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吸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83248阅读:来源:国知局
限制在手柄部9上,也可以位于主体10上的其他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吹吸装置I的手柄末端处还设置有电性接口 15,电性接口 15固定连接有电源线(图中未示出)。电源线用于配接外部电源提供给吹吸装置I交流动力。此处的外部电源可以是220V的交流电源。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1的电性接口 15还可以配接可拆卸的电池包,电池包插接至配接部后提供直流动力给吹吸装置I。电池包是可插拔式或固定式的。并且,电池包的材料优选的是锂电池、镍镉电池等,电池包的电压可以是但不限制于40V、56V。
[0220]如图2、图4和图5所示,主体1还包括沿纵向排布的接口 11和第一开口 12。接口 11和第一开口 12都设置在外壳14上。接口 11用于连接风管2,而第一开口 12用于与外界连通,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气流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 12从主体10内部向外界移动,或者从外界向主体1内部移动。接口 11位于主体1的纵向前端,第一开口 12位于主体1的纵向后端。接口11的轮廓与风管2的轮廓大致相同,用于与风管2连接,从而把风管2与主体10连接起来。接口 11附近的主体10上还设有定位结构16。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16为突出于主体10表面的定位凸块,用于与风管2上的对应卡槽定位配合。
[0221]风管2用于气流的流通。风管2的一端与接口11相连接,与该端相对的另一端则具有连通外界的管口21。在本实施例中,风管2有且仅有一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风管2也可以由可多段组合形成的一个具有完整吹风或者吸风功能的风管。需要使用风管2的时候,每一段可以连接起来。例如,风管2包括了可拆卸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还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段上的弹性卡接件,而在第二段的对应位置处则设置配合弹性卡接件的形配件。此处的形配件可以是圆孔,正好可以容纳弹性卡接件插入卡接。当然,也可以把弹性卡接件设置在第二段上,而形配件设置在第一段上。要在使用风管2的时候,第一段和第二段可以通过固定结构连接形成完整的风管而进行使用。当不需要使用风管2的时候可以对风管2拆解分成多段储存,从而利于减少占用面积。此外,也可以在风管2上额外加装起辅助功能的附件,例如在风管2的管口 21处安装可改变管口 21形状的附件,比如使风管截面积变宽的附件。又例如在风管2的管口 21处安装改变风管出风方向的附件,使管口 21的朝向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从而使其可以对更宽的方向进行吹风,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本实施例中,该风管为笔直延伸的直管,其端部并没有管径变化的部分。当然也可以在风管的端部或者风管整体设置管径变化的部分,便于调节出风速度。例如可以在风管2上设置半径渐变的锥形结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3和图24所示,风管2整体是锥形管。风管2的一端具有较大的截面积,而另一端具有相对较小的截面积。又例如可以在风管2设置弯折部,使风管2的延伸方向在该弯折部发生转折。在优选地实施例中,弯折部靠近风管2的管口21设置。另外为了减少握持的压力,在风管2的弯折部附近设置支撑在地面的滚轮。如此在执行吹吸功能的时候,风管2的重量被滚轮支撑有效分流。出于安规的要求,风管2的长度范围在5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优选地在550毫米左右。而风管2的截面积范围在5000平方毫米至15000平方毫米之间,优选地在8000平方毫米左右。如图4和图5所示,风管2的一端具有连接主体10的连接口 25,另一端设置有连通外界的管口 21。在图1的实施例中,风管2连接主体10的连接口 25具有较小的截面积,优选地其直径为100毫米,而风管2的管口 21具有较大的截面积,优选地其直径为110毫米。因此连接口 25的截面积小于管口 21的截面积。当风管2连接到主体10后,风管2的管口 21和第一开口 12同样在垂直于风扇轴线39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管口 21形成的截面大致与水平线成一定夹角。当位于吹吸装置I的纵向后端的手柄部9被用户握持风管2后,由于用户的手自然垂放的位置并非贴近地面,而是距离地面约有几十公分到I米左右。而位于吹吸装置I的纵向前端的风管2的管口 21由于有与水平线一定夹角的存在,可以使管口 21比较贴近地面。风管2可以与接口 11可拆卸的连接,也可以始终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无论是吹模式还是吸模式,风管2均与主体10之间通过接口 11连接,不需要在不同模式下进行切换,因此风管2可以与主体10固定连接。在运输或者储藏的时候把风管2和主体10分开,以减少占用体积。风管2的管口21也指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是相对外壳14的第一开口 12而言。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仅有一个与风管2连接的接口 11。
