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2、8所示为本发明的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第四实施例,次级感应线圈4设置在前车体盖372上,次级感应线圈4电气连接到电池39。由此,当电动摩托车3位于充电站2时,充电站2处的初级线圈21可以通过初级线圈21与次级线圈4的相互感应和作用来将充电站2的电源经由初级线圈21传输到电动车辆3的次级线圈4,次级线圈4可以接收充电站2的电源并将其传输到电池39来进行存储,从而获得充足的电源,进而使电动车辆3获得充足的电源。利用封胶将次级感应线圈4粘贴在前车体盖372的内侧面或者以包射一体成形的方式将次级感应线圈4设置在前车体盖372内。通过在前车体盖372的内侧面设置可以使电池39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4,可以方面电动摩托车3进行无线充电,同时可以有效充分地利用电动摩托车3的空间。
[0030]如图2、9、10所示为本发明的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第五实施例,次级感应线圈4设置在电池39的外侧面上,次级感应线圈4电气连接到电池39。由此,当电动摩托车3位于充电站2时,充电站2处的初级线圈21可以通过初级线圈21与次级线圈4的相互感应和作用来将充电站2的电源经由初级线圈21传输到电动车辆3的次级线圈4,次级线圈4可以接收充电站2的电源并将其传输到电池39来进行存储,从而获得充足的电源,进而使电动车辆3能够获得充足的电源。利用封胶将次级感应线圈4粘贴在电池39上。通过在电池39的外侧面上设置可以使电池39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4,可以方便电动摩托车3进行无线充电,同时可以有效充分地利用电动摩托车3的空间。
[0031]本发明的功效在于,通过在脚踏板374的底面设置可以使电池39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4,可以方便电动摩托车3进行无线充电,同时可以有效充分地利用电动摩托车3的空间,进而提升电动摩托车3的使用功效。
[0032]本发明的另一功效在于,通过在脚踏板底盖375的上端面设置可以供电池39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4,可以方便电动摩托车3进行无线充电,同时可以有效充分地利用电动摩托车3的空间,进而提升电动摩托车3的使用功效。
[0033]本发明的另一功效在于,通过在侧车体盖376的内侧面设置可以供电池39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4,可以方便电动摩托车3进行无线充电,同时可以有效充分地利用电动摩托车3的空间,进而提升电动摩托车3的使用功效。
[0034]本发明的另一功效在于,通过在前车体盖372的内侧面设置可以供电池39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4,可以方便电动摩托车3进行无线充电,同时可以有效充分地利用电动摩托车3的空间,进而提升电动摩托车3的使用功效。
[0035]本发明的另一功效在于,通过在电池39上设置可以供电池39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4,可以方便电动摩托车3进行无线充电,同时可以有效充分地利用电动摩托车3的空间,进而提升电动摩托车3的使用功效。
[0036]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改进公知的缺点,并且达到所要求的目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确实已经具有改进的功效,并且已经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因此依法提出本发明的申请,请审查员详鉴,做出批准授予专利的审查决定。
[0037]符号说明
[0038]Ia 充电站
[0039]Ial初级线圈
[0040]Ib电动车辆
[0041]Ibl次级线圈
[0042]lb2电池
[0043]2充电站
[0044]21初级线圈
[0045]3电动摩托车
[0046]31车架单元
[0047]32转向机构
[0048]33前叉
[0049]34前轮
[0050]35电动后轮
[0051]36乘坐部
[0052]37车体盖
[0053]371车头盖
[0054]372前车体盖
[0055]373遮膝罩
[0056]374脚踏板
[0057]375脚踏板底盖
[0058]376侧车体盖
[0059]38搁脚部
[0060]39电池
[0061]4次级感应线圈
[0062]41矩形卷绕式感应线圈
[0063]42圆环状卷绕式感应线圈
[0064]5感应芯片
[0065]A容置空间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所述电动摩托车的车架单元连接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下方连接前叉,所述前叉的下方枢设有前轮,所述电动摩托车设置有马达,所述转向机构的后方并且在后轮的上方设置有乘坐部,所述电动摩托车的外周设置有车体盖,所述车体盖的脚踏板与脚踏板底盖可以限定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容纳电池,所述电池电气连接到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的马达,所述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设置有可以使所述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2.一种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所述电动摩托车的车架单元连接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下方连接前叉,所述前叉的下方枢设有前轮,所述电动摩托车设置有马达,所述转向机构的后方并且在后轮的上方设置有乘坐部,所述电动摩托车的外周设置有车体盖,所述车体盖的脚踏板与脚踏板底盖可以限定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容纳电池,所述电池电气连接到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的马达,所述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底盖设置有可以使所述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3.