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产,满足防控要求,保证产品供给。
[0124] (7)技术组合:
[0125] 通过反复试验,总结的利用扦插方法以菊三七为载体植物扩繁烟蚜茧蜂最佳组合 为:
[0126] 立体育苗繁蜂架:4层塔式立体架,无土基质。
[0127] 扦插菊三七:菊三七插条长10cm,深度均为3_4cm,间距5_7cm,行距8-10cm,每育 苗床可扦插菊三七150株。
[0128]环境条件:白天温度25± 1°C,夜间温度20± 1°C,相对湿度RH65% -70%,光周期 L:D=14h: 10h,光照强度 5000Lx。
[0129] 扩繁蚜茧蜂:生长期为20d的菊三七+50头烟蚜/株培育7d+接烟蚜茧蜂5万头, 连续培养25d。
[0130] 测算结果是:50d内分两阶段,一是载体植物菊三七的扦插繁殖阶段,二是烟蚜及 烟蚜茧蜂繁殖阶段,这两个阶段可同步进行。这样,在生产季节,每25d在200m2的温室内, 可扩繁烟蚜茧蜂3600万头。
[0131] 上述技术组合可以大大节约繁蜂成本,能促进烟蚜茧蜂的大规模繁殖乃至商品化 生产。
[0132] 实验2:利用菊三七扩繁烟蚜茧蜂试验
[0133]1:判定最佳接蚜虫时机的试验
[0134] 试验方法:分别将扦插后12d、16d、20d、24d、28d生长期的菊三七各1钵移入接虫 笼(30X30X30cm)中,并向笼中接入50头烟蚜,然后将接虫笼置于人工气候箱内。3天后 计数各处理蚜虫数量,评价烟蚜对不同生长期菊三七的嗜食性。共5次重复。
[0135] 试验结果:烟蚜对不同生长期的菊三七嗜好性存有显著性差异,总体来看,烟蚜更 喜取食20d生长期叶片,数量达到620头左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扦插后16d、24d、28d的 菊三七叶片上平均蚜数均在300头以上,扦插12后菊三七叶片载蚜量最低,各处理间存有 显著性差异。观察发现,扦插24d、28d的菊三七叶片上,蚜虫主要集中在中上部叶片,基部 叶片载蚜量很少。
[0136] 考虑到培养成本等因素,生产中以扦插20d的菊三七为优。
[0137] 表4烟蚜对不同生长期生长期菊三七的选择性
[0138]
[0139]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土标准差;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 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 性
[0140] 2 :判断最佳接蚜虫数量的试验
[0141] 试验方法:每个接虫笼(30X30X30cm)放入扦插20d后的菊三七1株,设5个处 理,每处理5次重复。分别向笼中接入10头、30头、50头、70头、90头烟蚜,7d后将观察各 处理蚜虫数量,估算单位面积载蚜量。
[0142] 试验结果:随着接入蚜虫的增多,总体上呈现7d后蚜虫总量升高的趋势。综合分 析显示,接蚜量多低时,如10、30头,并未充分利用菊三七有效叶片及载蚜空间;当接入50 头烟蚜成虫时,总蚜量、单位面积载蚜量可达到4000头、35头/cm2的水平,既能避免种内竞 争,又可以获得大量健康的烟蚜;当接入70、90头烟蚜时,由于虫口密度过高,7d后蚜虫数 量并未显著高于50头。
[0143] 因此,每钵苗接入烟蚜成虫的最适数量为50头,单位面积载蚜量约为35头/cm2的 密度。
[0144] 表5烟蚜最适接虫数量
[0145]
[014^~注:表中数据为平均d: 土标准差;表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 05水平上的k异 显著性
[0147] 3 :判定最佳接蜂数量的试验
[0148] 试验方法:在前述2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扦插后20d的菊三七各1钵移入接虫笼 (30X30X30cm)中,并向笼中接入50头烟蚜,3d后各笼内总蚜量约600头。分别向6个笼 中接入 2 头(1 : 300)、3 头(1 : 200)、4 头(1 : 150)、5 头(1 : 120)、10 头(1 : 60)、15 头(1 : 40)头健壮且有产卵经验的烟蚜茧蜂雌蜂,24h后取出烟蚜茧蜂,5d后计数僵蚜数 量。待烟蚜茧蜂出蜂后记录出蜂数和产雌数。每处理3次重复。
[0149] 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接蜂比显著影响僵蚜数量,对后代雌雄性比也有一定的影 响,但对后代孵化率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接蜂比控制在1:150-200较合适,适于大规模扩 繁需要。接蜂比例过低,造成空间浪费,效率较低;接蜂比过高,不利于僵蚜形成,且后代雄 性比例增加,不利于田间防治害虫。
