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二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9a_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基座的仰视图;
[0049]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1_基座;12-底座;111-安装圆筒;112-上壁;112a-固 定安装槽;112b-槽口;113-挡块;114-固定扣;21-第二开关;22-第一开关;211-第二触 杆;221-第一触杆;31-旋钮;311-旋钮内圆柱;312-环状凸起;313-旋钮外圆柱;314-旋 钮通孔;315-矩形凸出;316-旋钮扣环;32-转轴;321-转轴凸起;322-转轴凹槽;323-挡 片;324-环形挡圈;325-锁孔;325a-中心通孔;325b-限位孔;326-圆形卡槽;33-凸轮; 331a-等径部;331b-变径部331c-触发端;332-凸台;332a-档位槽;332b-凸轮凹槽; 333-凸台凸块;331a-等径部;331b-变径部;331c-触发端;34-档位扣;341-基体部; 342-抵靠部;35-限位弹簧;36-限位盖;37-垫块;41-按钮;411-柱状凸出体;412-按 钮槽;413-卡扣;42-锁座;421-锁座筒体;422-锁座底座;423-圆环凸起;424-扣孔; 425-轴向槽;426-内齿;43-锁杆;431-隔筋;432-隔板;434-锁杆本体;435-方形凸起; 436-卡槽;44-推杆;441-方形轴孔;442-推杆凸块;443-上齿;444-推杆圆孔;45-锁 轮;451-下齿;452-锁轮本体;453-锁轮凸块;454-锁轮圆孔;46-压杆;461-压杆本体; 462-圆形凸台;463-斜面;464-径向突出部;465-圆形锥台;47-复位弹簧;48-底盖; 481-底盖通孔;482-底盖卡扣;X、X -进线电缆,Z、:^ -出线电缆,A、X -输入端,B、g -输 出端,C、ζ -公共端触头,D、5 -常闭端触头,E、巨-常开端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52] 实施例1
[005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开关,包括,外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旋钮控制机构,按 钮控制机构,互锁机构,防转结构,安装结构,限制旋转机构等。以下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实 施例的组合开关的各部分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54] 外壳,如图2、3、4、5所示,包括,底座12和盖装在底座12上与底座12共同形成安 装空间的基座11,所述基座11上成型有突出的安装圆筒111,安装圆筒111具有与安装空 间相连通的通道;为了充分利用外壳内的安装空间,垫块37将安装空间分为上部和下部两 个部分,其中第二开关21设置在下部,第一开关22设置在上部。两个第二开关21和两个 第一开关22均沿着基座11和底座12的中轴线中心对称设置。
[0055] 第一开关22,为两个,设置在安装空间内,具有不同的导通状态,包括用于改变第 一开关22导通状态的第一触杆221 ;具体的,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开关22为两个换向开 关,每个换向开关均具有一个公共输入端、常开输出端和常闭输出端,按压或解除按压第一 触杆221能够使两个换向开关在公共输入端与常开输出端电连通的正向导通和公共输入 端与常闭输出端电连通的换向导通之间变换。在初始状态时,第一触杆221处于放松状态, 公共端触头C、0与常闭端触头D、5电连通,此时第一开关22处于正向导通状态;当施加 作用力按下第一触杆221后,公共端触头C、δ与常开端触头Ε、巨电连通,此时第一开关22 处于换向导通状态;而一旦放开对第一触杆221的作用力,第一触杆221就会复位,使恢复 正向导通状态。
[0056] 第二开关21,为两个,设置在安装空间内,具有不同的开闭状态,包括用于改变第 二开关21开闭状态的第二触杆211 ;具体地,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开关21为两个通断开 关,每个通断开关均具有一个输入端和输出端,按压或解除按压第二触杆211能够使两个 通断开关在输入端与输出端连通或断开的开闭状态之间变换。具体地,在初始状态时,即第 二触杆211处于放松状态,输入端1、X与输出端B、g没有电连通,第二开关21处于断开 状态;当施加作用力按下第二触杆211后,输入端A、X与输出端Β、δ电连通,第二开关21 处于闭合状态;而一旦放开对第二触杆211的作用力,第二触杆211就会复位,使第一开关 21、第二开关21恢复断开状态;第二开关的输入端A、A、输出端B、B以及第一开关的公共 端触头C、δ、常开端触头D、D、常闭端触头E、i均穿出于外壳设置。
