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排料量占总排料量的50wt% ;所述的下层排料口14用于排出下沉块料,排料量很少,只用于每天常规检查或反应器内出现波动后,从此处排部分料,预防有下沉的小块料等积累。所述的反应器排料口分别连接有排料管线,该排料管线与反应器的侧壁呈45°角,所述的柱塞阀16设置在排料管线上,排料管口的倾斜管线设计大大的降低的粉料排出时对于管线出口的冲击力和循环应力,保护粉料的粒度大小,可以得到理想的粉料产品,电动旋转阀17的控制能够及时有效的在控制系统显示和控制。所述的柱塞阀16有常开和常关工作两种工作状态,当排料口使用时,柱塞阀16为常开状态,这种自流式设计可以省去需要大量气体吹扫及其配套设施的传统设计,当排料口停用时,柱塞阀16为常关状态,常关状态时,柱塞凸出延伸至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壁,并与内壁平滑无死角,防止反应原料流入排料管线,造成原料浪费。
[0030]实施例2
[0031]以一套年产30万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气相流化床反应器为例,其设计负荷通常为37.5T/HR,生产常规单峰LLDPE薄膜产品,每小时排料约为25次,流化床入口温度约39°C,排料温度约为60?65°C,其带排料口的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如图1所示,所述的排料口设置在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上,所述的排料口设置有三层,分别为上层排料口12、中层排料口 13和下层排料口 14,各排料口均设有隔断用柱塞阀16,各柱塞阀16连接一电动旋转阀17,通过设定料位来控制电动旋转阀17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式,从而控制排料量。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内部的气液固浓度如图2所示,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的工作压力为2.4MPa,从反应器下部到反应器上部,原料气体的浓度依次降低,一部分原料气体在反应器的下部发生聚合反应,未反应聚合完全的粒子随上升原料气流在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上部继续发生聚合反应,部分未发生反应的原料气体从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顶部排出并与原料气体一起循环使用并构成循环气体回路。排料口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的上层排料口 12设有3个,该上层排料口 12位于气相流化床正常操作料面高度的90%位置处,所述的中层排料口 13设有2个,该中层排料口 13位于气相流化床正常操作料面高度的50%位置处,所述的下层排料口 14设有I个,该下层排料口 14位于反应器中的分布板15上方0.5m处。采用相对多股的、压差适中的、较小口径的、近连续的排料方式,以减少或降低因每次大排量、间歇式排料对反应器组分、料位、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对排料系统管道、设备、阀门及其结构支撑的循环冲击及应力影响,从而不但提高了安全性及可靠性,还降低了设备设施及阀门的设计制造成本。所述的上层排料口 12的排料量占总排料量的80wt% ;所述的中层排料口 13的排料量占总排料量的20wt% ;所述的下层排料口14用于排出下沉块料,排料量很少,只用于每天常规检查或反应器内出现波动后,从此处排部分料,预防有下沉的小块料等积累。所述的反应器排料口分别连接有排料管线,该排料管线与反应器的侧壁呈60°角,所述的柱塞阀16设置在排料管线上,排料管口的倾斜管线设计大大的降低的粉料排出时对于管线出口的冲击力和循环应力,保护粉料的粒度大小,可以得到理想的粉料产品,电动旋转阀17的控制能够及时有效的在控制系统显示和控制。所述的柱塞阀16有常开和常关工作两种工作状态,当排料口使用时,柱塞阀16为常开状态,这种自流式设计可以省去需要大量气体吹扫及其配套设施的传统设计,当排料口停用时,柱塞阀16为常关状态,常关状态时,柱塞凸出延伸至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壁,并与内壁平滑无死角,防止反应原料流入排料管线,造成原料浪费。
[0032]实施例3
[0033]以一套年产30万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气相流化床反应器为例,其设计负荷通常为37.5T/HR,生产常规单峰LLDPE薄膜产品,每小时排料约为25次,流化床入口温度约39°C,排料温度约为60?65°C,其带排料口的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如图1所示,所述的排料口设置在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上,所述的排料口设置有三层,分别为上层排料口12、中层排料口 13和下层排料口 14,各排料口均设有隔断用柱塞阀16,各柱塞阀16连接一电动旋转阀17,通过设定料位来控制电动旋转阀17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式,从而控制排料量。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内部的气液固浓度如图2所示,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的工作压力为2.4MPa,从反应器下部到反应器上部,原料气体的浓度依次降低,一部分原料气体在反应器的下部发生聚合反应,未反应聚合完全的粒子随上升原料气流在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上部继续发生聚合反应,部分未发生反应的原料气体从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顶部排出并与原料气体一起循环使用并构成循环气体回路。排料口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的上层排料口 12设有2个,该上层排料口 12位于气相流化床正常操作料面高度的85%位置处,所述的中层排料口 13设有3个,该中层排料口 13位于气相流化床正常操作料面高度的60%位置处,所述的下层排料口 14设有2个,该下层排料口 14位于反应器中的分布板15上方0.35m处。