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触器的消弧室以及用于消除电弧的接触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93693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图1所示出的闭锁的状态中,所述基础件3的销子35a、b分别与所述卡钩33 a、b之一接合,从而所述消弧室7不能从所述基础件3上拆下并且与其形状配合地连接。
[0038]图2示出了主要由所述卡钩33a、b和销子35a、b构成的闭锁机构的放大的视图。
[0039]在图3中示出了按一种第二实施例的消弧室7,其中,所述消弧室7与按照如在图1和2中所示出的那样的第一实施例的消弧室的区别主要仅仅在于:在所述电气接头9a、b处设置了两个冷却体37a、b。在图3中,这样的、具有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或者类似的功能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上述关于图1和2的说明同样适用于第二实施例。
[0040]所述冷却体37a、b分别具有一系列肋状散热片39,所述肋状散热片沿着所述冷却体37a、b的周边方向布置。构造为电气接头的销子分别被容纳在所述冷却体37a、b的中心孔中,从而以所述冷却体37a、b的厚度为幅度提高了连接平面。在所述冷却体37a、b的未示出的下侧面上,所述构造为电气接头9a、13的销子相应地被固定到构造为固定触点的接触片上,所述接触片穿过所述壳体15 ο通过所述冷却体37a、b来有效地对所述电气接头9a、b以及所述固定触点进行冷却。
[0041]在所述壳体15背向基础件的上方的侧面上设置了纵长的、正方形的自由面,从而薄片状的电弧消除元件41向上裸露。在所述电弧消除元件41之间示出了流动通道的多个出口 43,其分别构造在两个相邻的电弧消除元件41之间。
[0042]所述壳体15由两个半壳体15a、b构成,所述半壳体彼此通过连接螺栓45与相应一个内部的钻孔来连接。此外,在所述壳体15的上方的侧面上设置了两个分别具有保持板21a、b的保持部19a、b,下面参照图4对所述保持部进行详细解释。
[0043]如在图4中示出的那样,每个保持部19a、b首先包括一块半圆形的保持板21a、b,所述保持板借助于螺钉在中间放置所述闭锁杆17a、b的自由的端部的情况下被固定在所述壳体15处。所述保持板21a、b如此设计有两个侧向的凸耳47,使得所述闭锁杆17a、b在周边方向上受到限制并且基本上能够沿着其纵轴线自由地运动。在所述能够摆动的极板Ilb的解锁的状态中,所述相应的闭锁杆17b的自由的端部伸出超过所述壳体15的上方的边缘,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所述闭锁杆17a、b的特有的颜色的标识很容易地确定所述状态。在闭锁的状态中,所述闭锁杆17a、b仅仅一直延伸到所述保持板21a、b的上方的边缘处。在这种情况中,活动的安全闩锁部49a、b会通过未示出的弹簧元件挤压到闭锁的位置中,也就是说将其从在图4中示出的位置朝所述保持板21a、b的方向挤压,使得所述活动的安全闩锁部49a、b遮盖所述闭锁杆17a、b的自由的端部。由此通过所述安全闩锁部49a、b来防止所述闭锁杆17a、b意外的平移的运动。
[0044]在图5中示出了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接触器I的内部的前面的剖视图。而接下来的解释同样适用于第二实施例。所述接触器I包括两个接触部位52、53,所述接触部位分别具有一个固定触点54、55以及各一个活动的触点56、57。所述两个接触部位52、53的活动的触点56、57布置在共同的接触桥58上。所述接触桥58可以通过磁驱动装置来运动,并且可以从所述接触器I的闭合状态转换为断开状态,其中在所述接触器I的闭合状态中所述活动的触点56、57碰到所述固定触点54、55并且由此所述接触部位52、53闭合。在断开位置中,所述活动的触点56、57与所述固定触点54、55分开。由于用所述接触器来开关的电流和电压较高,在断开所述接触部位52、53时在相应的固定触点54、55与所属的活动的触点56、57之间产生电弧65、66。
