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10385937阅读:来源:国知局
2通过相互抵接,抑制第一扭簧5过大地被压缩而产生紧贴极限。
[0214]如图8所示,在因作用于减震装置I的扭矩增大而扭转角到达第二抵接扭转角0t2时,减震装置I从并联区域F2变更至抵接区域F3。第二抵接扭转角0t2是第二角度的一个例子。第二抵接扭转角Θ t2比第一抵接扭转角Θ11大。在抵接区域F3中,相对于扭矩的增加,扭转角停止增加。即,在抵接区域F3中的减震装置I的扭转刚性比在并联区域F2中的减震装置I的扭转刚性高。
[0215]图11是表示抵接区域F3中的减震装置I的主视图。如图11所示,在扭转角到达第二抵接扭转角0t2时,驱动板2与中间板3之间的角度Θ2到达第二抵接角度02max。
[0216]在驱动板2与中间板3之间的角度减小至第二抵接角度02max时,第三片材73的凸部73c与第四片材74的凸部74c接触。通过使第三片材73的凸部73c与第四片材74的凸部74c接触,限制驱动板2与中间板3之间的角度比第二抵接角度02max小。换言之,第三以及第四片材73、74相互抵接来限制第二扭簧6收缩。
[0217]这样,在从动板4相对于驱动板2向旋转方向的一侧旋转第二抵接扭转角0t2时,第三片材73的凸部73c与第四片材74的凸部74c接触。由此,第三以及第四片材73、74限制中间板3相对于驱动板2向旋转方向的一侧相对旋转。
[0218]在抵接区域F3中,第一片材71的凸部71c与第二片材72的凸部72c也保持接触的状态。因此,在抵接区域F3中,也限制第一扭簧5收缩。
[0219]如上所述,在抵接区域F3中,同时限制第一扭簧5收缩和第二扭簧6收缩。即,抵接区域F3是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不使发动机的旋转变动衰减的区域。
[0220]第一以及第二片材71、72的凸部71(3、72(:的长度比第三以及第四片材73、74的凸部73c、74c的长度短。因此,第一抵接角度Θ Imax比第二抵接角度02max小。由此,在第一以及第二片材71、72接触后,第三以及第四片材73、74接触。
[0221]在驱动板2与中间板3之间的角度减小至第二抵接角度02max时,卷绕成螺旋状的第二扭簧6的相邻的金属线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即,在没有第三以及第四片材73、74的情况下,第二扭簧6能够进一步被压缩。第三以及第四片材73、74通过相互抵接来抑制第二扭簧6过大地被压缩而产生紧贴极限。
[0222]如图8所示,在减震装置I设定有常用扭矩Tl与滑动扭矩T2。常用扭矩Tl是发动机的旋转处于常用范围(例如,6000rpm)的情况的最大扭矩。滑动扭矩T2是在驱动板2的衬片部25与飞轮之间产生滑动的扭矩。即,在扭矩增加而到达滑动扭矩T2时,在驱动板2的衬片部25与飞轮之间产生滑动。滑动扭矩T2比常用扭矩Tl大。
[0223]减震装置I被设定为,在扭矩到达常用扭矩Tl时,扭转角变为第二抵接扭转角0t2。例如,通过第一?第四片材71?74的凸部71 c?74c的长度、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的弹簧系数,能够调整相对于扭矩的第二抵接扭转角9t2。
[0224]此外,减震装置I也可以被设定为,在扭矩到达常用扭矩Tl后,扭转角变为第二抵接扭转角9t2。在该情况下被设定为,在扭矩到达滑动扭矩T2前,扭转角变为第二抵接扭转角 Θ?2。
[0225]而且,减震装置I被设定为,从未对驱动板2以及从动板4作用外力的状态至到达第一抵接扭转角911的扭转角比从第一抵接扭转角Θ11至到达第二抵接扭转角Θ12的扭转角大。即,第一抵接扭转角Gtl比第二抵接扭转角0t2与第一抵接扭转角0tl之差大。
[0226]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I中,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串联地介于从动板4与驱动板2之间,从而能够获得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起被压缩的状态。因此,与一个扭簧介于从动板4与驱动板2之间的结构或多个扭簧并联地介于从动板4与驱动板2之间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将减震装置I的扭转刚性设定得更低。另外,与没有中间板3且一个长的扭簧介于从动板4与驱动板2之间的结构相比,容易抑制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的压曲。