[0222]如图2所示,吹吸装置I还包括安全机构8。安全机构8的作用是确保风管2连接到主体10后启动电路才会导通,用户操作控制开关91才能起作用。当风管2未连接到主体10时,安全机构8使启动电路断开,用户即使操作控制开关91也无法使马达4正常工作,从而确保了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安全机构8靠近主体10的接口 11设置。安全机构8包括触发杆81和抵接触发杆81的触发开关82。触发开关82上设有触发钮83,触发杆81的一端抵接触发钮83。而触发杆8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风管2安装连接接口 11时,安全机构8被触发。具体地,风管2抵接触发杆81的自由端,从而通过触发杆81挤压触发钮83,使得电路导通,使得控制开关91得以控制。当风管2从接口 11上拆卸下来时,触发钮83复位使得电路断开。
[0223]第一开口 12设置于主体10的纵向后端。在如图17所不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 12具有可拆卸的安全护罩12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安全护罩121可围绕一转轴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第一开口 12。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安全护罩121也可以卡扣方式或者插拔方式固定第一开口 12上。另外,安全护罩121上设有若干网眼状的进气结构。空气可以从进气结构通过第一开口 12,但是树枝树叶等体积较大的颗粒物无法通过,而被挡在安全护罩121的外面。并且由于有安全护罩的阻挡作用,用户的手不会伸入第一开口 12内部而造成伤害。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当安全护罩121打开第一开口 12后,第一开口 12可以连接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可以是一个可拆卸的连接吹吸装置I的附件。收集装置可以是布袋,用于收集在吸模式下被吸入树叶、树枝等异物。当然,在如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 12并未设置安全护罩。第一开口 12具有大致椭圆形的轮廓。形成的平面相对轴线41方向倾斜。倾斜角度大致为30?60度之间,优选地倾斜角度为45度。第一开口 12的形状大致为椭圆形。如图8所示,风扇3的风扇轴线39延伸穿过第一开口 12。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 12也可以并非朝向纵向后端,而是外壳14部分设置弯曲部分,而第一开口 12设置在弯曲部分上,从而使的位于弯曲部分的第一开口 12朝向改变,不再朝向纵向后端。在一实施例中,弯曲部分向下弯曲,或者说朝向地面弯曲,从而使得第一开口 12向下设置,也就是背离手柄部9的方向;在另一实施例中,弯曲部分可以向上弯曲,使得第一开口 12向上设置,即靠近手柄部9的方向。
[0224]而接口11设置在主体1的纵向前端。接口 11用于与风管2连接。具体地,接口 11与风管2的连接口 25连接。主体10上的接口 11有且仅有一个,因此无论是在吹模式还是吸模式下,风管2均连接于该接口 11。接口 11的形状与风管2的连接口 25基本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接口 11朝向纵向前端设置,而第一开口 12朝向纵向后端设置,因此接口 11与第一开口 12的开口朝向相反。并且接口 11与第一开口 12位于气流产生装置的相对两侧。对于主体10而言,当吹吸装置I处于吹模式下,如图4所示,空气从第一开口 12进入主体,然后基本沿直线方向移动,并从接口 11离开主体10,并相应进入风管2。而在吸模式下,空气从接口 11进入主体10,然后沿直线方向从第一开口 12离开主体10。因此在吹模式和吸模式下,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气流在接口 11与第一开口 12之间的移动方向相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风扇3的风扇轴线39延伸穿过接口 11。对于气流产生装置的风扇3和马达4而言,马达4位于风扇3与第一开口 12之间,使得马达4到第一开口 12的距离小于风扇3到第一开口 12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风扇3、马达4和第一开口 12依次沿直线排列设置。接口 11和第一开口 12沿风扇轴线39的延伸方向分别位于风扇3的两侧。或者说,接口 11和第一开口 12位于气流产生装置的相对两侧。接口 11与第一开口 12在垂直于风扇轴线39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因此,接口 11、风扇3、马达4与第一开口 12依次沿直线排列设置。
