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376040阅读:来源:国知局
500的高度为0.2m_0.6m。
[0045]选用上述高度范围的加热套500的目的在于其既可以有效防止高浓度物料在加热套500上粘接结垢,又可以防止加热套500的尺寸过小而导致浓缩器的数量增多,从而避免加工和装配成本过高。
[0046]在本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的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述多个筒体之间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只要其能实现对物料的有效浓缩即可。本实施例中,多个筒体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高处的筒体的出料口与相邻的低处的筒体的进料口连通。
[0047]其中,所述多个筒体通过支架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待浓缩的物料从最高处的筒体的进料口进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各个筒体,最终从最低处的筒体的进料口流出;每个筒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进料管200和出料管300,高处的筒体的出料管300与低处的筒体的进料管200采用法兰盘相互连接并连通;上述多个筒体之间的连接和连通关系类似电路中的“串联”。
[0048]采用上述结构和方式连接多个筒体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有效实现物料的高浓度浓缩。
[0049]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上对应进料口的部位设置有进料管200,所述进料管200转动连接于所述筒体上,所述进料管200位于筒体内的一端与布料器400连通,所述进料管200位于筒体外的部位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旋转装置。
[0050]其中,所述进料管200为圆柱管,所述圆柱管沿竖直方向贯穿筒体的顶部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筒体上;所述进料管200的底端连通于布料器400的中部,以便物料可以均匀地流向布料器400的两端;所述旋转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筒体的顶部,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0051]设置旋转装置的目的在于其可以驱动布料器400旋转,使得物料可以均匀地喷附于加热套500内外壁的各个部位,增大物料在加热套500上的覆盖面积,从而大大提高物料蒸发浓缩的效率,增强本浓缩装置的浓缩效果。
[0052]在本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的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述旋转装置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和形式,只要其能有效驱动进料管200旋转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为多通道多层旋转阀或者分度盘600结构。
[0053]其中,所述分度盘600和所述进料管200之间采用齿轮传动,所述分度盘600的主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进料管200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为锥齿轮,采用锥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以及降低传动噪声和振动的特点;所述多通道多层旋转阀为现有技术,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获取方便。
[0054]采用分度盘600结构或者多通道多层旋转阀作为旋转装置的目的在于其可以实现布料器400与加热套500的相对旋转,可以是布料器400是动点,加热套500是静点,也可是布料器400静点,加热套500动点,弥补了现有的只能布料器400动,加热套500静的单一形式,适用范围更广,布料更均匀,运行更稳定。
[0055]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包括筒体本体100和筒盖150,所述筒盖15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筒体本体100的顶部,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筒盖150上,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筒体本体100上。
[0056]其中,所述筒体本体100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上设置有多个连接螺孔,多个连接螺孔沿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筒盖150的底部边缘设置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连接环匹配,所述第二连接环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每个连接通孔内均设置有连接螺栓,多个连接螺栓与多个连接螺孔一一配合,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的连接,进而实现筒体本体100和筒盖150的可拆卸连接。
[0057]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筒体结构的目的在于其可以轻松拆卸和打开,从而方便其内部加热套500等部件的清洗和保养。
[0058]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本体100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700。
[0059]其中,所述保温层700呈桶状,其套于筒体本体100的外壁上,顶部与筒体本体100焊接密封连接,底部设置有供热源输出管520、热源输出管520以及出料管300穿过的避位孔;所述保温层700的内壁和筒体本体100的外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处于真空状态。
[0060]设置保温层700的目的在于有效减弱桶内内部热量的散失,保证对物料的蒸发浓缩效果,维持本浓缩装置的高效工作。
[0061]本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采用降低浓缩器的加热套500高度,并将多个浓缩器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可以有效改善物料浓缩后在加热套500上粘连结垢的情况,同时也提高了浓缩器拆卸、清洗、维护的方便性,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0062]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0063]本实施例中,本浓缩装置还包括物料注入管900,多个筒体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筒体的进料口分别与物料注入管900连通,每个筒体上还设置有备用进料口,高处的筒体的出料口与相邻的低处的筒体的备用进料口连通。
[0064]其中,多个筒体通过支架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物料注入管900为竖直设置的圆柱管且通过支架设置于多个筒体的旁边;每个筒体的进料口、备用进料口以及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进料管200、备用进料管800以及出料管300,高处的筒体的出料管300与低处的筒体的备用进料管800采用弯管、法兰盘相互连接并连通;所述物料注入管900上设置有多根支管,多根支管分别与多个筒体的进料管200—一对应连通;上述多个筒体之间的连接和连通关系类似电路中的“并联”。
[0065]采用上述结构和方式连接多个筒体的目的在于其可以同时向各个浓缩器注入物料,从而提高浓缩装置的工作效率,保证高浓度浓缩的高效进行。
[0066]第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0067]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为电机。
[0068]其中,所述电机和所述进料管200之间采用齿轮传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进料管200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触摸屏,以便用户操作和控制。
[0069]采用电机作为旋转装置的目的在于其为现有产品,成本低廉,工作稳定,方便控制。
[0070]第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0071]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套500的高度为0.3m。
[0072]第五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0073]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套500的高度为0.5m。
[00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降膜浓缩器,每个降膜浓缩器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布料器以及加热套,所述加热套的高度为0.2m-0.8m,多个筒体采用可拆卸结构相互连接,多个筒体的内腔通过进料口和出料口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的高度为0.2m-0.6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筒体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高处的筒体的出料口与相邻的低处的筒体的进料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料注入管,多个筒体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筒体的进料口分别与物料注入管连通,每个筒体上还设置有备用进料口,高处的筒体的出料口与相邻的低处的筒体的备用进料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对应进料口的部位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转动连接于所述筒体上,所述进料管位于筒体内的一端与布料器连通,所述进料管位于筒体外的部位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旋转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为分度盘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为多通道多层旋转阀。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为电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筒体本体和筒盖,所述筒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筒体本体的顶部,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筒盖上,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筒体本体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属于浓缩设备领域,包括多个降膜浓缩器,每个降膜浓缩器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布料器以及加热套,所述加热套的高度为0.2m-0.8m,多个筒体采用可拆卸结构相互连接,多个筒体的内腔通过进料口和出料口相互连通。本分段式高浓度降膜浓缩装置采用降低浓缩器的加热套高度,并将多个浓缩器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可以有效改善物料浓缩后在加热套上粘连结垢的情况,同时也提高了浓缩器拆卸、清洗、维护的方便性,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IPC分类】B01D1/26, B01D1/22, B01D1/30
【公开号】CN205287655
【申请号】
【发明人】王世庆, 张丹
【申请人】宜诺珐玛(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