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和车辆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具体地,涉及一种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卡车行业中前翻式车身由于整车有效利用率高,视野开阔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车身翻转的支撑操作结构不尽合理。该支撑操作结构一般为两段撑杆,中间部分有小卡扣。当需要将前翻式车身翻转时,将两端撑杆展开,利用小卡扣将两段撑杆锁住。当需要使前翻式车身回位时,需要人工伸手进入车身底部操作才能松开支撑。因此,如果车身扭杆弹簧调整不当,容易造成车身落回较快,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伸手进入车身底部进行操作造成操作不方便。尤其对于安装有小型卧铺装置的车辆而言,由于车身重量较大,人工翻转操纵繁重,劳动强度大,因此急需一种操作简单且操纵轻松的车身翻转装置来代替现有的车身翻转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和车辆,用以提高车身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连杆组件,该连杆组件能够在支撑前翻式车身的展开位置和未支撑前翻式车身的折叠位置之间移动;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连杆组件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电控组件,该电控组件电连接至驱动组件。
[0005]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至连杆组件;供气单元,该供气单元通过气压管路向气缸提供压缩空气;以及电磁阀单元,该电磁阀单元设置在气压管路中用以控制活塞杆的伸缩;其中,电控组件电连接至电磁阀单元。
[0006]优选地,连杆组件包括一端彼此铰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的另一端铰接在前翻式车身上,第二杆件的另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其中,气缸的活塞杆铰接至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铰接点,并且第一杆件和/或第二杆件上设置有限位件,该限位件能够在连杆组件处于展开位置时将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锁定。。
[0007]优选地,第一杆件与前翻式车身的铰接部位形成第一铰接点,第二杆件与车架的铰接部位形成第二铰接点,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铰接部位形成第三铰接点,当连杆组件位于展开位置时,以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界,第三铰接点与气缸的缸体分别位于连接直线的两侧,其中,第二杆件为弯折的形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铰接点设置在第二杆件的弯折处,并且限位件由第二杆件的一部分形成。
[0008]优选地,电磁阀单元包括:换向阀,该换向阀具有将气缸的有杆腔与供气单元接通的第一接通位置,和将气缸的无杆腔与供气单元接通的第二接通位置;以及节流阀,该节流阀设置在换向阀和气缸之间的气压管路中;其中,电控组件能够控制换向阀的位置,并且能够控制节流阀的开度以使前翻式车身具有不同的前翻速度或者回落速度。
[0009]优选地,换向阀还包括阻断气缸和供气单元之间的气压管路的阻断位置;其中,电控组件能够控制换向阀处于第一接通位置、第二接通位置或者阻断位置。
[0010]优选地,电控组件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前翻按钮、回落按钮和急停按钮,其中,前翻按钮控制换向阀处于第二接通位置,回落按钮控制换向阀处于第一接通位置,急停按钮控制换向阀处于阻断位置。
[0011]优选地,供气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蓄能器,该蓄能器设置在空气压缩机和电磁阀单元之间;以及单向阀,该单向阀设置在空气压缩机和蓄能器之间,并且单向阀的反向端口连接至蓄能器。
[0012]优选地,供气单元还包括:溢流减压阀,该溢流减压阀设置在空气压缩机和单向阀之间;以及干燥器,该干燥器设置在蓄能器和单向阀之间。
[0013]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前翻式车身,该车辆上设置有上述的支撑装置。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远距离操纵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当需要前翻或者回落车身时,只需操作电控组件即可实现,自动化程度很高。这样,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直接伸手进入车身底部进行操作所带来的诸多不利,至少可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另外,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实用,成本投入低,却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前翻车型的人性化操作性能。
[0015]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前翻式车身处于前翻状态时的情形;
[0018]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前翻式车身处于回落状态时的情形;
[0019]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的连杆组件和一部分驱动组件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0前翻式车身
[0023]11气缸 111活塞杆 112有杆腔
[0024]113无杆腔
[0025]120气压管路
[0026]121空气压缩机122蓄能器 123单向阀
[0027]124溢流减压阀125干燥器 126空气滤清器
[0028]127发动机
[0029]131换向阀 132节流阀
[0030]20操作面板 200车架
[0031]31第一杆件 310第一铰接点
[0032]32第二杆件 320第二铰接点300第三铰接点
[0033]33限位件
[0034]5消音器6电控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6]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37]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支撑装置包括连杆组件、驱动组件和电控组件。其中,当需要将前翻式车身100翻转至图1所示的状态时,将连杆组件置于展开位置,使连杆组件支撑住前翻式车身100的底部。当需要使前翻式车身100回位至图2所示的状态时,将连杆组件置于折叠位置,使前翻式车身100回落。即,连杆组件能够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移动。驱动组件为驱动元件,用于驱动连杆组件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移动;电控组件电连接至驱动组件,用于对驱动组件进行电动控制。根据上述,当需要使前翻式车身100前翻或者回落时,只需操作电控组件即可实现支撑装置的自动控制操作。藉此,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直接伸手进入车身底部进行操作所带来的诸多不利,至少可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0038]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件31和第二杆件32。第一杆件31的一端和第二杆件32的一端彼此铰接,第一杆件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座铰接在前翻式车身100上,第二杆件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座铰接在车架200上。当连杆组件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杆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