[0225]当风管2连接到主体10后,在吹模式下,气流产生装置产生沿一方向移动的气流,空气从主体10的第一开口 12进入外壳14,然后在主体10内移动直至形成从风管2的管口 21吹出的气流,气流的移动方向如图4中单线箭头所示。而在吸模式下,风管2仍然连接主体10,并且连接主体10的位置并没有变化。气流产生装置产生沿另一方向移动的气流,在此模式下气流的移动方向与在吹模式下气流移动的方向不同,空气从管口21进入风管2。气流吸入后在主体10内移动,并最终形成从第一开口 12排出的气流,如图5中单线箭头所示。当然另外强调的是,在吸模式下,由于管口 21对准地面,树叶、树枝、灰尘等异物会随气流一同通过管口 21进入主体10内。而在吹模式下,第一开口 12远离地面,因此仅仅空气会进入主体
10。因此,如图6所示,在吹吸装置I内部,第一开口 12与管口21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动的气流通道55,换句话说,外壳14和风管2共同形成供气流移动的气流通道55。该气流通道55是气体在吹吸装置I内移动经过的通路。在通常的情况下,由于吹吸装置I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吹模式和吸模式,出于各自表现性能的考虑,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气流通道是不同的。而在本发明中,气流通道55是气流在吹模式和吸模式下共同使用的通道。也就是说,在吹模式和吸模式下,气流都在该同一个气流通道中移动。只不过是在两种模式下,气流移动的方向是不相同的。最优的,两种模式下气流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具体地,在吹模式下,气流从第一开口 12向管口 21移动。而在吸模式下,气流从管口 21向第一开口 12移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气流通道55整体上沿纵向延伸,当然气流通道55也可以产生部分的弯曲或者弯折。在本实施例中,风扇3和马达4均位于气流通道55中。当处于吹模式时,风扇3受到马达4的驱动而旋转,风扇3围绕风扇轴线39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当切换到吸模式时,风扇3受到马达4的驱动而旋转,风扇3围绕风扇轴线3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在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风扇3仍然位于气流通道55中,马达4并非位于气流通道55中。
[0226]如图7和图8所示,吹吸装置I还包括涵道5。涵道5的作用引导风扇3产生的气流向风管2移动,从而使气流移动的方向更加一致,提升了整个气流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涵道5同样位于气流通道55内,并且位于接口 11与风扇3之间。涵道5靠近主体10的接口 11设置,并且涵道5相较于风扇3更靠近纵向前端,或者说涵道5位于风扇3远离第一开口 12的一侧。当风扇3产生向接口 11移动的气流,气流会先通过涵道5再到达接口 11。换句话说,气流在达到接口 11前会先通过涵道5的导流。涵道5包括了位于外壳14内部的导流体51、固定连接导流体51的静叶片52和用于收纳导流体51与静叶片52的导流罩53。导流罩53位于外壳14的内部,并且导流罩53与外壳14之间形成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罩53为内部中空的圆筒形壳体,圆筒形壳体内部容纳导流体51和静叶片52。风扇3产生的气流从导流罩53的内部通过。导流罩53优选的还设有突起的固定元件54。固定元件54设置位于导流罩53的外侧,并能够与外壳14的内侧固定配接,从而起到固定导流罩53位置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元件54可以是突出表面的筋条,并且呈环状的设置。在另一实施例如图17所示,在导流罩53与外壳14之间还设有减振机构56,减振机构56用于减少从导流罩53传递给外壳14的振动。在导流罩53上设有定位槽57,减振机构56即收纳于该定位槽57中。而在外壳14的内壁相应位置处设置有配合定位槽57的定位台阶58。在本实施例中,减振机构56是环形围绕导流罩53的弹性圈。当然,减振机构56也可以是块状的弹性块。另外设置注意的是,减振机构56优选地位于导流罩53的纵向前端。导流罩53还具有设置在纵向后端的配合部59。配合部59同样沿纵向延伸。配合部59具有半径渐变的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类似朝向后端开口的喇叭口,其作用是为了部分贴合包裹马达4的马达罩44。马达罩44能够部分地与配合部59配合固定。导流罩53沿纵向延伸,其纵向两端均不封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4也可以作为导流罩53。
[0227]导流体51位于导流罩53中。导流体51整体大致沿轴线41方向延伸,并呈锥形结构,其一端朝向接口 11;而另一端背向接口 11,背向接口 11的该端具有开口。导流体51的延伸方向与导流罩53的延伸方向一致。导流体51具有中空的内部,其他元件可以通过该开口进入到导流体51的内部。风扇3产生的气流从导流体51的外侧通过。因此,导流体51与导流罩53配合使得风扇3产生的气流在导流体51和导流罩53之间通过。