[0045]与所述固定触点54、55相邻地,在每个接触部位52、53处都布置了电弧导向板59、60,其中所述电弧导向板59、60通过各一个气隙61、62与相应的固定触点54、55隔离。所述电弧导向板59、60如此成形,使得其在所述接触部位52、53之间形成电弧引导井筒(Lichtbogenle itschacht)69,所述电弧引导井筒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接触桥58的纵向延伸来伸展并且借助于所述永磁体63、64和/或吹送线圈67、68的吹送场穿过所述电弧引导井筒将电弧65或者66(视电弧走向情况地)朝消弧装置74的方向吹送。
[0046]所述吹送线圈67、68基本上布置在所述能够摆动的极板IIa、b之间,而所述永磁体63、64则基本上布置在所述固定的极板13&、1313之间。所述极板11&、13、13&、13在图5中未示出。由此相应地产生均匀的吹送场,其有效地将所述电弧65、66吹送到所述消弧装置74中。
[0047]在所述两个接触部位52、53中的每个接触部位处,与所述气隙61、62相邻地布置了护板75、76 ο所述护板75、76分别布置在所述气隙61、62、所述永磁体63、63、所述固定触点54、55与所述电弧导向板59、60之间,并且从相应的固定触点54、55向上朝相应的电弧导向板59、60延伸。由此通过所述护板75、76、所述固定触点54、55和所述相应的电弧导向板59、60来构成封闭的空间,从而在激活所述吹送线圈67、68的情况下在电弧65、66进入到所述封闭的空间时保护所述永磁体63、64和所述吹送线圈67、68免于电弧和从中产生的等离子体。为了固定所述护板7 5、76,在此规定,所述永磁体63、64的两个通过所述壳体来构造的柱筒状的容纳部77、78中的每个容纳部都具有一个凸起,所述凸起沿着所述磁性的吹送场的方向或者沿着所述永磁体63、64的北-南-方向延伸。所述护板75、76分别具有槽59,通过该槽将所述护板75、76保持在所述容纳部77、78处。由此所述护板75、76也沿着所述消弧装置的方向能够插入地并且能够更换地布置。
[0048]所述护板75、76由耐电弧的材料构成。优选为此使用陶瓷的材料、尤其是块滑石或者堇青石。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孔隙率,从而其即使在温度突变时相对稳定。这因此尤其有必要,因为所述电弧温度达到20000K。
[0049]在处于所述电弧导向板59、60上面的消弧装置74中,薄片状地布置了大量的电弧消除元件41。在所述电弧消除元件41之间构造了还有待详细解释的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基本上从所述电弧导向板59、60沿着垂直的方向向上延伸。由此将在所述触点54、55、56、57之间以及在所述电弧导向板59、60之间产生的可能地等离子体以及空气吹送到所述流动通道中,并且由此通过所述电弧消除元件41来冷却。
[0050]图6示出了图5的剖面VI的放大的图示。所述电弧消除元件41和所述流动通道82分别划分为散发区段80与消弧区段81,其中,所述散发区段80相应地通过两块隔片83与所述消弧区段81隔开。在所述消弧区段中相应地设置了楔块84,该楔块从所述隔片83朝所述电弧导向板60的方向变细。在所述隔片83的上面,在所述电弧消除元件41的侧面处构造了使空气转向的凹处。同样地,使空气转向的第二凹处构造在未示出的背面处,其中,所述第二凹处沿着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电弧消除元件41并排堆集地布置,其中,相应地两个先后相随的电弧消除元件41相对于彼此旋转180°地安装。由此所述电弧消除元件41可以相同地构成,所述电弧消除元件41形成两组具有相反的方向的散发区段80。在所述使空气转向的凹处87中分别构造了具有弯曲度的转向接片85,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使所述空气转向。
[0051]在图7中是所述散发区段80的放大的透视的局部视图。在所述隔片83的高度上横截面变化通过以下方式来构造:在两根隔片83之间构造了凹处86。所述横截面变化用于更加有效地对所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