采用相对多股的、压差适中的、较小口径的、近连续的排料方式,以减少或降低因每次大排量、间歇式排料对反应器组分、料位、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对排料系统管道、设备、阀门及其结构支撑的循环冲击及应力影响,从而不但提高了安全性及可靠性,还降低了设备设施及阀门的设计制造成本。所述的上层排料口 12的排料量占总排料量的100wt% ;所述的中层排料口 13的排料量占总排料量的0wt% ;所述的下层排料口14用于排出下沉块料,排料量很少,只用于每天常规检查或反应器内出现波动后,从此处排部分料,预防有下沉的小块料等积累。所述的反应器排料口分别连接有排料管线,该排料管线与反应器的侧壁呈52°角,所述的柱塞阀16设置在排料管线上,排料管口的倾斜管线设计大大的降低的粉料排出时对于管线出口的冲击力和循环应力,保护粉料的粒度大小,可以得到理想的粉料产品,电动旋转阀17的控制能够及时有效的在控制系统显示和控制。所述的柱塞阀16有常开和常关工作两种工作状态,当排料口使用时,柱塞阀16为常开状态,这种自流式设计可以省去需要大量气体吹扫及其配套设施的传统设计,当排料口停用时,柱塞阀16为常关状态,常关状态时,柱塞凸出延伸至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壁,并与内壁平滑无死角,防止反应原料流入排料管线,造成原料浪费。
[0034]在生产LLDPE时,与传统的流化床底部排料口相比较,排料中的气体含量约为18% 25% (主要成分是乙烯、氢气、氮气等),溶解的液态烃(主要成分是共聚单体及冷剂)含量约为100?300Kg/床层m3。树脂颗粒的表观数据表明,粉料中的细粉120目)降低70%以上,产品牌号切换耗时减少30%?50% ;合格品率显著提高;同样负荷下回收系统的回收液体量减少约60 %。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多区聚合反应的单气相流化床反应器排料口,该排料口设置在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料口设置有三层,分别为上层排料口(12)、中层排料口(13)和下层排料口(14),各排料口均设有隔断用柱塞阀(16),各柱塞阀(16)连接一电动旋转阀(17),通过设定料位来控制电动旋转阀(17)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式,从而控制排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区聚合反应的单气相流化床反应器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排料口(12)设有I?3个,该上层排料口(12)位于气相流化床正常操作料面高度的80%?90%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区聚合反应的单气相流化床反应器的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层排料口(13)设有I?3个,该中层排料口(13)位于气相流化床正常操作料面高度的40%?60%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区聚合反应的单气相流化床反应器的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排料口(14)设有I?2个,该下层排料口(14)位于反应器中的分布板(15)上方0.2?0.5m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区聚合反应的单气相流化床反应器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排料口(12)的排料量占总排料量的50wt%? 100wt% ;所述的中层排料口(13)的排料量占总排料量的50wt%? 0wt% ;所述的下层排料口(14)用于排出下沉块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区聚合反应的单气相流化床反应器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排料口分别连接有排料管线,该排料管线与反应器的侧壁呈45°?60°角,所述的柱塞阀(16)设置在排料管线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区聚合反应的单气相流化床反应器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阀(16)有常开和常关工作两种工作状态,当排料口使用时,柱塞阀(16)为常开状态,当排料口停用时,柱塞阀(16)为常关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区聚合反应的单气相流化床反应器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阀(16)常关状态时,柱塞凸出延伸至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壁,并与内壁平滑无死角。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区聚合反应的单气相流化床反应器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相流化床反应器(I)的工作压力为2.0?2.4MPa。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区聚合反应的单气相流化床反应器排料口,该排料口设置在气相流化床反应器(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料口设置有三层,分别为上层排料口(12)、中层排料口(13)和下层排料口(14),各排料口均设有隔断用柱塞阀(16),各柱塞阀(16)连接一电动旋转阀(17),通过设定料位来控制电动旋转阀(17)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式,从而控制排料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排料能力高、排料方式灵活可调、原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IPC分类】B01J8/24, C08F2/01, C08F210/16, C08F2/34
【公开号】CN105170039
【申请号】
【发明人】蔡祥军
【申请人】上海立得催化剂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