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平面金属丝网的利记博彩app_2

文档序号:8954804阅读:来源:国知局
10的外框,12为印刷浆料的刮刀,101为掩模板10上的细栅线,102为掩模板10上的主栅线,1a为易损坏区域,f为刮刀12的刮动方向;图2中,13为印刷用的浆料;
图3中,30为现有技术的丝网,301为丝网30上栅线,302为丝网30的栅线承载区,30b为待放大区域,3010为栅线301内部的桥连线,3020为构成栅线承载区302的网格线;
图5中,501为金属丝网上的栅线,502为栅线承载区,503为缓冲过渡区,504为外围强化区,50c为待放大区域;
图6中,g为栅线承载区指向外围强化区的方向,5030为缓冲过渡区503内部竖直方向的网格线;
图8中,505为缓冲过渡区,506为外围强化区,50d为待放大区域;
图9中,h为栅线承载区指向外围强化区的方向,5050为缓冲过渡区505内部水平方向的网格线;
图10中,50e为待放大区域;
图11中,510为连接栅线501端点的回路栅线;
图13中,130为外围固定区,13f为待放大区。
[00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4]
实施例一: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平面金属丝网实整体示意图,如图5所示,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平面金属丝网,其包括栅线承载区502、设置在栅线承载区502上的栅线结构501、对称设置在栅线结构501外部的缓冲过渡区503及外围强化区504。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平面金属丝网整体示意图上的虚线是作为相邻两不同区域的分界线,丝网表面实际上并不存在该虚线相匹配的结构。
[0025]图6所示为图5中50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即栅线承载区502、缓冲过渡区503以及外围强化区504三个区域局部示意图。如图6所示,栅线承载区502、缓冲过渡区503以及外围强化区504均由网格阵列构成,缓冲过渡区503设置在栅线承载区502与外围强化区504之间。构成本实施例栅线承载区502网格阵列的网格为矩形网格,构成缓冲过渡区503、外围强化区504网格阵列的网格尺寸、形状与构成栅线承载区502的网格阵列的网格尺寸、形状相同,均为矩形网格。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允许构成缓冲过渡区503、外围强化区504网格阵列的网格尺寸、形状与构成栅线承载区502的网格阵列的网格尺寸、形状不同。
[0026]本实施例中,栅线结构501包含一组平行设置的栅线,如图5所示,构成栅线结构501的栅线所在方向与构成栅线承载区502网格阵列的网格线平行或垂直(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图4,栅线301长度所在方向垂直或平行于网格线3020);构成栅线结构501的每条栅线内部只具有垂直于该栅线所在方向的桥连线,该桥连线用于连接该栅线两侧的栅线承载区502,该栅线的开孔率大于所述栅线承载区的开孔率(实施例一中不具体进行图示,相应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图栅线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置在栅线结构501内部的桥连线径小于栅线承载区502的网格线经,以便于制得的掩模板在细栅线处具有较好的下降效果。
[0027]更为具体的是,在实施例一中,如图5所示,仅在平行于栅线所在方向的栅线结构501两侧对称的设置有缓冲过渡区503及外围强化区504。
[0028]在栅线结构501的一侧,在栅线承载区502指向外围强化区504的方向上,缓冲过渡区503内部垂直于栅线所在方向的网格线线径逐渐增大;即在图6所示g方向上,缓冲过渡区503内部竖直方向上的网格线5030逐渐增大(图6中由上至下)。
[0029]本实施例中,栅线承载区502中垂直于栅线所在方向的网格线线径均匀一致,且与缓冲过渡区503在同一方向上的网格线线径最小尺寸一致;外围强化区504中垂直于栅线所在方向的网格线线径均匀一致,且与缓冲过渡区503在同一方向上的网格线线径最大尺寸一致。在图6中,即栅线承载区502中的竖直(方向g所示方向)网格线线径r均匀一致,与缓冲过渡区503内部竖直方向上的网格线5030最上端尺寸相同;外围强化区504中的竖直(方向g所示方向)网格线线径R均匀一致,与缓冲过渡区503内部竖直方向上的网格线5030最下端尺寸相同。
[0030]实施例一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栅线承载区502、缓冲过渡区503以及外围强化区504在平行于栅线所在方向上的网格线线径均具有相同的尺寸,即图6中水平方向上的网格线均具有相同大小的线径尺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允许栅线承载区502、缓冲过渡区503以及外围强化区504在平行于栅线所在方向上的网格线线径各自具有不同的尺寸,甚至可以将缓冲过渡区503内部平行于栅线所在方向上的网格线线径设置为渐变方式。例如,将图6中缓冲过渡区503内水平方向上的网格线由上至下设置为逐渐增粗的方式,以更好的体现缓冲过渡区503的效果。
[0031]
实施例二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平面金属丝网实整体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实施例一中的缓冲过渡区503及外围强化区504的两端延伸至平面金属丝网的边缘,而本实施例中构成平面金属丝网的缓冲过渡区503及外围强化区504的两端均未延伸至丝网的边缘,不过在实际设计中,为了使得缓冲过渡区503及外围强化区504能够更好的起到作用,缓冲过渡区503及外围强化区504在图中横向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不小于构成栅线结构501的栅线在横向方向上的长度尺寸。
[0032]
实施例三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平面金属丝网实整体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栅线所在方向的栅线结构两侧也对称的设置有缓冲过渡区及外围强化区,如图8所示,在平面金属丝网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缓冲过渡区505、外围强化区506。
[0033]图9所示为图8中50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在图9所示h方向上,缓冲过渡区505内部水平方向上的网格线5050逐渐增大(图9中由右至左)。栅线承载区502中的水平(方向h所示方向)网格线线径均匀一致,与缓冲过渡区505内部水平方向上的网格线5050最右端尺寸相同;外围强化区506中的水平(方向h所示方向)网格线线径均匀一致,与缓冲过渡区505内部水平方向上的网格线5050最左端尺寸相同。
[0034]本实施例中,图9中竖直方向上的网格线均具有相同大小的线径尺寸。
[0035]
实施例四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平面金属丝网实整体示意图;与实施例三的不同点在于,实施例四中的缓冲过渡区503、505形成连贯的“回”形结构,缓冲过渡区均未延伸至平面金属丝网的边缘。
[0036]另外,作为本发明一较优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还具有图11所示的栅线结构,图11所示为一种结构金属丝网与图10中50e区域相应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构成栅线结构501的栅线两侧设置有用于连通全部栅线的回路栅线510,回路栅线510相对栅线承载区502具有不同的开孔率;具体设置时,其可以如图11中所示增大网格线之间的间距。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回路栅线内部的桥线(或网格线)线径也可以小于构成栅线承载区502的网格线线径。
[0037] 实施例五
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平面金属丝网固定在具有一定强度的外框上(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图1、2所示),该过程一般是通过胶水将平面金属丝网的边缘直接或间接的粘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