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木霉制剂包含如下农药载体:羟乙基纤 维素 0.04g/g制剂;烷基酸聚氧乙稀聚醚0.05g/g制剂;多苯乙稀苯醚磷酸酯0.04g/g制剂; 丁基缩水甘油醚〇.〇8g/g制剂;山梨酸钾0.08g/g制剂;聚合氨基酸0.01g/g制剂;喜树碱 0 · 01g/g制剂;蒙脱土 0 · 06g/g制剂;黄麻纤维0 · 24g/g制剂。
[0060] 实施例4抗立枯病实验
[00611选取常发生辣椒立枯病的试验田,在辣椒种植前,将土地深翻,均匀施入上述含量 的肥料,对照(CK)为空白对照,辣椒长至6-9片叶,计算辣椒立枯病发生率;
[0062]辣椒立枯病抑制率% : 100X(对照区辣椒立枯病病株数-处理区辣椒立枯病病株 数)/对照区辣椒立枯病病株数;
[0063] 根据Colby法(1966)公式计算抑制率并与实测的抑制率比较,简便、有效地评价混 剂的联合作用效果。计算公式为:
[0064] Ε=ΧιΧΧ2···ΧΧη/100(η_1)
[0065] E为混剂的理论抑制率;η为混用药剂的数量;X1表示施用第1种药剂后的抑制率;X2 表示施用第2种药剂药剂后的抑制率;Xn表示施用第η种药剂后的抑制率。当混剂实际抑制 率大于理论抑制率时,表示增效;当混剂实际抑制率小于理论抑制率时,表示拮抗。测定结 果如表4所示:
[0066] 表4哈茨木霉制剂+聚谷氨酸混用对辣椒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0068]从表4可以看出,哈茨木霉制剂和聚谷氨酸的四种不同用量混用对辣椒立枯病的 抑制均表现出了增效作用,混用增效明显。上述哈茨木霉制剂包含如下农药载体:气态二氧 化娃0.04g/g制剂;硬脂酸0.02g/g制剂;聚乙羧酸酯钠盐0.04g/g制剂;橄榄油0.08g/g制 剂;苦楝油〇. 〇8g/g制剂;坡缕石0.09g/g制剂;干阜角粉0.0 lg/g制剂;大豆异黄酮0.01 g/g 制剂;亚麻纤维〇. 24g/g制剂;海泡石粉0.01g/g制剂。
[0069] 实施例5抗烂根病实验
[0070] 选取常发生豆角烂根病的试验田,在豆角种植前,将土地深翻,均匀施入上述含量 的肥料,对照(CK)为空白对照,豆角长至6-9片叶,计算豆角立枯病发生率;
[0071] 豆角烂根病抑制率%: 100X(对照区豆角烂根病病株数-处理区豆角烂根病病株 数)/对照区豆角烂根病病株数;
[0072] 根据Colby法(1966)公式计算抑制率并与实测的抑制率比较,简便、有效地评价混 剂的联合作用效果。计算公式为:
[0073] Ε=ΧιΧΧ2···ΧΧη/100(η_1)
[0074] E为混剂的理论抑制率;η为混用药剂的数量;X1表示施用第1种药剂后的抑制率;X2 表示施用第2种药剂药剂后的抑制率;Xn表示施用第η种药剂后的抑制率。当混剂实际抑制 率大于理论抑制率时,表示增效;当混剂实际抑制率小于理论抑制率时,表示拮抗。测定结 果如表5所不:
[0075] 表5哈茨木霉制剂+聚谷氨酸混用对豆角烂根病的防治效果
[0078]从表5可以看出,哈茨木霉制剂和聚谷氨酸的四种不同用量混用对豆角烂根病的 抑制均表现出了增效作用,混用增效明显。上述哈茨木霉制剂包含如下农药载体:脂肪醇聚 氧乙烯聚氧丙烯醚0.04g/g制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酸0.02g/g制剂;木质素磺酸钙 0.04g/g制剂;水杨酸0.02g/g制剂;亚麻油0.08g/g制剂;细辛醚0.01 g/g制剂;高岭土 0.09g/g制剂;α-氯代萘〇. 〇lg/g制剂;剑麻纤维〇. 24g/g制剂。
[0079] 实施例6抗枯黄萎病实验
[0080]选取常发生棉花枯黄萎病的试验田,在棉花种植前,将土地深翻,均匀施入上述含 量的肥料,对照(CK)为空白对照,棉花长至8-9片叶,计算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率;
[0081 ]棉花枯黄萎病抑制率% : 100X(对照区棉花枯黄萎病病株数-处理区棉花枯黄萎病 病株数)/对照区棉花枯黄萎病病株数;
[0082] 根据Colby法(1966)公式计算抑制率并与实测的抑制率比较,简便、有效地评价混 剂的联合作用效果。计算公式为:
[0083] Ε=ΧιΧΧ2···ΧΧη/100(η_1)
[0084] E为混剂的理论抑制率;η为混用药剂的数量;X1表示施用第1种药剂后的抑制率;X2 表示施用第2种药剂药剂后的抑制率;Xn表示施用第η种药剂后的抑制率。当混剂实际抑制 率大于理论抑制率时,表示增效;当混剂实际抑制率小于理论抑制率时,表示拮抗。测定结 果如表6所不:
[0085] 表6哈茨木霉制剂+聚谷氨酸混用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0087] 从表6可以看出,哈茨木霉制剂和聚谷氨酸的四种不同用量混用对棉花枯黄萎病 的抑制均表现出了增效作用,混用增效明显,且效果优于实施例2。上述哈茨木霉制剂包含 如下农药载体:SOPA 0.01g/g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0.01g/g制剂;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0.09g/g制剂;聚氧乙稀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0.08g/g制剂;山梨酸钾0.08g/g制剂;黄 腐酸0.01g/g制剂;麦饭石粉0.06g/g制剂;蕉麻纤维0.24g/g制剂;稗草提取物0.01g/g制 剂。所述稗草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取稗草茎叶晒干,磨成粉末,加入3-5倍重量的70 %乙醇 溶液回流提取3次,合并滤液,蒸干制成。
