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进气装置、车辆空调进气结构和车辆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空调进气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进气装置、车辆空调进气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空调系统作为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其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外部空气通过空调进气系统的通风通道进入到空调风箱内,进而实现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换气、取暖、制冷、干燥或者加湿等效果。
[0003]其中,现有的通风通道普遍设置在由前围上部总成、通风盖板和前围板总成形成的空腔内,而在该空腔内还布置有雨刮电机等其他构件,因此,这些构件会阻碍外部空气在通风通道内的流动,从而使得经通风通道送入空调风箱内的进气阻力增加,由此对空调系统的进气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空调系统的进气效率的空调进气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种空调进气装置,所述空调进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表面上贯通设置有用于与空调风箱进气口连通的气孔,所述壳体用于与车辆发动机机盖的内板配合以使所述空腔和所述内板配合形成通风通道,使得所述通风通道能够将所述机盖的进风口和所述气孔连通。
[0007]优选地,所述气孔为多个且形成在所述空腔底面的中部位置上。
[0008]优选地,所述气孔设置有阻挡结构,以防止所述气孔被堵塞。
[0009]优选地,所述空腔的两侧位置的底面形成为能够与所述机盖的进风口对应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空腔底面的中部位置倾斜向上延伸。
[0010]优选地,所述空腔的底面还包括平面,所述平面位于所述空腔的所述中部位置,并且所述气孔形成在所述平面上,所述倾斜面从所述平面延伸并朝向远离所述平面向下方倾斜,所述倾斜面横跨布置在所述中部位置和所述两侧位置。
[0011]还可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围绕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边缘上的侧壁,以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壁形成所述空腔,所述底板形成为弧形且布置为中部位置高于两侧位置,所述底板的中部位置形成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气孔板,所述气孔板上形成有所述气孔。
[0012 ]优选地,所述倾斜面在所述底板上布置为相对于所述底板的弧形中线对称。
[0013]优选地,所述空腔的两侧位置的边角部分分别形成有排液孔,所述空调进气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排液孔上并用于过滤液体的集滤碗和滴液管,所述集滤碗为具有圆形碗状且具有用于排液的排液口,所述滴液管与所述集滤碗的所述排液口连接以用于排出液体。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进气装置通过将壳体与车辆发动机机盖的内板配合而形成通风通道,并且所述壳体的空腔内表面上设置有与空调风箱进气口连通的气孔,通风通道将机盖的进风口和所述气孔连通,从而能够形成独立的通风通道,由此并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因在通风通道内还设置有其他构件而对气体产生阻隔的现象,从而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进气效率。
[00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空调进气结构,所述车辆空调进气结构设置有发动机的机盖和如上所述的空调进气装置,所述机盖上形成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壳体与所述机盖的内板配合以使所述空腔和所述内板配合形成所述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将所述机盖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气孔连通。
[0016]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空调风箱,所述车辆还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车辆空调进气结构,其中,所述气孔与所述空调风箱进气口连通。
[0017]所述车辆空调进气结构和车辆与上述空调进气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进气系统的立体图1;
[0021]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进气系统的立体图2;
[0022]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进气系统的壳体的显示有通风通道的一侧立体图;
[0023]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进气系统的壳体的另一侧立体图;
[0024]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进气系统的集滤碗的结构图;