[0057] 旋钮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开关22的导通状态,所述旋钮控制机构包括,旋钮 31,伸入到安装空间内的并与旋钮31联动设置的转轴32,以及凸轮33,凸轮33转动时带动 触动结构触动第一开关22的触杆221使第一开关22改变导通状态。
[0058] 所述旋钮31,如图17所示,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圆柱形的旋钮内圆柱311和具有 内部空间的柱状的旋钮外圆柱313,旋钮外圆柱313的内径大于旋钮内圆柱311的外径,所 述旋钮内圆柱311安装在旋钮外圆柱313的内部空间内,旋钮内圆柱311的顶端全开口,底 面的中心位置成型有供下文所述的锁杆43穿过的旋钮通孔314,旋钮内圆柱311的底面围 绕旋钮通孔314成型有环状凸起312,环状凸起312的周向外壁上对称设置一对矩形凸出 315。并且环状凸起312的周向外壁上沿周向还成型有旋钮扣环316 ;旋钮外圆柱313的外 壁沿周向成型有多个弧形凸起313,用于增大手指与旋钮31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手指旋转 旋钮31。
[0059] 所述转轴32,如图8所示,为上下底面开口的圆筒形结构,转轴32的上底面上向着 下底面方向成型有转轴凹槽322,转轴32靠近旋钮31的端部的内壁上沿周向成型有圆形卡 槽326,转轴凹槽322供旋钮31的矩形凸出315插入,圆形卡槽326供旋钮扣环316卡入, 以使得旋钮31与转轴32联动,并且可防止转轴32与旋钮31在轴向上松动;所述转轴32 沿着外侧壁周向对称分布有向着转轴32的轴向延伸的多个转轴凸起321,转轴凸起321插 入到凸轮33的凸轮凹槽332b中,使转轴32与凸轮33联动,为防止凸轮33在转轴32上向 着转轴32上底面过度移动,转轴32的外壁上还沿周向成型有环形挡圈324,环形挡圈324 位于转轴凸起321的最顶端。
[0060] 安装时,转轴32从安装空间伸入到安装圆筒111内并向上伸出安装圆筒111 一定 距离,旋钮31的环状凸起312从转轴32的开口处插入到转轴32上部,如图4所示,旋钮31 上的矩形凸出315插入到转轴32的转轴凹槽322内,使得转轴32与旋钮31形成联动关 系,可以一同转动;转轴凸起321插入到凸轮33的凸轮凹槽332b中,使转轴32与凸轮33 联动,凸轮33上成型有触动结构,第一开关22的第一触杆221正对着凸轮33,在外力旋转 旋钮31时,旋钮31带动转轴32转动,转轴32带动凸轮33转动,当凸轮33转动到位时,成 型在凸轮33上的触动结构触动第一开关22的第一触杆221,使第一开关22在正向导通和 换向导通之间切换。
[0061] 所述触动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成型在凸轮33的外周面上的直径不变的两个等 径部331a和位于等径部331a之间的半径逐渐增大的两个变径部331b,等径部331a和变径 部331b分别中心对称设置,变径部331b的最小半径端与等径部331a平滑过渡,所述变径 部331b的最大半径端为触发端331c,两个所述变径部331b的半径均沿着凸轮的外圆周面 逆时针逐渐增大;
[0062] 本实施例的第一开关22是一种按压式开关,即按压第一触杆221使第一开关换向 导通,解除按压后第一触杆221恢复原位使第一开关22正向导通。触动结构为初始状态时, 第一开关22处于正向导通状态,第一开关22的第一触杆221对准等径部331a,不与凸轮 33接触,此时凸轮33不对第一开关22的第一触杆221产生作用力;需要使第一开关22换 向导通时,顺时针转动旋钮31,从而将凸轮33顺时针转动,使变径部331b逐渐靠近第一开 关22的第一触杆221,并与第一开关22的第一触杆221接触,由于变径部331b的半径逐渐 增大,变径部331b逐渐按压第一触杆221,将第一触杆221逐渐按入第一开关22本体中,当 触发端331c接触到第一开关22的第一触杆221时,第一触杆221被完全按下而使第一开 关22换向导通;当需要第一开关22恢复正向导通时,则逆时针转动旋钮31,使得凸轮33也 逆时针转动,触发端331c脱离与第一开关22的第一触杆221的接触,然后变径部331b逐 渐放开对第一开关22的第一触杆221的按压,最终凸轮33旋转至等径部331a对准第一触 杆221时,第一触杆221恢复到初始状态,第一开关22恢复正向导通;第一开关22为正向 导通状态时,第一开关22的公共端触头C、0分别与常闭端触头D、?接通,第一开关22为 换向导通状态时,第一开关的公共端触头C和0分别与常开端触头E和巨接通;需要指出的 是,如果第一开关22为一种拨动式开关,即拨动第一触杆221使第一开关换向导通,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