[0150] 表6接蜂数量对僵蚜及孵化烟蚜茧蜂的影响
[0151]
[0152]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土标准差;表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 05水平上的差异 显著性
[0153](四)集约式繁蜂、自动化收集天敌产品技术
[0154] (1)集约式繁蜂:
[0155] 基于本专利总结的技术组合,可大幅度节约繁蜂成本,促进烟蚜茧蜂的大规模繁 殖乃至商品化生产。近年来,扩繁烟蚜茧蜂的实践中,我们按下述扩繁周期安排生产:即 1-20天,扩繁扦插菊三七;第21-27天,接入并扩繁蚜虫;第28-50d,接入并扩繁烟蚜茧蜂。 在生产季节,已25天为周期,交替进行各步骤,平均在每200m2的温室内,可扩繁烟蚜茧蜂 3600万头。
[0156] (2)收集僵蚜制作蜂卡:
[0157] 为便于储存、运输及释放,对扩繁的烟蚜茧蜂收集其僵蚜,并制作蜂卡。主要过程 为:利用僵蚜电动刷将菊三七叶面的烟蚜茧蜂僵蚜刷下,在蜂卡上用双面胶涂抹成适宜大 小,将收集的僵蚜粘附于双面胶上,制成200粒僵蚜的蜂卡。
[0158]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 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利用扦插植物立体扩繁烟蚜茧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1) 培育寄主植物菊三七; 2) 接蚜繁蚜; 3) 接蜂繁蜂; 4) 收集僵蚜制作蜂卡。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阶段中,采用扦插方法培育菊 三七,在室内一年四季均可扦插。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2)、3)、4)阶段中,使用立体扩繁 架,架体内部分为若干层育苗床,育苗床深度20cm,每层育苗床上方悬挂LED灯。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床采用的育苗基质为:以蛭石、珍 珠岩、草炭土为基质,在育苗床内铺置厚度8-lOcm的基质,刮平,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灭菌 消毒。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菊三七采用的插条为:从健壮的菊三七 母茎上取成熟嫩茎扦插,插条长3-5片叶,摘去基部叶片插于育苗床,遮荫保湿。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前先将备好的插条用浓度为0. 5% 的多菌灵浸泡20-30min,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其表面的水分晾干后再扦插; 扦插时先将育苗床基质开沟,或者用小木棍扎穴,深度均为3-4cm,再将插条放进去,扶 正并填沙压住,间距5-7cm,留出根系生长的空间; 多行扦插保持行距8-10cm; 扦插完毕喷水,使疏松的基质自然沉积,最后用透明的塑料膜盖严,保湿。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阶段中,待扦插的菊三七恢复长出 10片叶片或20d生长期时接入蚜虫。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株菊三七接烟蚜成蚜50头,使其产卵,7d 后,烟蚜数量实现饱和式接虫。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7d后进入所述第3)阶段,接烟蚜茧蜂,连续 培养25d。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阶段中,对扩繁的烟蚜茧蜂收集 僵蚜,并制作蜂卡。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扦插植物立体扩繁烟蚜茧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1)培育寄主植物菊三七;2)接蚜繁蚜;3)接蜂繁蜂;4)收集僵蚜制作蜂卡。本发明具有周期时间短、需求空间小,僵蚜易于收集的特点。该方法组合可以大大节约繁蜂成本,能促进烟蚜茧蜂的大规模繁殖乃至商品化生产。
【IPC分类】A01G31/00, A01K67/033
【公开号】CN105165726
【申请号】
【发明人】张礼生, 张亚玲, 黄凤霞, 刘爱萍, 陈红印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