[0088] 实施例7抗枯黄萎病实验
[0089]选取常发生棉花枯黄萎病的试验田,在棉花种植前,将土地深翻,均匀施入上述含 量的肥料,对照(CK)为空白对照,棉花长至8-9片叶,计算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率;
[0090] 棉花枯黄萎病抑制率% : 100X(对照区棉花枯黄萎病病株数-处理区棉花枯黄萎病 病株数)/对照区棉花枯黄萎病病株数;
[0091] 根据Colby法(1966)公式计算抑制率并与实测的抑制率比较,简便、有效地评价混 剂的联合作用效果。计算公式为:
[0092] Ε=ΧιΧΧ2···ΧΧη/100(η_1)
[0093] E为混剂的理论抑制率;η为混用药剂的数量;X1表示施用第1种药剂后的抑制率;X2 表示施用第2种药剂药剂后的抑制率;Xn表示施用第η种药剂后的抑制率。当混剂实际抑制 率大于理论抑制率时,表示增效;当混剂实际抑制率小于理论抑制率时,表示拮抗。测定结 果如表7所示:
[0094] 表7哈茨木霉制剂+聚谷氨酸混用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0096]从表7可以看出,哈茨木霉制剂和聚谷氨酸的四种不同用量混用对棉花枯黄萎病 的抑制均没有表现出增效作用。上述哈茨木霉制剂包含如下载体:水〇. 6g/g制剂。
[0097]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由哈茨木霉,聚谷氨酸 和农药载体组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载体 为润湿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增效剂,无机填料,有机填料中的一种。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 拉开粉,SOPA,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气态二氧化硅,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醚,丙烯酸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 油酸盐,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硬脂酸,软脂酸,烷基酚聚氧乙烯聚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 木质素磺酸钙,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多苯乙烯苯醚磷酸酯,聚乙羧酸酯钠 盐,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 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水杨酸,橄榄油,亚麻油,丁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中的一 种或一种以上。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为 氮酮,聚合氨基酸,苦楝油,黄腐酸,大豆异黄酮,喜树碱,细辛醚,干皂角粉,氯代萘中的 一种或一种以上。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 为凹凸棒土,高岭土,麦饭石粉,白炭黑,蒙脱土,坡缕石,海泡石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填料 为椰棕纤维,棉纤维,木棉纤维,剑麻纤维,蕉麻纤维,亚麻纤维,大麻纤维,黄麻纤维中的一 种或一种以上。10. 权利要求1所述的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的菌剂在防治农业病害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的菌剂及其应用。该菌剂由哈茨木霉,聚谷氨酸和农药载体组成。农药载体选自润湿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增效剂,无机填料,有机填料。本发明的组合物采用哈茨木霉和聚谷氨酸复配,可以改良土壤,改善作物品质,同时对土传病害的病原菌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明显的协同增效效果,可以防治作物的死苗、烂根、青枯、立枯、枯黄萎、根腐、茎基腐、猝倒等农业常见病害。
【IPC分类】A01N37/18, A01P1/00, C09K17/18, A01P3/00, A01N63/04, C09K101/00, A01P21/00
【公开号】CN105638749
【申请号】
【发明人】解晓燕
【申请人】解晓燕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