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获得例如平均纵横比低于1.5、接近球状的微 细球状碳酸锶微粒。需要说明的是,球状碳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记载于国际公开第2011/ 052680 号。
[0068] (b)熟成工序 熟成工序是使反应工序中得到的包含球状碳酸锶微粒的水性浆料以规定的温度、时间 来熟成,从而颗粒生长成针状碳酸锶微粒的工序。熟成工序可以在温水中进行。熟成温度在 75~115°C的范围内,优选在80~110°C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85~105°C的范围内。熟成温度低 于75°C时,存在球状碳酸锶微粒的结晶生长不充分、平均纵横比过低的倾向,熟成温度超过 115°C时,存在球状碳酸锶微粒的短径的结晶生长被促进、纵横比变低的倾向。另外,熟成时 间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在1~100小时的范围内,优选在5~50小时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0~30 小时的范围内。
[0069] (c)表面处理工序 表面处理工序是用分散剂对熟成工序中得到的针状碳酸锶微粒的表面进行处理而提 高分散性的工序。作为分散剂,可以使用公知的分散剂,优选依次或同时利用上述第一表面 处理剂和第二表面处理剂这两种化合物进行处理。
[0070] 表面处理工序可以通过在熟成工序后的水性浆料中添加分散剂来进行。水性浆料 中的碳酸锶颗粒的含量优选处于1~30质量%的范围。化合物A在水性浆料中的投入量相对于 水性浆料中的碳酸锶颗粒100质量份通常为1~30质量份的范围、优选为2~20质量份的范围。
[0071] 另外,第一表面处理剂在水性浆料中的投入量相对于水性浆料中的碳酸锶颗粒 100质量份通常为1~40质量份的范围、优选为3~30质量份的范围。同样地,第二表面处理剂 在水性浆料中的投入量相对于水性浆料中的碳酸锶颗粒100质量份通常为1~40质量份的范 围、优选为3~30质量份的范围。
[0072]第一表面处理剂和第二表面处理剂优选一边搅拌水性浆料一边投入。另外,第二 表面处理剂在水性浆料中的投入优选在使第一表面处理剂溶解于水性浆料后再进行,但不 限定于此,可以同时投入第一表面处理剂和第二表面处理剂。
[0073] (d)干燥工序 干燥工序是将上述(b)熟成工序、根据需要(c)表面处理工序中得到的水性浆料干燥而 制成碳酸锶微粉的工序。干燥工序可以使用喷雾干燥器和桶式干燥器等干燥机通过公知的 干燥方法来进行。干燥后的碳酸锶微粉可以进行筛分来去除粗大颗粒。作为筛分的网眼,例 如可以设为75μηι。 实施例
[0074][实施例1] (1)针状碳酸锶颗粒水性浆料的制造 向水温为10 °C的纯水3L中投入氢氧化锶八水合物(特级试剂、纯度:96%以上)366g并混 合,从而制备浓度为5.6质量%的氢氧化锁水性悬浊液。向该氢氧化锁水性悬浊液中添加 DL-酒石酸(特级试剂、纯度:99%以上)14.2g(相对于lg氢氧化锶为0.039g)并搅拌,从而溶解于 水性悬浊液。接着,将氢氧化锶水性悬浊液的温度维持至l〇°C,同时持续搅拌,并且向该水 性悬浊液中以0.5L/分钟的流量(相对于lg氢氧化锶为2.9mL/分钟的流量)吹入二氧化碳气 体,直至该水性悬浊液的pH达到7为止,从而生成碳酸锶颗粒,然后进一步持续搅拌30分钟, 从而得到碳酸锶颗粒水性悬浊液。将所得碳酸锶颗粒水性悬浊液以95°C的温度加热处理12 小时,使碳酸锶颗粒生长为针状,其后放冷至室温,从而制造针状碳酸锶颗粒水性浆料。 [0075] (2)针状碳酸锶颗粒的表面处理 对于针状碳酸锶颗粒水性浆料,使用均质混合器(7°y 只株式会社制、 T.K.HOMOMIXER Markll),使搅拌叶片以7.85m/秒的圆周速度进行旋转来搅拌,并且,向该 水性浆料中添加包含侧链具有聚氧亚烷基的聚羧酸酐的聚合物(^U71JASC-0505K、日油 株式会社制)16.24g(相对于碳酸锶颗粒100质量份为8质量份),使该聚合物溶解于水性浆 料,接着,添加聚氧亚乙基烷基醚羧酸(力才一七y 8110、花王株式会社制)56.84g(相对于 碳酸锶100质量份为28质量份),其后持续搅拌混合1小时。将搅拌后的碳酸锶颗粒水性浆料 喷雾到加热至120~130°C的不锈钢板上,对水性浆料进行干燥而得到碳酸锶微粉。使用电子 显微镜观察所得碳酸锶微粉的结果,确认到针状颗粒的微粉。
[0076] (3)针状碳酸锶微粉的颗粒尺寸和BET比表面积的测定 由针状碳酸锶微粉的电子显微镜图像测定1000个颗粒的长径长度和纵横比,求出它们 的平均和长径长度为200nm以上的针状颗粒的含有率。其结果,长径的平均长度为37nm且平 均纵横比为2.3,长径长度为200nm以上的针状颗粒的含有率以个数基准计为0.1%以下 (1000个之中为0个),进而,长径长度为100nm以上的针状颗粒的含有率为0.1%以下(1000个 之中为〇个)。另外,测定所得针状碳酸锶微粉的BET比表面积时,为98. Om2/g。
