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603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提升工作效率,可随意调整面料折边至缝线距离,更加适合当今衬衣工艺时装化的要求;
[0025]4、实现精准送衬条,通过送衬装置精确控制衬条长度;
[0026]5、整套设备采用电脑和步进电机控制,控制精准,保证了缝制各种面料的标准化,降低了工人的技能和强度,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8]图1是本发明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上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0030]图3是本发明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上实施例二的结构主视图。
[0031]图4是本发明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上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图。
[0032]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发明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上的吸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4]图7是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是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的图6中除去横向拖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是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的纵向拖布板在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中的位置和具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是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压条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是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切条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12是图8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40]图中:1、工作台,11、侧吸风通孔,111、侧吸风气室,12、下吸风通孔,121、下吸风气室,13、总气室,14、第一下吸风管道,141、第一下吸风气缸,15、第一侧吸风管道,151、第一侧吸风气缸,16、漏气孔,161、漏气孔气缸,17、第二下吸风管道,171、第二下吸风气缸,18、吸风管,19、第二侧吸风管道21、盖板,211、凹槽,22、平板,23、左侧板,24、右侧板,241、短凹槽,25、底板,3、台面板,31、X向轨道,32、缝纫面板,322、第二下吸风区域,33、第二下吸风气室,41、滑板,42、L形连接块,43、Z向气缸,44、Y向气缸,45、吊杆,46、横向拖布板,47、吊臂,5、缝纫机头,61、支撑柱,62、纵向拖布板,63、滑轨,7、支架,8、方管,81、导轨,82、滑块,9、压条部,91、连接板,92、安装板,93、方框,94、压块,10、切条部,101、安装架,102、滚轮,103、夹板,104、门形架,105、垫块,106、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4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42]实施例一
[0043]如图1、2、7所示,一种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包括工作台I和嵌于工作台I内的折边机构,折边机构包括台面板3,工作台I的上表面和台面板3的上表面相平齐,台面板3上设有多个下吸风通孔12形成的第一下吸风区域,台面板3的下方设置有与下吸风通孔12相连通的下吸风气室121,下吸风气室121与吸风装置相连接,台面板3上位于第一下吸风区域的右侧设有一列侧吸风通孔11,台面板3上表面设有能够覆盖侧吸风通孔11的盖板21,盖板21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211,凹槽211的槽口朝向侧吸风通孔11并覆盖侧吸风通孔11,盖板21的一边沿靠近台面板3的中心,则该边沿对称的盖板21边沿相对远离台面板3中心,凹槽的一端延伸至靠近台面板3中心的盖板21边沿,台面板3的下方设置有与侧吸风通孔11相连通的侧吸风气室111,侧吸风气室111连接有吸风装置,侧吸风气室111与下吸风气室121不相通,工作台I上还安装有横向拖布装置和缝纫机头5。本实施例中下吸风通孔12呈圆形,侧吸风通孔11大致呈长方形,两端呈半圆形过渡,盖板21紧贴在台面板3面上,使得每个凹槽211对应并覆盖一个侧吸风通孔11。盖板21会略高于台面板3的表面,因此凹槽211其实是较小的缝隙,因为里襟折边高度很小,可根据需要调整。
[0044]工人放面料时,仅开弱下吸风,便于在台面板3的第一下吸风区域上放平、放准面料(若没有下吸风,面料容易移位,而吸风太强,又不便定位);折边时,侧吸风开启,面料边缘会被凹槽211端部形成的侧吸风吸得竖起来,此时再将第一下吸风区域的弱下吸风改换成强下吸风,可以使得竖立的布料向中间倒下完成里襟制作的折边工序,以保证折边过程中,面料不会移位、变形,同时短的(一般6mm以下)折边面料也不会反弹;侧吸风关闭并移开后,强下吸风仍然可以牢牢地吸住面料,不会移位、不会反弹,以方便其他传动机构来压住和移动面料。
[0045]实施例二
[0046]如图3-6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一种衬衣里襟机自动化设备,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折边机构还包括紧靠在台面板3的左侧面且能够上下运动的侧吸风装置,侧吸风装置包括由平板22、左侧板23、右侧板24和底板25围合而成的长方体形的腔室,其中平板22位于最上方,且能够随侧吸风装置上下运动后与台面板3相平齐,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的上端面固定于平板22的下表面,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的下端面固定于底板25的上表面,右侧板24紧靠台面板3的左侧面,右侧板24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短凹槽241,短凹槽241的两端延伸至右侧板24的两侧面,侧吸风装置的底部还和吸风装置连接。
[0047]侧吸风装置的左侧板23的左侧面紧靠有缝纫面板32,缝纫面板32嵌于工作台I内且与工作台I相平齐,缝纫面板32上开设多个吸风通孔组成的第二下吸风区域322,缝纫面板32下表面设有与吸风通孔相通的第二下吸风气室33。
[0048]吸风装置包括总气室13,总气室1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下吸风孔、第一侧吸风孔、第二侧吸风孔、漏气孔16和第二下吸风孔。
[0049]第一下吸风孔上连接有第一下吸风管道14、第一侧吸风孔上连接有第一侧吸风管道15,第二侧吸风孔上连接有第二侧吸风管道19、第二下吸风孔上连接有第二下吸风管道17。
[0050]第一下吸风管道14和下吸风气室121相连通,第一侧吸风管道15与侧吸风气室111相连通,第二侧吸风管道19与侧吸风装置的腔室相连通,第二下吸风管道17与第二下吸风气室33相连通,总气室13下表面设置有吸风管18,总气室13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控制第一下吸风孔开关的第一下吸风气缸141、用于控制第一侧吸风孔开关的第一侧吸风气缸151、用于控制第二侧吸风孔开关的第二侧吸风气缸,用于控制漏气孔开关的漏气孔气缸161、用于控制第二下吸风孔开关的第二下吸风气缸171。
[0051]工作过程,通过电脑控制上述各个气缸实现不同的吸风状态,即吸风栗连接在吸风管18上,始终将总气室13内的气体往外吸,各个气缸上的活塞控制各个孔的开合,其中,第一下吸风孔、第一侧吸风孔、第二侧吸风孔和第二下吸风孔均关闭时,防止吸风栗抽真空过热,漏气孔气缸161激活,打开漏气孔16,保证有气体在总气室13和吸风栗中流动,避免吸风栗过热;
[0052]控制第一侧吸风气缸151激活后,第一侧吸风管道15打开,台面板3上方的空气,从凹槽211经侧吸风通孔11,走向侧吸风气室111,再经第一侧吸风管道1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