[0025]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进气系统的集滤碗与滴液管的装配立体图;
[0026]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发动机机盖的结构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I 壳体2 集滤碗
[0029]3 滴液管4 机盖
[0030]5 卡扣11 气孔
[0031]12 边缘凸起13 底板
[0032]14 侧壁15 平面
[0033]16 倾斜面17 排液孔
[0034]18 壳体安装支架19 安装凸缘
[0035]21 排液口22 集滤碗底板部
[0036]23 集滤碗侧壁部24 集滤碗安装部
[0037]25 锥形凸起41 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所述空调进气装置包括壳体I,所述壳体I形成有空腔,空腔的内表面上贯通设置有用于与空调风箱进气口连通的气孔11,壳体I用于与车辆发动机机盖的内板配合以使空腔和内板配合形成通风通道,使得通风通道能够将机盖的进风口和气孔11连通。
[0041]其中,气孔11只要能够贯通空腔的内表面并且实现与空调风箱进气口连通,则气孔11可以形成在壳体I的空腔的任意位置,但气孔11优选形成在空腔的底面上,以能够便于与空调风箱进气口的连通。另外,壳体I优选形成有横截面面积大的空腔,且所述空腔沿壳体I的横向延伸方向(B卩,将空调进气装置与车辆发动机机盖的内板配合时,该方向为朝向车辆发动机机盖的横向方向)延伸,以能够提高进气量。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空调进气装置通过将壳体I与车辆发动机机盖的内板配合而形成通风通道,并且壳体I的空腔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空调风箱进气口连通的气孔11,通风通道将机盖的进风口和气孔11连通,通过空调进气装置与发动机机盖的内板配合而形成如上所述的独立的通风通道,从而在通风通道内无任何其他构件而对气体不会产生阻隔,使得进气阻力最小化而实现进气畅通,由此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进气效率。
[0042]其中,气孔11可以形成为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气孔11为多个且形成在空腔底面的中部位置上。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气孔11以矩形阵列形式贯通形成在空腔底面的中部位置上,从而不仅具有通风畅通的效果,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过滤功能,以防止污物通过气孔11而产生堵塞现象。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气孔11例如可以形成为圆形阵列布置结构、菱形阵列布置结构或者不规则排列结构等,或者气孔11可以形成为网状结构。
[0043]优选地,所述气孔11设置有阻挡结构,以防止气孔11被堵塞。具体地,阻挡结构可以形成为如下,如图1和图3所示,在壳体I的空腔底面上的中部位置,气孔11的外周边缘可以突出形成有边缘凸起12,该边缘凸起12具有预定高度而能够阻挡污物进入到气孔11内,从而防止气孔11堵塞。再者,阻挡结构可以形成为如下,通过从壳体I的具有气孔11的中部位置的另一侧朝向壳体I的具有空腔的一侧冲压而形成凸台,使得气孔11整体位于凸台上,由此通过由冲压形成的凸台边缘的台阶结构而防止气孔11产生堵塞现象。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起到保护气孔11不被堵塞的作用,则所述阻挡结构可以形成为多种结构。
[0044]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空腔的两侧位置的底面形成为能够与机盖的进风口对应的倾斜面16,所述倾斜面16朝向空腔底面的中部位置倾斜向上延伸。由此,使得壳体I的空腔从两侧位置的倾斜面16朝向中部位置具有逐渐变窄的趋势,由此,在将空调进气装置与车辆发动机盖机盖的内板配合时,外部空气可以从机盖的进风口(在此进风口布置在机盖的两侧情况下)进入到气孔11内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因倾斜面16形成的逐渐变窄的空腔,由此提尚进入到气孔11内的气体流速而能够进一步提尚空调系统的进气效率。
[0045]另外,所述倾斜面16还具有集水和收集灰尘等污物的功能,S卩,例如,在将空气进气装置安装到车辆时,在雨天通过倾斜面16收集从发动机机盖的进风口进入的雨水或灰尘等污物,即从发动机机盖的进风口进入的雨水或气流,由于倾斜面16的表面的阻挡,雨水或气流中的灰尘将首先撞击到倾斜面上,使得雨水或至少大部分灰尘在自身重力下沿着倾斜面16导向至低位的位置,而不会聚集到相对倾斜面16位于高位的空腔的中部位置,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和污物进入到气孔11内而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在此,倾斜面16可以为平直面,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所述倾斜面16可以替换为曲面形状,S卩,该曲面形状形成在所述空腔的两侧位置的与机盖的进风口对应的底面,并且两侧的曲面形状形成为朝向空腔底面的中部位置向上连续地延伸。
[0046]在此,优选地,所述空腔的底面还包括平面15,所述平面15位于空腔的中部位置,并且气孔11形成在平面15上,倾斜面16从平面15延伸并朝向远离平面15向下方倾斜,倾斜面16横跨布置在所述中部位置和所述两侧位置。当水或者污物落入空气的平面15上时,通过空气的流通和重力作用使得落入平面15上的水或污物通过倾斜面16导向至倾斜面16的低位的位置,从而起到收集水或污物的效果。另外,通过使倾斜面16横跨布置在所述中部位置和所述两侧位置,从而在车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