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轮廓在该部位上逐步地或跳跃式地变化。该弯曲或跃变部位(20)优选沿导出方向
(27)位于纱层出口(12)宽度的中间区域中。导出轨道(15)的延伸轮廓的弯曲或跃变部位
(20)的位置可以借助于调整装置(23)以一个或多个轴(24、25)特别是竖直和/或水平地设定并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0029]此外,如图3所示,可以在导出轨道(15)下方设置一个或多个支撑辊(31)。这些支撑辊用于支撑无纺布并减少或避免无纺布下垂。这些支撑辊同样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轴来调节,特别是能够被竖直和水平地调节。它们的沿导出方向(27)的位置可以与无纺布(14)的分层数目和沿导出方向(27)的分层宽度相关。
[0030]此外,在导出输送器的另一种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转向辊(17)可以向后移动离开纱层出口(12)的投影区域,在此,取而代之的是可由一支撑辊(31)占据其在图3中所示出的位置。
[0031]如图3所示,导出轨道(15)的延伸轮廓在纱层出口(12)下方的区域中具有不同大小的倾斜角度(α、β)。该倾斜角度可以是相对于水平线或者说相对于同样为水平的纱层出口(12)并向下指向的。倾斜角度(α)涉及到导出轨道(15)的后部区域直至弯曲或跃变部位
(20)。倾斜角度(β)涉及到导出轨道(I5)的从弯曲或跃变部位(20)起沿导出方向(27)的前部区域。
[0032]倾斜角度(α)可以是0°,在此,导出轨道(15)的后部区域水平地且平行于纱层出口
(12)地取向。在该实施例中,倾斜角度(α)大于0°。由此,在导出轨道(15)的后部区域中将获得沿导出方向(27)逐渐增加的缝隙宽度(a)。
[0033]倾斜角度(β)大于倾斜角度(α)。由此,轨道(15)的向下指向的倾斜角度(β)在弯曲或跃变部位(20)之后将急剧地增大。缝隙宽度(b)同样从弯曲或跃变部位(20)起开始增大。整体而言,在导出轨道(15)和纱层出口(12)之间形成不连续变化的缝隙宽度(a、b)。
[0034]如图3所示,导出轨道(15)在纱层出口(12)下方的区域中具有沿导出方向(27)向下弯曲或成角度的走向。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设有单个的弯曲或跃变部位(20)。替代地,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这样的部位。由此构成的延伸轮廓可以具有相应的成角度或略为倒圆的形状。
[0035]在所示出的导出带(13)的实施例中,用于延伸轮廓的调整机构(19)具有用于导出轨道(15)、特别是用于上回行段的、设置在纱层出口(12)下方的可调支撑装置(21)。该支撑装置(21)在带式输送器的情况下优选被构造为能转动的支撑辊(22)。替代地,支撑装置
(21)可以是支撑梁或具有利于摩擦的表面的、用于循环式导出带(13)的其他支撑元件。
[0036]此外,还可以有另外的结构变型方案。辊轨道例如可以沿长度被划分成多个彼此铰接连接的轨道区段。延伸轮廓可以通过轨道区段的摆动和升起/下降来设定并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0037]支撑装置(21)与单轴或多轴(24、25)的调整装置(23)相连接。为此,支撑辊(22)例如与交叉滑块组件一起通过调整轴(24、25)调节高度并根据导出方向分量被水平地调节。替代地,可以例如通过摆动轴或通过具有水平、竖直或倾斜运动方向的单独滑块进行单轴的调节。
[0038]一个或多个弯曲或跃变部位(20)的延伸轮廓和位置可以根据无纺布(14)中的分层数量来决定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将纱层出口(12)大致设置在中间对于两层的无纺布(14)而言是有利的。在此对于被直线铺放的纱层分层的向后倾斜的分层棱边或边缘棱边(29)是特别有利的。当纱层出口(12)或者说下部主车(9)在其关于导出输送器(13)的横向运动结束时被制动、停止,并再次沿相反方向被加速时,后面的分层棱边(29)将完全或至少绝大部分位于导出轨道(15)的后部区域中,在该部后区域中,缝隙宽度(a)相对很小,并且纱层出口(12)或伸展的铺设带(10、11)的振动效应和栗吸效应将不会或仅非常轻微地发生影响,并可能造成后面的分层棱边(29)发生回旋或翻转。
