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夹角为90度。当然凸起部48的数量也可以3、5、6等。如图9所示,空气在通过凸起部48时,空气从凸起部48和壳体14之间的间隙通过,该部分的间隙构成气流通道55的一部分。而由于在吸模式下,马达罩44及凸起部48位于风扇3的下游区域,并且空气从凸起部48的周围通过,因此凸起部48也可以起到类似导流的效果。同样地,为了减少共振叠加效应,使得凸起部48和叶片3 2的数量设置互为质数。例如,凸起部48的数量为4个,而叶片3 2的数量为11个。又例如,凸起部48的数量为5个,而叶片32的数量为12个。如此在风扇3进行转动工作的时候,在任意一时刻,叶片32和凸起部48在相位上重叠的数量至多为一。在吸模式下冷却空气进入马达罩44后从凸起部48向冷却出口 442移动,并最终从出气口 142流向外界。在其他实施例中,马达罩44的冷却出口442也可以不直接对准外壳14上的出气口 142,而是通过一段通道后再从出气口 142排出。
[0242]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41并非直接对准冷却入口 441,而是沿纵向错开一定距离或者沿垂直纵向的周向错开一定距离。因此,如图4至图6所示,在冷却入口 441和进气口 141之间还设有引导通道80。冷却空气在冷却入口 441和进气口 141之间的流通均通过该引导通道80。换句话说,冷却空气在进入外壳14后通过该引导通道80才进入马达罩44。而构成该引导通道80的则是导流罩53和外壳14之间的间隙。而由于风扇3产生的气流从导流罩53内部通过,而冷却空气从该引导通道80通过,因此导流罩53仍然可以使冷却空气与风扇3产生的吹吸气流分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涵道5的导流罩53的配合部59包裹在马达罩44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罩53也可以与马达罩44完全分开设置。导流罩53上设有基本贴合冷却进口 441的冷却进口 441’。空气从进气口 141进入外壳14的内部,然后在外壳14与导流罩53之间的空隙移动,并经过冷却进口441、441’进入到马达罩44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该冷却进口 441’设置在配合部59上。
[0243]吹吸装置I具有至少两种工作模式:吹模式和吸模式。在吹模式下,风管2通过接口11与主体10固定连接。风扇3可控制地围绕其轴线沿第一方向旋转,从而产生气流。控制风扇3旋转方向的方式当然优选是控制开关91。空气从第一开口 12进入到主体10内部,然后通过马达罩44与外壳14之间的气流通道55及风扇3。该马达罩44与外壳14之间的气流通道55形成吹模式下的风扇3的上游区域。由于马达罩44的密封作用,空气并不会进入到马达罩44的内部。当空气从上游区域通过风扇3后,空气从导流罩53内部通过。具体地,导流体51和导流罩53之间的内部空间构成供气体通过的气流通道55,该部分的气流通道55形成吹模式下的下游区域。空气最终从风管2的管口 21吹出。
[0244]在吸模式下,风管2仍然通过连接口11与主体10固定连接。风扇3可控制地围绕其轴线沿第二方向旋转,从而产生气流。第二方向与第二方向是不同的。控制风扇3旋转方向的方式优选为控制开关91。空气连通树叶等异物从风管2的管口 21进入,然后通过导流体51和导流罩53之间的气流通道55。该气流通道55形成该吸模式下风扇3的上游区域。在通过风扇3后,进入马达罩44与外壳14之间的气流通道55。该部分区域形成吸模式下的下游区域。最终从下游区域移动到主体10的第一开口 12排出。在此模式下,第一开口 12优选地连接有如垃圾袋等收集装置,垃圾树叶连同空气从第一开口 12排出后可进入垃圾袋进行回收处理。
[0245]在传统的吹吸装置中,当吹吸装置执行吸模式时,收集装置安装连接在吹吸装置上。而在吹吸装置执行吹模式时,收集装置需要从吹吸装置上拆卸下来。因此遇到一些需要频繁切换吹吸模式的工况时,收集装置就相应需要从吹吸装置上频繁的拆装。如图39和图4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无论吹吸装置I处于吹模式还是吸模式,收集装置200可以连接在吹吸装置I上。收集装置I包括了收集部201和可相对收集部移动的进气部202。收集部201用于收集垃圾,而进气部202用于使收集装置200内外的空气流通。如图40所示,在吹吸装置I处于吸模式时,空气与垃圾的移动方向如图40中的箭头所示。进气部202收纳于收集部201内,此时从吹吸装置I吸入的垃圾可直接进入收集部201进行收集。如图39所示,而当吹吸装置I切换至吹模式时,空气的移动方向如图39中的箭头所示。进气部202移动至露出收集部201。吹吸装置I执行吹风所需要的空气通过进气部202进入到吹吸装置I中。如此,收集装置201始终连接吹吸装置I上,无需拆卸即可实现吹吸模式转换。在本实施例中,收集装置200还包括与吹吸装置I安装连接的安装部203。收集装置200通过安装部203始终与吹吸装置I连接。