[0077] (4)针状碳酸锶微粉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的评价 1)在二氯甲烷中的分散性的评价 将针状碳酸锶微粉〇.2g投入至二氯甲烷20g中,使用超声波均化器进行5分钟分散处 理,从而制备碳酸锶颗粒浓度为1质量%的针状碳酸锶颗粒的二氯甲烷分散液。
[0078] 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定二氯甲烷分散液中的针状碳酸锶颗粒的粒度分布。图1示 出粒度分布图。另外,下述表1不出累积粒度分布的D5〇(筛下的累积粒度分布达到50%的粒 径)、D 9Q(筛下的累积粒度分布达到90%的粒径)、以及标准偏差的数据。
[0079]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二氯甲烷分散液的光透射率。有机溶剂中生成大的聚集颗粒 时,分散液的光透射率降低。下述表1示出400腹、50011111、60011111、70011111和80011111的各波长的光 透射率。
[0080] 2)在环己烷中的分散性的评价 将针状碳酸锶微粉〇.2g投入至环己烷20g中,使用超声波均化器进行5分钟分散处理, 从而制备碳酸锶颗粒浓度为1质量%的针状碳酸锶颗粒的环己烷分散液。
[0081] 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环己烷分散液中的针状碳酸锶颗粒的粒度分布。图2示出 粒度分布图。另外,下述表2示出累积粒度分布的D 5Q(筛下的累积粒度分布达到50%的粒径)、 D9〇(筛下的累积粒度分布达到90%的粒径)、以及标准偏差的数据。
[0082]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环己烷分散液中的光透射率。下述表2示出400nm、500nm、 600nm、700nm和800nm的各波长的光透射率。
[0083][比较例1] 在实施例1的(2)针状碳酸锶颗粒的表面处理中,未向针状碳酸锶颗粒水性浆料中添加 包含侧链具有聚氧亚烷基的聚羧酸酐的聚合物(^U71JASC-0505K),并且,将聚氧亚乙基 烷基醚羧酸(力才一七7 8110)的添加量设为48.72g(相对于碳酸锶100质量份为24质量 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而制造用聚羧酸酐进行了处理的针状碳酸锶微粉。与实 施例1同样地进行所得针状碳酸锶微粉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的评价。将其结果示于图1、2 和表1、2。
[0084][比较例2] 在实施例1的(2)针状碳酸锶颗粒的表面处理中,未向针状碳酸锶颗粒水性浆料中添加 聚氧亚乙基烷基醚羧酸(力才一七y 8110),即仅向针状碳酸锶颗粒水性浆料中添加侧链具 有聚氧亚烷基的聚羧酸酐(^U7UASC-0505K)16.24g(相对于碳酸锶颗粒100质量份为8质 量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而制造用聚羧酸酐进行了处理的针状碳酸锶微粉。将 所得针状碳酸锶微粉分别投入至二氯甲烷和环己烷时,针状碳酸锶颗粒在二氯甲烷和环己 烷中均发生沉降,在二氯甲烷和环己烷两者中均无法分散。
[0085]根据图1、图2、表1和表2、以及比较例2的结果可知:与仅用具有亲水性基团和疏水 性基团且具有在水中形成阴离子的基团的化合物进行了处理的现有针状碳酸锶微粉(比较 例1)、以及仅用侧链具有聚氧亚烷基的聚羧酸(或其羧酸)进行了处理的现有针状碳酸锶微 粉(比较例2)相比,利用侧链具有聚氧亚烷基的聚羧酸(或其酸酐)与具有亲水性基团和疏 水性基团且具有在水中形成阴离子的基团的化合物的组合进行了处理的基于本发明的针 状碳酸锶微粉分散于二氯甲烷和环己烷时,聚集颗粒的发生少、显示优异的分散性。
[0086] [实施例2] (1)针状碳酸锶微粉的制造 (a)反应工序 向水温为10 °C的纯水3L中投入氢氧化锶八水合物(特级试剂、纯度:96%以上)366g并混 合,从而制备浓度为5.6质量%的氢氧化锁水性悬浊液。向该氢氧化锁水性悬浊液中添加 DL-酒石酸(特级试剂、纯度:99%以上)并搅拌,从而溶解于水性悬浊液中。接着,将氢氧化锶水 性悬浊液的温度维持至10°C,同时持续搅拌,并且向该水性悬浊液中以3.75L/分钟的流量 (相对于lg氢氧化锶为22mL/分钟的流量)吹入二氧化碳气体,直至水性悬浊液的pH达到7为 止,从而生成针状碳酸锶颗粒。然后进一步持续搅拌30分钟,从而制造针状碳酸锶颗粒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