一种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所述电动摩托车的车架单元连接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下方连接前叉,所述前叉的下方枢设有前轮,所述电动摩托车设置有马达,所述转向机构的后方并且在后轮的上方设置有乘坐部,所述电动摩托车的外周设置有车体盖,所述车体盖的脚踏板与脚踏板底盖可以限定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容纳电池,所述电池电气连接到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的马达,所述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盖的侧车体盖设置有可以使所述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4.一种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所述电动摩托车的车架单元连接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下方连接前叉,所述前叉的下方枢设有前轮,所述电动摩托车设置有马达,所述转向机构的后方并且在后轮的上方设置有乘坐部,所述电动摩托车的外周设置有车体盖,所述车体盖的脚踏板与脚踏板底盖可以限定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容纳电池,所述电池电气连接到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的马达,所述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盖的前车体盖设置有可以使所述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5.一种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所述电动摩托车的车架单元连接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下方连接前叉,所述前叉的下方枢设有前轮,所述电动摩托车设置有马达,所述转向机构的后方并且在后轮的上方设置有乘坐部,所述电动摩托车的外周设置有车体盖,所述车体盖的脚踏板与脚踏板底盖可以限定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容纳电池,所述电池电气连接到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的马达,所述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可以使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其中,所述次级感应线圈是矩形卷绕式感应线圈或者圆环状卷绕式感应线圈;所述次级感应线圈的旁边设置有感应芯片。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其中,所述电动摩托车的次级感应线圈可以感应充电站的初级线圈,通过所述初级线圈与所述次级线圈的相互感应和作用来将所述充电站的电源经由所述初级线圈传输到所述电动车辆的所述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可以接收所述充电站的电源并将其传输到所述电池来进行存储,从而获得充足的电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其中,利用封胶将所述次级感应线圈粘贴在所述脚踏板的底面或者以包射一体成形的方式将所述次级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脚踏板内。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其中,利用封胶将所述次级感应线圈粘贴在所述脚踏板底盖的上端面或者以包射一体成形的方式将所述次级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脚踏板底盖内。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其中,利用封胶将所述次级感应线圈粘贴在所述侧车体盖的内侧面或者以包射一体成形的方式将所述次级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侧车体盖内。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其中,利用封胶将所述次级感应线圈粘贴在所述前车体盖的内侧面或者以包射一体成形的方式将所述次级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前车体盖内。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其中,利用封胶将所述次级感应线圈粘贴在所述电池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的无线充电结构,所述电动摩托车的车架单元连接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下方连接前叉,所述前叉的下方枢设有前轮,所述电动摩托车设置有马达,所述转向机构的后方并且在后轮的上方设置有乘坐部,所述电动摩托车的外周设置有车体盖,所述车体盖的脚踏板与脚踏板底盖可以限定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容纳电池,所述电池电气连接到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的马达,所述脚踏板设置有可以使所述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次级感应线圈;由此可以方便所述电动摩托车进行无线充电,同时可以有效充分地利用所述电动摩托车的空间,进而增进所述电动摩托车的使用功效。
【IPC分类】B62M6/80
【公开号】CN105644696
【申请号】
【发明人】许建钧, 许孟勤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