[0227]而且,在从动板4相对于驱动板2向旋转方向的一侧旋转了第一抵接扭转角0tl的状态下,第一片材71与第二片材72接触来限制从动板4相对于中间板3向旋转方向的一侧相对旋转。另外,在所述从动板4相对于所述驱动板2向所述旋转方向的一侧旋转了第二抵接扭转角0t2的状态下,第三片材73与第四片材74接触来限制中间板3相对于所述驱动板2向所述旋转方向的一侧相对旋转。因此,与两个旋转体的角度范围因螺旋弹簧的紧贴极限而受到限制的结构相比,容易抑制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的损伤。另外,与提高螺旋弹簧的刚性的结构相比,容易将减震装置I的扭转刚性设定得更低,以使得螺旋弹簧不会达到紧贴极限。
[0228]第一?第四片材71?74限制驱动板2、中间板3以及从动板4的相对旋转,并且支撑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的端部5a、5b、6a、6b。由此,抑制减震装置I的部件件数的增加,从而能够使减震装置I更加小型化。
[0229]第一?第四片材71?74分别被对应的驱动板2、中间板3以及从动板4可摆动地支撑,并且分别支撑对应的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在与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对应的驱动板
2、中间板3以及从动板4之间具有第一?第四片材71?74,在挡止部被可摆动地支撑的情况下,沿着旋转体的周向形成有挡止部能够移动的空间,因此,能够使挡止部能够移动的区域变大。
[0230]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是螺旋弹簧。第一?第四片材71?74配置在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的内部,并且具有限制驱动板2、中间板3以及从动板4的相对旋转的第一?第四凸部71c?74c。由此,能够使第一?第四片材71?74更加小型化。
[0231]第一抵接扭转角0tl与第二抵接扭转角0t2不同。因此,通过由作用于减震装置I的扭矩所产生的从动板4与驱动板2之间的扭转角0t,使得减震装置I在如下三种状态之间变更,上述三种状态为:串联连接的第一扭簧5以及第二扭簧6使减震装置I的扭转刚性产生的状态(串联区域Fl)、第二扭簧6使减震装置I的扭转刚性产生的状态(并联区域F2)、由第一?第四片材71?74限制相对旋转的驱动板2、中间板3以及从动板4使减震装置I的扭转刚性产生的状态(抵接区域F3)。即,能够设定多个种类的扭转方向的固有角频率。通过组合这样的多个扭转刚性,使旋转变动衰减变得更容易。而且,通过调整多个扭转刚性,在规定的扭转角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扭转刚性的分配。因此,与减震装置I只具有单一的扭转刚性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期望的扭矩容量。
[0232]第一?第四片材71?74由合成树脂材料制作。由此,与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情况相比,容易抑制第一?第四片材71?74的磨耗、噪音。
[0233]中间板3具有在旋转轴Ax的轴向上配置在从动板4的两侧的第一板31与第二板32。第一扭簧5介于中间板3与从动板4之间,并且被中间板3以及从动板4压缩。在第一扭簧5被压缩时,向截面的中央部作用力比向偏置位置作用力有利于提高性能以及耐久性。
[0234]为了使力作用于第一扭簧5的截面中央部,例如,具有如下方法:通过将中间板3以及从动板4中的至少一个向旋转轴Ax的轴向弯曲,使在旋转轴Ax的轴向上的中间板3按压第一扭簧5的位置与从动板4按压第一扭簧5的位置一致。但是,在弯曲中间板3以及从动板4中的至少一个时,因例如离心力的影响,被弯曲的部分的耐久性容易降低。在为了抑制该耐久性的降低而使中间板3以及从动板4的厚度增大时,减震装置I的旋转轴Ax的轴向的大小增大。
