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接时因加热而导致过孔导体v2、vl6、v30伸长,也能抑制过孔导体v2、vl6、v30从电介质层16b?16d大幅度地突出。其结果是,抑制了在过孔导体v2的上端附近电介质层16a和电介质层16b发生层间剥离、以及在过孔导体v30的下端附近电介质层16d和电介质层16e发生层间剥离。因此,抑制了在层叠体12中发生分层。
[0178]抑制了过孔导体v2、vl6、v30从电介质层16b?16d大幅度地突出,因此抑制了过孔导体v2、v30分别刺破线状导体90a、91a。即,电子元器件1e中,抑制了线状导体90a?90h、91a?91g的破损。
[0179]电子元器件1e中,能容易地弯曲层叠体12。下面,以连接导体93a、94a及过孔导体v2、vl6、v30为例进行说明。
[0180]电子元器件1e中,过孔导体v2、vl6、v30并不排列成一直线。即,过孔导体v2和过孔导体vl6之间设有连接导体93a,过孔导体vl6和过孔导体v30之间设有连接导体94a。与棒状的过孔导体v2、vl6、v30相比,层状的连接导体93a、94a较易弯曲。因此,若弯曲层叠体12,则连接导体93a、94a弯曲,过孔导体v2、vl6、v30几乎不弯曲。由此,能在不使过孔导体v2、vl6、v30及电介质层16a?16e破损的情况下,容易地弯曲层叠体12。
[0181 ]此外,在电子元器件1e中,能使线圈L的电感值变大。下面,以连接导体93a、94a及过孔导体v2、vl6、v30为例进行说明。
[0182] 更详细而言,连接导体93a、94a及过孔导体v2、vl6、v30呈阶梯状。由此,流向连接导体93a的电流的方向与流向连接导体94a的电流的方向相同。因而,在连接导体93a的周围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在连接导体94a的周围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同。即,这两个磁场不会抵消。其结果是,在电子元器件1e中,线圈L的电感值变大。
[ΟΙ83](实施方式6)
[0184]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f进行说明。图15B是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f的外观立体图。
[0185]电子元器件1f是高频信号线路。电子元器件1f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未图示的外部电极。该外部电极上安装有连接器200a、200b。电子元器件1f的内部结构与电子元器件1a?1e的内部结构的任一个实质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186]如上所述的电子元器件1f中,能起到与电子元器件1a?1e相同的效果。
[0187](其它实施方式)
[0188]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不限于所述电子元器件1a?1f,可在其要点范围内进行变更。
[0189]另外,也可以将电子元器件IOa?I Of的结构进行组合。
[0190]电子元器件1a?1f中,层叠体12通过层叠电介质层而构成,但也可以通过层叠磁性体层而构成。
[0191]电子元器件1c中,线圈导体50和线圈导体52绕相同方向旋转,但它们也可以绕相反方向旋转。
[0192]电子元器件1a?1f通过层叠及压接电介质片材的依次压接法来形成,但例如也可以通过反复进行绝缘体层的印刷和导体层的印刷的印刷法来制作而成。此外,在使用由陶瓷生片构成的电介质片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压接工序之后进行烧成工序。
[0193]此外,层叠体12也可以不具有可挠性。
[0194]电子元器件1a?1f是安装于电路基板等的贴片元器件,但例如也可以是电路基板的一部分。即,电子元器件1a?1e的线圈L、L1、L2也可以内置于电路基板内。该情况下,电路基板相当于电子元器件。
[0195]电子元器件1a中,具有相对较粗线宽的线状导体22a、22c和具有相对较细线宽的线状导体22b可以设置于相同的电介质层上。同样,具有相对较细线宽的线状导体26a、26c和具有相对较粗线宽的线状导体26b也可以不设置在相同的电介质层上。然而,线状导体26a?26c至少需要设置在比设有线状导体22a?22c的电介质层位于更下侧的电介质层上。另外,电子元器件1b?1f中,也可以说与电子元器件1a相同。
[0196]工业上的实用性
[0197]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电子元器件有用,尤其在能实现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这一点上较为优异。
[0198]标号说明
[0199]L、L1、L2 线圈
[0200]vl?V44过孔导体
[0201]1a?1f电子元器件
[0202]12层叠体
[0203]14a?14d外部电极
[0204]16a?16f电介质层
[0205]18?21、50、52、70、72 线圈导体
[0206]22a?22d,26a?26d,30a?30 c,34a?34c,60a?60c,64a?64c,80a?80c,84a?84c,90a?90h,91a?91g线状导体
[0207]24a,24b,28a,28b,32a,32b,36a,36b,62a,62b,66a,66b,82a?82c,86a?86c,93ab6
。!缉菊 qoos^oos
[6030]9S^S
[8030]
-?4-/1 -?Χ,??Γ.ΓΓΥ 9r/? rDr\n ? Sr?/? r?r?η ? 9m τοτ^η ? 9ο/?
