积于组织引起。
[0007] 正常人血清尿酸钠水平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波动,国内正常男性平均值为 339 ymol/L(5. 7mg/dl),女性平均值为256 ymol/L(4. 3mg/dl),正常血尿酸高限男性为 417 ymol/L(7. Omg/dl),女性357 ymol/L(6. Omg/dl)。血中尿酸水平的高低受种族、饮食、 习惯、年龄、体重以及体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尤其 以女性绝经期后更为明显。故临床上,以超过上述正常标准或高于同性别正常人均值2个 标准差(SD)以上为高尿酸血症。
[0008]内源性嘌呤生成增多和尿酸排泄减少,无论在原发性或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的发 病机理中均十分重要。
[0009] 酶缺陷在痛风发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大多数很难得到证实,仅少数病人 可以鉴定出酶缺陷。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所致痛风多属遗传性有关。
[0010] 酶数量的增减、结构异常和活性增强,皆可引起嘌呤合成加速,从而导致尿酸生 成增多:⑴谷胱甘肽还原酶过多,尿酸产生也增多;⑵谷胺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胺转移酶 (GPR-PPAT)的数量增多和活性增高,以致尿酸生成增多;(3)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 的活性增高,尿酸的生成合成增多;⑷黄嘌呤氧化酶(X0D)活性增高:X0D活性增高,加速次 黄嘌呤氧化成黄嘌呤,进而加速黄嘌呤生成尿酸。X0D活性增高,是由于继发性肝脏内酶诱 导作用所致,并非先天性缺陷。
[0011] 酶的完全缺乏、部分缺乏或活性降低,也可导致嘌呤碱合成增加:⑴葡萄糖6-磷 酸酶缺乏,嘌呤和尿酸产生增多;⑵谷氨酰胺酶缺乏,尿酸生成增多;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 降低,使嘌呤及尿酸合成增加;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高剂量GPRT)缺乏, 尿酸产生增多。
[0012] 某些有机酸能够竞争性抑制尿酸盐的排泄。如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时,乳酸、 0 _羟丁酸和乙酰乙酸排泄增加,即竞争性抑制尿酸盐的排泄,从而使血清尿酸盐浓度明显 升高。某些排尿酸药如丙磺舒,亦为有机酸,既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分泌,又能抑制其 重吸收。如小剂量能抑制尿酸再分泌而引起尿酸潴留;较大剂量则有排尿酸作用。使用阿司 匹林时,小剂量时抑制再分泌,引起尿酸潴留;大剂量时则阻碍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 从而增加尿酸排泄。
[0013] 肾脏实质性病变如肾脏炎症、心血管病变、高血压导致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 率降低可引起血清尿酸含量升高,随之肾小管代偿性分泌增加,胃肠排泄亦代偿性增多。但 是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至< 25ml/min时,上述代偿功能即失去作用。故尿毒症病人,血清 尿酸明显升高。部分主要损害肾小管的疾病如多囊肾、铅中毒时,其血清尿酸含量升高,则 主要为肾小管再分泌减少所致。
[0014] 近年研究认为肾排泄不足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最主要原因。
[0015] 3.中医药学对痛风的认识
[0016] 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古今皆名"痛风"。古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 史过程,表现为以金元为界。金元前并无"痛风"一说,只在《黄帝内经素问》、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唐?王熹《外台秘要》等记载的相关内容中包含有痛风发病时的症状描述,如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著痹也。"《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云:"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 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宋?《太平圣惠方》中说:"夫白虎风病者,……畜于滑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 静而夜发,夜发即彻骨髓酸疼,其痛如虎之嗤,故名白虎风病也。"将痛风混同于"痛痹"、"风 痹"、"热痹"、"白虎风病"、"白虎历节病"等病证,没有明确地界定其为独有的病名。"痛风" 一名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首先提出,《丹溪心法》说:"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 之白虎历节证是也"。在《丹溪手镜》中,将"痹"列为高剂量条、"痛风"列为13条,清楚地 表明两者并非同一病证。至此改变了金元以前痛风一病称谓的混乱局面。后世医家逐渐接 受了这一病名,如《得心集医案》中描述:"四肢肿痛,手掌足附尤甚,稍一触动,其痛非痛, 适俯仰转侧,不敢稍移……身无寒热,二便略通……此热伤营血,血液涸而不流……名为痛 风也。"《景岳全书?风痹》曰:"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虞传《医学正传?痛风》 云:"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历节》中记载:"筋 骨疼痛,俗呼为痛风,或痛而游走无定,俗呼为走注风。"清?张石顽《张氏医通》对痛风病名 的演变作出了总结:"按痛风一症,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匾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 白虎历节,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
[0017] 痛风不同于"痛痹"、"风痹"等痹证,有其独特的证候特点。痹证类皆因风寒湿等 外邪合而杂至、乘虚侵袭经络所致,因风邪或寒邪的孰轻孰重而表现出痛处游走不定或固 定不移的特点;痛风则与外受风寒湿关系不著而与饮食肥甘及饮酒有关,夜间多发,关节红 肿剧痛,久则僵肿畸形;皮下形成黄白色、大小不一之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鸡卵,初起质软, 渐硬如石,甚则破溃成痊,有白色糊状物流出,经久不愈。古代医家对痛风的不同于风寒湿 痹的特点亦有观察。如《医学入门?痛风》记载:" ?一久则手足蜷挛,甚则身体块痕。"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形象地记载了痛风的症状:"其手弯曲,身多块痕;其肿如脱,渐至 摧落;其痛如掣,不可屈伸。"
[0018] 4.西药抗痛风的临床药物
[0019] 目前,对痛风仍无根治药物。药物治疗的目的:①尽快终止急性发作和预防急性关 节炎复发;②预防和治疗尿酸盐在关节、肾脏等组织中沉积;③预防尿酸性肾结石;④治疗 尚血压、尚脂血症、糖尿病等并发症。
[0020] 1.秋水仙碱(cole高剂量icine)仍是目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一 般采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