安装部203优选地固定设置在进气部202。安装部203可以是卡钩结构。卡钩结构使得进气部202与吹吸装置I固定连接。而收集部201上设有操作部204,使得用户通过该操作部204操纵收集部201相对进气部202进行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204为安装在收集部201上的把手。用户通过握持把手带动收集部201相对进气部202进行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收集部201可相对进气部202枢转移动。收集装置200包括分别连接收集部201和进气部202的枢转轴205,从而使得收集部201与进气部202相对枢转轴205转动。如图39所示,进气部202通过安装部203固定安装到吹吸装置I的第一开口 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 12朝下设置。收集部201与进气部202相对枢转轴205形成一定角度,使得进气部202露出于收集部201外。此时,吹吸装置I处于吹风模式,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部202进入到吹吸装置I的第一开口 12。如图40所示,吹吸装置I切换到吸风模式时,操作操作部204围绕枢转轴205转动,从而使得收集部201相对进气部202转动,进气部202被收集部201收纳在其中。在该吸模式下,从第一开口12排出的树叶、灰尘和垃圾进入至收集部201中。值得注意的是,收集部201优选地设有第二安装部206。第二安装部206与吹吸装置I固定连接。第二安装部206优选地为与安装部203类似的卡钩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收集部201为具有由软性材料构成的袋子。袋子具有袋口207,树叶垃圾通过袋口207被收集入袋子中。当不进行收集时,袋子可折叠压缩成较小的收纳体积,便于收藏。常见的构成袋子的材料可以是无纺布等。进气部202设置在袋子的袋口207附近。进气部202可以是硬性材料构成。进气部202上设有进气孔208,便于气体流通。当然,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性的把进气部202始终设置在吹吸装置I上,使得进气部202作为吹吸装置I的一部分而固定不变。在该实施例中,进气孔208也相应设置在吹吸装置I上。
[0246]下面揭示如何组装吹吸装置的方法。如图32至图38所示,该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I步骤,装配第一组件。第一组件主要包括风扇3、涵道5、粉碎机构6以及用于连接风扇3和粉碎机构6的传动机构7A1步骤把该些元件组装成组件。SI步骤中包括Sll、S12和S13三个子步骤。具体地,如图32所示的在Sll子步骤中,把风扇3安装在传动机构7的第一端711。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7为传动轴71,传动轴71具有相对的两端,分别设定该两端为第一端711和相对的第二端712。把传动机构7的第一端711与风扇3沿图32中的虚线延伸方向不可相对转动的连接。传动机构7的第一端711与风扇3的连接孔33具有可相互连接的扁方结构或者花键结构等配接结构。另外在传动轴71上还安装有支撑轴承72。支撑轴承72的位置通常位于传动轴7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支撑轴承72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支撑轴承72间隔一定距离的支撑传动轴71。如图33所示,在风扇3安装到传动轴71后,进行S12子步骤。在该步骤中,传动轴71插入涵道5。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涵道5为一体式设计,整个涵道5包括导流体51、静叶片52和导流罩53为一体成型形成的零件。因此,传动轴71只能以插入的方式与涵道5配接。传动轴72的第二端从涵道5的尾部沿图中虚线方向插入导流体51中,并向涵道5的头部移动。导流体51的内表面设有凸起的定位结构。传动轴72上的支撑轴承72与导流体51内的一些定位结构卡接。定位结构可以是定位台阶、定位凸台等。如图3 4所示,在传动轴71与涵道5配接后,传动轴71的第二端712能够穿出涵道5的头部。而传动轴71的第一端711仍然位于涵道5的尾部之外。连接传动轴71的第一端711的风扇3也位于涵道5之外。传动轴71穿过涵道5,尤其是贯穿了涵道5的导流体51。在S13子步骤中,把粉碎机构6沿图中虚线方向安装在传动机构7的第二端。粉碎机构6具有安装部61,与传动机构7的第二端形配连接。这里的形配连接可以是扁方或者花键连接。因此,粉碎机构6设置在靠近涵道5的头部,而风扇3设置在靠近涵道5的尾部。为了防止粉碎机构6相对传动机构7的轴向移动,在传动机构7的第二端安装完粉碎机构6再安装有防滑结构74。由此第一组件安装完成,S卩SI步骤完成。