[0039]在两层式无纺布(14)中,第一个并在纱层出口(12)的去程(Hinwegs)期间被铺放的纱层幅材被沿导出方向(27)运输如下的一段路程:该路程相当于纱层出口(12)的一半宽度或者说纤维纱层(4)的一半宽度。与之相应地将弯曲或跃变部位(20)大致定位在纱层出口宽度的中间或沿导出方向(27)其后的一个段(Stiick)上。当无纺布(14)具有三个或四个纱层分层时,弯曲或跃变部位(20)或支撑装置(21)可以相应地沿与导出方向(27)相反的方向向后位移。这可以通过调整装置(23)的水平调整轴(25)来进行。
[0040]通过竖直的调整轴(24)并根据要求通过后转向辊(17)的调整装置(28),可以调整缝隙宽度(a)和倾斜角度(α)的改变。由此可以适应无纺布(14)中不同分层数量和纤维纱层
(4)的不同厚度。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纱层运转速度和无纺布铺设器速度进行调整或者改变。
[0041]沿导出方向(27)在弯曲或跃变部位(20)之后,缝隙宽度(b)可以急剧地和不成比例地增加,或者说倾斜角度(β)可以明显地加大,从而使得多层无纺布(14)可以被自然地导出。
[0042]在两层式无纺布(14)的情况下,间距(a)例如可以是恒定的并且角度α为0°。在此,间距(a)的大小例如可以为0-5mm。在Omm的情况下,铺设带(1、11)被平放在无纺布(14)上。间距(a)也可以与纤维纱层(4)的类型和敏感性、纱层厚度和铺放速度等有关。此外,在具有三个或四个分层的无纺布(14)的情况下,间距(a)将随着分层数量而提高。
[0043]在纱层出口(12)沿导出方向(27)的端部与导出轨道(15)或者说上回行段之间的间距(b)例如可以在20-900mm之间或更多。低取值范围适用于两层式无纺布(14),其中,间距(b)将随着分层数量的增加而提高。
[0044]无纺布(14)可以由导出输送器(13)给出到如图3所示的后置连接的继续加工装置
(30)上、特别是加固装置上。这种加固装置例如可以是针刺机、热力加固装置、水刺加固装置等,替代地,无纺布(14)也可以被卷绕或在其他方面进行后处理。
[0045]无纺布(14)在导出输送器(13)上的外型(Profil)可以通过横截面和/或纵截面来影响,在此也可以进行调节。这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例如用于预防性地补偿加固装置发生变化的影响。为了能够影响到无纺布的外型,铺设装置(7)可以被前置连接和/或配属成型装置(6)。对此存在各种各样的实施方案。
[0046]成型装置(6)可以集成到无纺布铺设器(3)中,并在纱层出口(12)的移动运动期间控制从纱层出口(I2)离开的纱层量。通过或多或少地铺放纤维纱层,可以沿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改变无纺布的外型或者说无纺布(14)的单位面积重量。另一种成型方式是在输入给无纺布铺设器(3)的纤维纱层(4)中形成薄部位或加厚部。为此,可以将成型装置(6)例如设计为拉伸装置,其通过拉伸来产生薄部位并将这些薄部位铺放在无纺布(14)中的期望位置上。该期望位置例如可以是无纺布边缘区域,以避免在那里出现边缘堆积。图1例如示出了位于无纺布铺设器(3)的入口区域中的这种拉伸装置(6)。这种拉伸装置(6)也可以布置在无纺布铺设器(3)和纱层制造机(3)之间。拉伸装置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拉伸区,该拉伸区具有相应数量的用于纤维纱层(4)的夹紧点。
[0047]图1示例性示出了开头提到的纤维设备(I)的一部分。在这里,纱层制造机(2)例如被设计为刺果起绒机或梳理机,其在它的输出端上给出单幅或多幅的纤维纱层(4),该纤维纱层直接或借助于中间联接的输入装置(5)被输送给无纺布铺设器(3),在此也中间联接有拉伸装置(6)。为了补偿发生在拉伸装置中的不稳定的纱层运转速度,可以在无纺布铺设器
(3)中集成一缓冲装置。替代地,该缓冲装置可以前置连接或后置连接无纺布铺设器(3)。前面提到的继续处理装置(30)、特别是加固装置同样可以是纤维设备(I)的组成部分。为清楚起见,该继续处理装置在图3中仅示意性地示出。该继续处理装置可以针对无纺布(14)具有自身的输送技术。
[0048]所示和所述实施方式的变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这些示例的特征可以任意地相互组合,或者也可以被替换。该无纺布铺设器结构也可以变化,例如变化为车辆铺设器或者陡臂铺设器或者说所谓的驼背式铺设器。
[0049]附图标记列表
[0050]I纤维设备
[0051 ]2纱层制造机,刺果起绒机
[0052]3无纺布铺设器,交叉铺设器
[0053]4纤维纱层
[0054]5输入装置
[0055]6成型装置,拉伸装置
[0056]7铺设装置
[0057]8主车,上车
[0058]9主车,铺设车
[0059]10铺设带,输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