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晶浆分配箱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浓晶浆分配调节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在晶浆输送过程中自动调节晶浆浓度、晶浆流量并均匀分配晶浆流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化工分离是化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很多种传统分离方法和新型分离方法。结晶作为一种传统的分离方法,具有低能耗、高选择性等优势,一些新型结晶方法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0003]结晶是物质以晶体状态从蒸汽&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的过程。化学工业中最常采用的结晶技术为溶液结晶和熔融结晶。溶液结晶根据待分离物质之间溶解度的不同而实现物质结晶分离。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敏感,则选择变温结晶法分离;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缓慢,则选择蒸发结晶工艺,工业结晶过程要尽量控制在介稳区内结晶,以保证得到平均粒度大的结晶产品。熔融结晶是根据待分离物质之间凝固点不同而实现物质结晶分离的过程%采用冷却的方法产生过饱和度。熔融结晶通常是为了分离与纯化某一物质,特别是提取超纯物质。在采用熔融结晶分离时,由于受到固液相平衡的限制,使得工艺更为复杂,一般应采用多级分离设备进行分离。据统计,在现代社会中,大约有2/3的大宗化学产品都是固体产品,特别是在医药行业中,有85%的产品是固体产品,这些固体产品的生产过程,都离不开结晶过程。但由于结晶过程中体系处于固液两相混合状态,特别是晶浆浓度高的情况下,给晶浆的分配和输送带来较大困难。
[0004]在晶浆输送中,为保证晶浆能顺利、畅通地流经各个输送设备,要求晶浆流必须保持一定浓度和流量,防止晶浆流不稳定而造成输送设备堵塞等事故。但现有技术中,晶浆浓度及晶浆流量均通过人为调节阀门的启闭来实现的,既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影响调节速度,且难于保证晶楽流的浓度和流量恒定在一定范围,影响离心机内滤饼的技术指标。另在晶浆流的多股分流中,由于是人工控制阀门的启闭,易使晶浆流偏向,造成多股晶浆流的不均匀,从而使下游工序各输送设备不能同步工作,既影响工作效率,又影响设备的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晶浆输送调节、分流装置进行改进。
[0005]专利CN201777698U公开了一种结晶物料气力输送进料器,包括料斗和料斗下方的下料管,料斗上方还对应设置有振动筛,振动筛底部的筛网正对料斗上端口设置,振动筛一侧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振动筛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管。尽管该技术利用振动防止晶浆堵塞出料管,但由于缺乏控制晶浆浓度及均分装置,当晶浆浓度高时,固体颗粒沉积料斗下方的下料管,依然会引起下料管堵塞;另外由于缺乏均分装置难于实现稳定输送。本发明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该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晶浆流不稳定而造成输送设备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能自动控制晶浆浓度和流量,并能均分多股晶浆流的调节均分装置,使被输送的晶浆浓度、流量恒定,并等量分配及输送晶浆至后续设备。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浓晶浆分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增稠罐(I)和分样筒体(12)构成,分样筒体(12)由旋转筒体(13)及分配槽(16)构成,位于增稠罐(I)的下方;增稠罐(I)和分样筒体(12)由三通输送管道(7)相连,三通输送管道(7)上装有均分器(6),三通输送管道(7)上设有第一控制阀(5)和第二控制阀
(8);旋转筒体(13)内设有分流槽(16),分流槽(16)与底端晶浆出口(18)相对应。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阀至少设有2个,其中第一控制阀(5)设于三通输送管道(7)的入口。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均分器(6)由设于三通出口(11)内壁上的支承套(20)以及设于该支承套上的带轴叶轮(22)构成。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配槽(16)的槽体中部开有螺旋凹槽(9)。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样筒体(12)下部设有多个挡浆槽(19),每个挡浆槽(19)与晶浆出口(18)相连。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旋转筒体(13)上部外侧周向设有多个与该旋转筒体
[13]内部连通的上部分流管(14),每个上部分流管(14)外端连接一个驱动管(15);所述旋转筒体(13)下部外侧周向设有多个与该旋转筒体(13)内部连通的底部分流管(17),每个底部分流管(17)外端连通有一个驱动管。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管(15)的轴心线与经过上部分流管(14)或底部分流管(17)轴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0°?90° ;更优选地,夹角α为30°?75°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挡浆槽(19)数量为偶数个;更优选地,挡浆槽(19)数量为4-8个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部分流管(14)的管底水平高度高于分配槽(16)。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配槽(16)的螺旋凹槽(9)与驱动管(15)开口方向有相同的旋向。
[0017]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经72小时现场试验表明,该装置可以实现连续、可控、稳定的运行,未出现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0019]1-增稠罐、2-晶浆浓度计、3-增稠罐上部的溢流口、4-增稠罐底部的晶浆出口、5-第一控制阀、6-均分器、7-三通管、8-第二控制阀、9-螺旋凹槽、I O-控制主机、11 -三通管出口、12-分样筒体、13-旋转筒体、14-上部分流管、15-驱动管、16-分流槽、17-底部分流管、18-晶浆出口、19-挡浆槽。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分配槽俯视图。
[0021]14-上部分流管、15-驱动管、16-分流槽、18-晶浆出口、19-挡浆槽。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均分器结构示意图。
[0023]11-三通管出口、20-均分器的支承套、21-叶轮轴、22-叶轮、23-均分器出口。
[0024]图4为对比例示意图
[0025]24-锥形增稠罐、25-增稠罐出口。
[0026]图中(I)为增稠罐,其内设有晶浆浓度计(2),该浓度计通过导线与控制主机(10)相连,以便将晶浆浓度信号送给控制主机(10),(3)为设于增稠罐上部的溢流口。当晶浆在增稠罐(I)内沉积后,其上部的水和清晶浆可从此口排出,使箱体中下部晶浆浓度保持恒定,(4)为设于增稠罐底部的晶浆出口,(5)为第一电磁控制阀,设于三通管(7)的入口,并通过导线与控制主机(10)电连接,以便通过控制主机(10)控制该阀门的启或闭,使晶浆浓度得以控制,(8)为第二电磁控制阀,设于三通管(7)的出口,并通过导线与控制主机(10)电连接,以便由控制主机(10)控制该阀门的启或闭,从而实现晶浆流量的控制。设置于三通管(7)的另一出口(11)的内壁上设有均分器,如图3所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