[0247]在S2步骤中,装配第二组件。如图35所示,第二组件主要包括了马达4以及马达罩4LS2步骤主要包括S21和S22两个子步骤。由于马达罩44包括两个半壳,在S21子步骤中,把马达4固定安装到一个马达罩半壳中,在马达4和马达罩半壳中都对应设有定位作用的筋条,使得马达4能够固定安装在马达罩半壳中。在S22子步骤中,把另外的马达罩半壳与S21子步骤中的马达罩半壳沿图中双头线方向对接,并通过固定元件例如螺丝固定。第二组件安装完成,至此S2步骤完成。
[0248]在S3步骤中,把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连接起来。如图36所示,具体地,把第二组件中伸出马达罩44的马达轴42与第一组件中的风扇3配接。风扇3的连接孔33为通孔,其一侧连接传动机构7,另一侧则和电机轴42连接。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前述提及的的扁方连接或者花键连接。完成连接后,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大致沿纵向前后排列。
[0249]在S4步骤中,把连接起来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安装到外壳半壳中。如图36所示,类似地,外壳半壳具有配合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可以是定位筋条等。同时控制马达4运动方式的控制开关也通过电线连接至马达4的电路引脚上。
[0250]在S5步骤中,如图36所示,把另一个外壳半壳和S4中的半壳外壳沿图中双头线方向拼接并通过固定元件固定连接。如此就完成了吹吸装置I的主体10的装配。
[0251]如图17和图18所示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的吹吸装置,该实施例中的吹吸装置I与图1所示的吹吸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下面就两实施例的不同作出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构成粉碎机构6的切割刀片的第一侧边681和第二侧边682呈弧形弯曲,从而使整个切割刀片大致呈S型。同时,切割刀片也具有更小截面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边681和对应的第二侧边682之间具有更短的间距,优选地最大的间距小于20毫米。涵道5的配合部59具有规则结构,整个配合部59类似漏斗结构,具有半径逐渐增大的锥形体591和位于连接锥形体591末端的圆筒形的裙边体592构成。在锥形体591还开设冷却进口 441’。而在第一开口 12处还设有安全护罩121。安全护罩121位于马达罩44的纵向后端。图18所示为图17中的吹吸装置的剖视图。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连接粉碎机构6和风扇3的传动轴71穿过涵道5设置。而传动轴71上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轴承72。支撑轴承72上还设有减振元件73。减振元件73的作用是削弱传动轴71产生的振动传递给涵道5。减振元件73可以套接在支撑轴承72上的橡胶圈或者橡胶帽等。
[0252]如图18所示,风扇3到涵道5的静叶片52之间的间距优选为5mm?20mm。其中,间距L定义为静叶片52的末端到风扇3转动形成且经过风扇中3中心的平面P之间纵向距离。静叶片52的末端是指静叶片52靠近风扇3的一端。静叶片52具有一定具有一定的纵向长度,静叶片52的末端是指沿纵向方向上最靠近风扇3的端部。风扇3旋转形成垂直于风扇轴线39的转动平面P,由于风扇轴线39沿纵向设置,因此风扇3的转动平面P延伸方向与纵向垂直,而且风扇3的转动平面P经过风扇3的中心C。另外,定义风扇3的叶片32的自由端36的宽度为弦长d,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间距L与弦长d的比值为0.3至1.5,可以保证吹吸装置I的吹风性能较高。如果比值小于0.3,说明间距L较短,说明风扇3太靠近涵道5,不能充分发挥风扇3的性能,从而不利于产生较高的吹风效率。而如果比值大于1.5,说明间距L较长,说明风扇3太远离涵道5,同样不利于产生高吹风效率。优选地,间距L与弦长d的比值为0.6时,吹风效率最高。以静叶片52的弦长d为21mm为例,当间距L为6.3mm时,即比值为0.3时,吹吸装置I产生的风速约为42m/s。而当间距达到12.6mm时,即比值为0.6时,吹吸装置I产生的风速约为45m/s。因此,可以看到随着比值的增大,风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提升效率。而当间距L为18.9mm时,即比值为0.9时,吹吸装置I产生的风速约为42m/s,由此可见当比值继续增大时,风速反而又开始下降。当间距L为约为31.5_时,即比值为1.5时,吹吸装置I产生的风速位于36m/s,由此可以看到,风速显著的下降,工作效率并不理想。因此,最佳实施例为比例在0.6左右,风扇3的叶片32的弦长为2Imm时,间距L优选为12.6_,此时工作效率最高。