[0228]在导流体51的外部设有静叶片52。静叶片52优选地周向均匀地分布在导流体51上。静叶片52与导流体51固定连接。优选地,静叶片52形成的平面与轴线41的方向大致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倾斜角度可以设置为8度至15度之间。静叶片52的数量大致为7个。涵道5位于气流通道55中。导流罩53与导流体51之间的空间供气流穿过。而静叶片52设置在导流体51和导流罩53之间,恰好位于气流通道55之中,能够对通过的气流进行引导。由于在吹模式下,涵道5位于风扇3的下游区域,从风扇3吹出的气流通过涵道5时产生整流作用,从而可以调整部分气流的旋向,减少涡流的产生,使整体气流方向更齐整,提升气流的吹风效果和效率。值得注意的是,静叶片52和风扇3的叶片32都是围绕轴线周向设置。为了避免两者在周向上的相互干扰,确保其在周向的任意相位上不会有叶片的较多重合而产生类似的共振叠加效应,使得静叶片52和叶片32的数量设置互为质数。例如,静叶片52可以设置为6个,而叶片32的数量相应为11个。又例如静叶片52的数量7个,而叶片32的数量对应为12个。如此在风扇3进行转动工作的时候,在任意一时刻,叶片32和静叶片52在相位上重叠的数量至多为一。涵道5可以位于主体10内并与主体10—体成型固定,当然涵道5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元件与主体10固定配接。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涵道5也可以设置在风管2中。
[0229]如图4和图5所示,吹吸装置I具有至少两种工作模式:吹模式和吸模式。当吹吸装置I处于吹模式时,风扇3可操作地沿第一方向旋转,使得产生的气流从风管2的管口 21吹出。当吹吸装置I处于吸模式时,风扇3可操作地沿第二方向旋转,使得产生的气流从风管2的管口 21吸入。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处于吹模式还是吸模式,风管2都与主体10的接口 11连接。这样在吹吸装置I从吹模式切换到吸模式时,或者从吸模式切换到吹模式时,用户都无需对风管2的位置及固定进行额外的操作或移动。只需要对风扇3的旋转方向进行控制即可。当切换到吹模式时,控制风扇3沿第一方向旋转。当切换到吸模式时,控制风扇3沿第二方向旋转。进一步地,在吹模式下,空气从第一开口 12进入并从管口 21吹出。而在吸模式下,空气从管口 21吸入并从第一开口 12排出。进入无论是吹模式还是吸模式,空气通过的路径都是位于第一开口 12和管口21之间,而且移动通过的路径是相同的。只是吹模式下和吸模式下空气移动的方向不同。因此在吹模式或吸模式下吹吸装置I都共用该气流通道55。由此进一步简化吹吸装置I的气流通道的结构,不必需要额外设置第二气流通道。
[0230]另外,由于吹吸装置I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因此必须考虑如何操作方便的切换工作模式。因此吹吸装置I具有吹吸模式转换开关,用户操作吹吸模式转换开关即可进行模式切换,例如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或者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在本发明中,风管2在切换模式时不需要移动或者改变位置,因此吹吸模式转换开关可以是控制开关91。当操作控制开关91切换至使风扇3沿第一方向旋转的位置,吹吸装置I即处于吹模式。当操作控制开关91切换至使风扇3沿第二方向旋转的位置,吹吸装置I即处于吸模式。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切换工作模式时用户操作极为方便,而且不需要更换风管2或者移动风管2。当吹吸装置I不需要使用时,风管2可以与主体10拆卸下来,便于存储。当吹吸装置I需要使用时,无论是吹模式还是吸模式,只需要把风管2安装到主体10上,然后操作控制开关91,使得马达4启动并沿相应的方向旋转。具体地,当吹吸装置I处于吹模式时,操作控制开关91移动至第一操作位置,当吹吸装置I处于吸模式时,操作控制开关91移动至第二操作位置。即使需要进行模式切换,风管2也无需频繁的拆装。而且,由于吹吸装置I的风扇3包含了轴流风扇,由于轴流风扇能够产生较高的风速,相较于传统的离心风扇,在没有增加尺寸的前提下,吹风效率得到极大提高。由于马达4连接风扇3,当马达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马达4就会带动风扇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当马达4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马达4就会带动风扇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91以控制马达4旋转方向的形式间接实现对风扇3的控制。如图29至图31所示,马达4包括了定子40和可相对定子40旋转的转子49。定子40和转子49分别缠绕线圈并且接入电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在电路导通后产生的电流即可实现定子40和转子49相对旋转。而控制开关91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控制开关91具有多个档位,或者说具有多个操作位置。各个档位或者操作位置之间可以操作地进行移动。在如图29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