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颈椎疾病的手术方案,具有手术视野大、操作方便、减压彻底、疗效确切等众多优点。颈椎手术的关键在于减压、植骨、融合、固定,重建颈椎椎间高度,维持颈椎稳定性,保证手术的近、远期疗效。目前临床上用于颈椎手术植骨融合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取自体髂骨;2.同种异体骨;3.PEEK材料填充自体骨、同种异体骨等植骨;4.用钛网填充自体、同种异体骨等植骨。在椎体次全切中采用钛网填充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尤为多用。术中将椎体次全切除的碎骨块填充钛网回植,充分利用切除的自体骨利于融合,有效恢复椎间高度维持颈椎稳定性。
[0003]然而,椎体次全切减压后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后颈椎稳定性仍不满意,易发生钛网倾斜、移位、沉陷、钛板螺钉拔出移位等,严重者需二次前路手术或加后路减压固定手术。
[0004]由上可以知道,目前临床所设计使用的钛网植骨+钛板固定还不能满足临床现状。【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包括主体、上端体和下端体;
[0007]所述上端体和所述下端体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相对的两端;
[0008]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连通孔;
[0009]所述上端体和所述下端体上均设置有与植骨区;
[0010]所述植骨区与所述连通孔相连通;
[0011]所述上端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螺钉;
[0012]所述第一固定螺钉从所述上端体的一侧插向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
[0013]所述上端体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弧面;
[0014]所述第一弧面的中心设置在靠近所述主体的一侧;
[0015]所述下端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螺钉;
[0016]所述第二固定螺钉从所述下端体的一侧插向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
[0017]所述下端体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弧面;
[0018]所述第二弧面的中心设置在靠近所述主体的一侧。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上端体和所述下端体的表面均设置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0020]进一步的,所述上端体上设置有锁定装置,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固定螺钉退位;
[0021]和/或,所述下端体上设置有锁定装置,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固定螺钉退位。
[0022]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为定位螺钉。
[0023]进一步的,所述上端体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螺钉的一侧上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
[0024]和/或,所述下端体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螺钉的一侧上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
[002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侧面为网状面。
[0026]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前突弧度;
[0027]所述前突弧度设置在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第一固定螺钉的一侧。
[0028]进一步的,所述上端体与所述主体在矢状面上的夹角α和所述下端体与所述主体在矢状面上的夹角β的角度不同。
[0029]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α的范围为88°-100°;
[0030]所述夹角β的范围为72。-85。。
[0031]进一步的,所述上端体与所述主体焊接;
[0032]所述下端体与所述主体焊接。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主体与传统使用钛网相比,增加了前后径,缩小了左右宽度,无明显降低植骨融合面积的前提下利于术后椎体后方、椎管内出血引流;在上端体和下端体上分别设置了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通过弧面的设置,不仅增加了与上下位椎体终板的接触面积,还能够更好的适用上下位椎体终板表面,增加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本实用新型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实用新型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的主视图;
[0037]图3为本实用新型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的侧视图;
[0038]图4为本实用新型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的俯视图;
[0039]图5为本实用新型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的主体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
[0041 ] 1:第一固定螺钉2:上端体3:主体
[0042]4:下端体5:第二固定螺钉 6:第二凸起
[0043]7:定位螺钉 8:第一凸起9:植骨区
[0044]10:第二弧面 11:第一弧面12:连通孔
[0045]13:前突弧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9]如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椎体次全切融合系统,包括主体3、上端体2和下端体4;
[0050]所述上端体2和所述下端体4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3相对的两端;
[0051 ] 所述主体3上设置有连通孔12;
[0052]所述上端体2和所述下端体4上均设置有与植骨区9;
[0053]所述植骨区9与所述连通孔12相连通;
[0054]所述上端体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螺钉I;
[0055]所述第一固定螺钉I从所述上端体2的一侧插向远离所述主体3的一端;
[0056]所述上端体2远离所述主体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弧面11;
[0057]所述第一弧面11的中心设置在靠近所述主体3的一侧;
[0058]所述下端体4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螺钉5;
[0059]所述第二固定螺钉5从所述下端体4的一侧插向远离所述主体3的一端;
[0060]所述下端体4远离所述主体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弧面10;
[0061]所述第二弧面10的中心设置在靠近所述主体3的一侧。
[0062]将主体3设置为长方形的柱体结构,其内为中空的通孔,也就是说,主体3为长方柱状体的中空的管状体,管壁后度为1.2mm-2mm。
[0063 ] 上端体2和下端体4的后度为,中间为长方形的植骨区9。
[0064]上端体2的矢状面后部可有弓背向上的第一弧面11,能够适应减压术后上位椎体下终板表面。
[0065]下端体4的冠状面有弓背向下的第二弧面10,能够适应下位椎体上终板表面。
[0066]在上端体2和下端体4上分别设置第一弧面11和第二弧面10,进而增加了上端体2和下端体4与椎体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地防止下沉,进而能够更好的适应上下为椎体终板表面,进一步增加了固定的稳定性。
[0067]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上端体2和所述下端体4的表面均设置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0068]羟基磷灰石是脊椎动物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无机组成成分,人的牙釉质中羟基磷灰石的含量约96Wt.%(92Vol.%),骨头中也约占到69Wt.%。羟基磷灰石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并可作为一种骨骼的诱导因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