[0253]由于在吹模式下,涵道5位于风扇3的下游区域,从风扇3吹出的气流通过涵道5时产生整流作用,从而可以调整部分气流的旋向,减少涡流的产生,使整体气流方向更齐整,提升气流的吹风效果和效率。具体地,由于空气需先后通过涵道5的静叶片52以及风扇3的叶片32,静叶片52和风扇3的叶片32都是围绕轴线周向设置。为了避免两者在周向上的相互干扰,确保其在周向的任意相位上不会有叶片的较多重合而产生类似的共振叠加效应,使得静叶片52和叶片32的数量设置互为质数。如果静叶片52与叶片32的数量存在非I或者非其本身的约数,则静叶片52和叶片32在某一时刻可能多个相位相同,从而产生类似共振叠加效应的扰流,影响气流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静叶片52的数量优选为5?8片。如果静叶片52的设置数量如果过少的话,例如4片、3片,则会有一部分空气直接从两两静叶片52之间的空隙穿过,而没有被静叶片52导流,造成局部涡流的产生,影响整体气流的吹风效率。而如果静叶片52的设置数量较多的话,例如9片、10片,虽然导流效果较好,但是由于静叶片52过于密集,影响了空气在气流通道55的过风面积,使得气体流动不通畅,降低了风速。在本实施例中,静叶片52的数量优选为6片。而对应的风扇3的叶片32数量为11片,如此可以保证两者的数量互为质数。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静叶片52的数量7个,而叶片32的数量对应为12个。如此在风扇3进行转动工作的时候,在任意一时刻,叶片32和静叶片52在相位上重叠的数量至多为一。
[0254]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进一步隔离冷却通道与气流通道55,防止气流在相互串通,马达罩44还包括密封件443 ο密封件443设置在马达罩44的传动接口 45处。设置传动接口45的原因是使马达轴42通过该传动接口 45向外穿出以与风扇3传动连接。由于传动接口 46的径向尺寸必然大于马达轴42的径向尺寸,因此传动接口 46与马达轴42之间存在间隙,马达罩44外部的气流通道55中的部分空气可以通过该间隙进入到马达罩44内部,从而干扰了气流通道55与冷却通道的独立设置。如图所示,在传动接口 46处设置有密封件443,密封件443能够把气流通道55与冷却通道隔离设置,防止该两个通道内的气流通过该传动接口 46相互流通。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443为桶形结构。筒形结构的圆周侧壁为实体的桶壁。位于筒臂延伸方向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因此密封件443呈贯通设置的桶形结构。马达轴42从密封件443的内部中空贯穿通过。密封件443的一端安装连接于传动接口46,另一端位于马达罩44的内部。具体地,密封件443的该端连接于支撑马达4的支撑结构46。进一步地,密封件443抵接于支撑结构46的前支架461。前支架461上设有支撑马达轴42的支撑轴承464,支撑轴承464仅容纳马达轴42无间隙的穿过。因此,支撑轴承464能够把密封件443的该端开口密封,把马达罩44内部与马达罩44外部隔离。同时并不会影响马达轴42的传动作用。如此设计,位于马达罩44外部的气流通道55中的气流由于密封件443的桶壁以及支撑轴承464的阻挡作用无法进入到马达罩44的内部。而马达罩44内部的冷却通道的气流也由于密封件443的桶壁以及支撑轴承464的阻挡作用无法流动至马达罩44的外部。因此通过密封件443可以保证气流通道55和冷却通道的独立性,防止其相互干扰,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而密封件443连接传动接口 45以及支撑结构46的结构可以是凸台、卡槽等形配的卡接连接结构。
[0255]在如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吹吸装置I还可以包括把涵道5移除气流通道的移除机构以及可容纳涵道5的容纳腔100。在风管为单管的吹吸装置I中,把涵道5设置成可移动的是一个优选的方案。涵道5可选择地移动进入气流通道55或者移除气流通道55。在气流通道55附近还优选地设置有可完全容纳涵道5的容纳腔100。当涵道5移动至容纳腔后,涵道5就完全离开气流通道55。从而保证在吸风时气流通道55的畅通。当涵道5移动至气流通道55中后,吹风时涵道5可以对经过的气流起导流作用。移除机构使涵道5移动的方式也可以包括平移或者转动的方式。在平移的实施例中,移除机构可以包括使涵道5滑动的导轨以及控制涵道5在导轨上滑动的控制件。在转动的实施例中,移除机构可以包括类似左轮手枪中的弹夹机构。操作转动机构可以使涵道5整体地围绕一轴线旋转移位,从而使涵道5移除气流通道。也是旋转涵道5又回复至位于气流通道中的位置。该轴线可以位于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