【主权项】
1.一种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叠体,该层叠体通过层叠多个绝缘体层而构成; 第一线状导体,该第一线状导体设置于所述绝缘体层上,且具有第一线宽; 第二线状导体,该第二线状导体设置于所述绝缘体层上,且具有比所述第一线宽要细的第二线宽; 第三线状导体,该第三线状导体设置于相比设有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及设有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位于层叠方向的一侧的所述绝缘体层上,且具有第三线宽;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该第四线状导体设置于相比设有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及设有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位于层叠方向的一侧的所述绝缘体层上,且具有比所述第一线宽及所述第三线宽要细的第四线宽,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和所述第二线状导体在宽度方式上交替地排列, 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在宽度方式上交替地排列, 从层叠方向俯视时,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重叠,以使得该第四线状导体在该第一线状导体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不从该第一线状导体溢出的区域, 从层叠方向俯视时,所述第二线状导体和所述第三线状导体重叠,以使得该第二线状导体在该第三线状导体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不从该第三线状导体溢出的区域, 在所述第四线状导体在宽度方向上不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溢出的区域中,从层叠方向俯视时,该第一线状导体不与所述第三线状导体重叠, 在所述第二线状导体在宽度方向上不从所述第三线状导体溢出的区域中,从层叠方向俯视时,该第二线状导体不与所述第四线状导体重叠,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至所述第四线状导体通过电连接而构成一个线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和所述第二线状导体通过交替地串联连接而构成螺旋状的第一线圈导体, 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通过交替地串联连接而构成螺旋状的第二线圈导体, 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和所述第二线圈导体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所述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及所述第四线状导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螺旋状的第一线圈导体或所述第二线圈导体的大致一周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至所述第四线状导体向规定方向延伸, 在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至所述第四线状导体中,将所述规定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定义为第一端部,将该规定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定义为第二端部,此时,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和从层叠方式俯视时与在宽度方向的一侧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电连接,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和从层叠方向俯视时与该第一线状导体重叠的所述第四线状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电连接, 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和从层叠方式俯视时在与宽度方向的一侧相邻设置的所述第四线状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电连接, 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和从层叠方向俯视时在与该第二线状导体重叠的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通过贯穿多个所述绝缘体层的多个过孔导体相连接, 在从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俯视时,多个所述过孔导体并不排列成一直线。6.一种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叠体,该层叠体通过层叠多个绝缘体层而构成; 第一线状导体,该第一线状导体设置于所述绝缘体层上,且具有第一线宽; 第二线状导体,该第二线状导体设置于所述绝缘体层上,且具有比所述第一线宽要细的第二线宽; 第三线状导体,该第三线状导体设置于相比设有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及设有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位于层叠方向的一侧的所述绝缘体层上,且具有第三线宽;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该第四线状导体设置于相比设有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及设有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所述绝缘体层位于层叠方向的一侧的所述绝缘体层上,且具有比所述第一线宽及所述第三线宽要细的第四线宽,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和所述第二线状导体在宽度方式上交替地排列, 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在宽度方式上交替地排列, 从层叠方向俯视时,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重叠,以使得该第四线状导体在该第一线状导体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不从该第一线状导体溢出的区域, 从层叠方向俯视时,所述第二线状导体和所述第三线状导体重叠,以使得该第二线状导体在该第三线状导体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不从该第三线状导体溢出的区域, 在所述第四线状导体在宽度方向上不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溢出的区域中,从层叠方向俯视时,该第一线状导体不与所述第三线状导体重叠, 在所述第二线状导体在宽度方向上不从所述第三线状导体溢出的区域中,从层叠方向俯视时,该第二线状导体不与所述第四线状导体重叠,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及所述第二线状导体通过电连接来构成第一线圈, 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及所述第四线状导体通过电连接来构成第二线圈,该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一起构成共模扼流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和所述第二线状导体通过交替地串联连接而构成螺旋状的第一线圈, 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通过交替地串联连接而构成螺旋状的第二线圈。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及所述第二线状导体设置于第一绝缘体层上,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及所述第四线状导体设置于第二绝缘体层上。9.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具有可挠性。10.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层由液晶聚合物制作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器件(10a)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线宽(w1)的线状导体(22a、22c);具有比线宽(w1)要细的线宽(w2)的线状导体(22b);具有线宽(w3)的线状导体(26b);以及具有比线宽(w1)和线宽(w3)要细的线宽(w4)的线状导体(26a、26c),线状导体(22a、22c)和线状导体(22b)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线状导体(26a、26c)和线状导体(26b)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排列,从层叠方向俯视时,线状导体(22a)和线状导体(26c)重叠,从层叠方向俯视时,线状导体(22b)和线状导体(26b)重叠,线状导体(22a~22c、26a~26c)通过电连接而构成一个线圈(L)。
【IPC分类】H01F17/00
【公开号】CN205303100
【申请号】
【发明人】用水邦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