[0235]另一方面,如本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I那样,中间板3具有第一以及第二板31、32,并且从动板4在旋转轴Ax的轴向上配置在第一以及第二板31、32之间,因此,从动板4能够使力作用于第一扭簧5的截面中央部。而且,第一以及第二板31、32能够使力均衡地作用于第一扭簧5。在该结构中,不需要弯曲中间板3以及从动板4中的至少一个。由此,中间板3的强度的降低与减震装置I的大小的增大被抑制。
[0236]第一板31与第二板32能够一体地围绕旋转轴Ax旋转。因此,与第一板31以及第二板32未被一体化的情况相比,使力更稳定地作用于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而使其弹性变形。由此,减震装置I的性能能够更加稳定化。
[0237]第二连接构件34安装在第一板31与第二板32上来限制第一板31与第二板32相对旋转。由此,第一板31与第二板32能够一体地围绕旋转轴Ax旋转,从而减震装置I的性能能够更加稳定化。
[0238]第一以及第二板31、32限制第二以及第三片材72、73沿着旋转轴Ax的轴向移动。因此,在旋转轴Ax的轴向上,抑制第二片材72与第三片材73的位置偏离。由此,抑制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的位置、姿势的变化,从而减震装置I的性能能够更加稳定化。
[0239]衬套21的凸台部2Ia安装在中间板3上来限制中间板3在旋转轴Ax的径向上移动。由此,抑制驱动板2使压缩力或拉伸力作用于第一以及第二扭簧5、6的旋转轴Ax的径向上的位置变化,从而减震装置I的性能能够更加稳定化。
[0240]通过沿着旋转轴Ax延伸的第二衬套21的凸台部21a配置在设置在中间板3上的插通孔31c、32c中,限制中间板3在旋转轴Ax的径向上移动。由此,通过比较简单的结构,能够抑制中间板3在旋转轴Ax的径向上移动。
[0241 ]在旋转轴Ax的周向上,从动板4的臂42b的宽度与中间板3的臂3Ib、32b的宽度不同。根据旋转轴Ax的周向上的臂31b、32b、42b的宽度,第一扭簧5的长度能够更长或更短。由此,根据条件能够更容易地设定减震装置I的扭转刚性。
[0242]下面,参照图12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此外,在下面的多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存在如下情况:具有与已经说明的结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结构构件被赋予与该已述的结构构件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说明。另外,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多个结构构件并不限定于全部的功能以及性质共通,也可以具有与各实施方式相应的不同的功能以及性质。
[0243]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I的主视图。如图12所示,在旋转轴Ax的径向上,中间板3的第一以及第二板31、32的臂31b、32b的长度比从动板4的外侧轮毂42的臂42b的长度短。
[0244]第一扭簧5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旋转轴Ax的周向倾斜。同样地,第二扭簧6延伸的方向也相对于旋转轴Ax的周向倾斜。
[0245]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I中,在旋转轴Ax的径向上,从动板4的臂42b的长度与中间板3的臂31b、32b的长度不同。根据旋转轴Ax的径向上的臂31b、32b、42b的长度,第一扭簧5的长度能够更长或更短。由此,根据条件能够更容易地设定减震装置I的扭转刚性。
[0246]下面,参照图13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I的主视图。如图13所示,在旋转轴Ax的周向上,第一以及第四片材71、74的覆盖部71d、74d的长度比凸部71c、74c的长度长。
[0247]在从动板4相对于驱动板2向旋转方向的一侧旋转了第一抵接扭转角0tl时,第一片材71的覆盖部71d与第二片材72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