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宏基站、热点基站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2394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宏基站、热点基站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基站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宏基站、热点基站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高速发展,移动网络用户对于高速率数据通信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大规模MIMO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的网络技术,其频谱利用率较高,网络总体能量效率高。然而,单纯的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网络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完全满足用户对于不同类型通信业务的需求,因此在大规模MIMO中适当的添加热点小区,将大幅度的提升系统的总体性能。在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中,由于TDD通信系统具有上下行链路信道互易的特性,基站端通过估计各用户发送的上行导频进行信道状态信息(CSI)估计,并依据此CSI进行下行链路波束成形。

在对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中的局部地区进行热点增强时,可以通过配置低功率、廉价的小基站(热点)提升一定范围内的通信质量,但该策略通常使用与宏蜂窝不同频段的进行通信,如在室内搭建WiFi热点。该方法相当于浪费了额外的频谱资源,并不能提升宏蜂窝频段的频谱利用率。

现有的在宏蜂窝中建立WiFi热点的方式需要利用额外的频段。若直接在宏蜂窝中建立同频热点则会产生小区间干扰、导频资源重新分配等问题,目前的一些方法对干扰的抑制能力不足,且难以对产生的干扰进行定量的控制,极大的限制了网络和总速率;或者需要在X2接口传递较大量的数据,形成极大的回传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宏基站、热点基站及系统,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应用于宏基站,包括:

与热点基站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发来的跨小区干扰信息;

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

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以及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调整波束成形矢量;

基于调整后的所述波束成形矢量预测得到对所述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通过所述连接发送所述对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至所述热点基站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应用于热点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接口与宏基站建立连接;

与宏基站建立连接;

通过所述连接从所述宏基站获取到所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

基于所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调整自身的波束成形矢量;

基于调整后的波束成形矢量,预估得到跨小区干扰信息,并通过连接发送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至所述宏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宏基站,包括:

接口单元,用于与热点基站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发来的跨小区干扰信息;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

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以及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调整波束成形矢量;

预测单元,用于基于调整后的所述波束成形矢量预测得到对所述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通过所述连接发送所述对所述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至所述热点基站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点基站,所述热点基站包括:

接口连接单元,用于与宏基站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从所述宏基站获取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

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调整自身的波束成形矢量;

预测单元,用于基于调整后的波束成形矢量,预估得到跨小区干扰信息,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至所述宏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宏基站,用于与热点基站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发来的跨小区干扰信息;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以及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调整波束成形矢量;基于调整后的所述波束成形矢量预测得到对所述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通过所述连接发送所述对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至所述热点基站侧;

热点基站,用于从所述宏基站获取到所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基于所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调整自身的波束成形矢量;基于调整后的波束成形矢量,预估得到跨小区干扰信息,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至所述宏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通信控制方法、宏基站、热点基站及系统,就能够在宏微小区间进行干扰预估,在宏微小区间传递跨层干扰信息(ICI),基于干扰信息调整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的波束矢量,进而保证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如此,避免采用增加不同频率的设备进行辅助传输带来的频谱资源浪费,只需在利用基站原有接口增加一条信令或者一个元素,不会较多的增加接口负载,便可有效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架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帧结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宏基站与热点基站间的X2接口的信令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宏基站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热点基站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应用于宏基站,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与热点基站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发来的跨小区干扰信息;

步骤102: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

步骤103: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以及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调整波束成形矢量;

步骤104:基于调整后的所述波束成形矢量预测得到对所述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通过所述连接发送所述对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至所述热点基站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均为处于大规模MIMO异构网下的基站,其中,所述宏基站以及所述热点基站均采用同频进行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执行上述步骤101的触发条件可以为:每次当需要对局部地区进行热点加强时,可以通过X2接口直接将新添加的热点基站(接入点)与宏基站相连,并相同频段通信且产生的干扰可定量控制。比如,参见图2,其中宏基站覆盖一个范围较大的范围,热点基站1即作为新加入的热点基站。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实施基础还需要重新对上行数据帧的结构进行定义,可以包括: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一位置处设置M比特长度承载宏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另外,在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二位置处设置S比特长度用于承载热点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比如,参见图3,在帧结构中分为上行帧和下行帧,上行导频信号位于上行数据信号之后,其中,M比特长度承载宏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S比特长度信号承载热点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从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一位置处,检测到自身管理的用户设备发来的长度为M的上行导频信号;从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二位置处,检测到所述热点基站管理的用户设备发来的长度为S的上行导频信号;

其中,M和S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为不具备相同数据位的两个位置。

根据图3可以看出,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可以为相邻的两个位置、均包含多比特数据位。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包括:

基于检测得到的所述热点基站管理的用户设备发送的长度为S的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热点基站对应的大尺度衰落信息;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以及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调整波束成形矢量,包括:

基于检测得到的自身管理的用户设备发送的长度为M的上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计算得到信噪比;

基于所述信噪比调整波束成形矢量。

具体的,可以为所述宏基站测量出新接入的所述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根据其余各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所述新接入的热点基站通过X2接口传递来的跨小区干扰信息和基于检测得到的自身管理的用户设备发送的长度为M的上行导频信号获得的信道状态指示(CSI),依据以下公式调整波束成形矢量w0,k

SINR=S/(I本小区+I跨小区+N)。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调整后的所述波束成形矢量预测得到对所述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可以为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且λi,i=1,...,m表示的降序排列的非零本征值,d0,k表示宏蜂窝基站对于用户k的大尺度衰落系数,δk表示被热点小区服务的用户的QoS溢出概率,一般可设置<0.05。

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结束处理的判断方式包括:

所述调整波束成形矢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到所述热点小区中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QoS的溢出概率;

判断所述热点小区中用户设备的QOS的溢出概率是否小于预设门限值;

若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确定完成所述宏基站以及所述热点基站之间的通信质量协调处理;

若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继续执行基于调整后的所述波束成形矢量预测得到对所述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的操作。

另外,在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传输,还可以通过对宏基站与热点基站间的X2接口的信令进行加强,如图4所示:各热点基站传递的X2信令需要增加ICIS信息,各热点基站的ICIS信息为m个实数(全系统为m*S个实数的信息量)分别传递至宏基站;宏基站传递的X2信令需要增加ICIM信息,宏基站的ICIM信息为s*S个实数,通过X2接口传递至各相应热点基站。

下面结合图2提供的架构,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宏基站内服务的用户集合为而热点(接入点)服务的用户集合分别为等,(为方便起见可令宏蜂窝编号为0,其余热点小区编号依次为1,2,…)。宏蜂窝允许的最大同时同频接入用户数为m,各热点基站允许的同时同频接入用户数为s,则导频部分,需要至少长度为m的上行正交导频为宏蜂窝用户,需要至少长度为s的上行复用导频为全体热点用户公用,全体热点小区个数为S。在此基础上,当加入新的热点小区,具体步骤如下:

在原有大规模MIMO网络中添加新的热点小区(图中黄色小区),需要对帧结构进行简单的调整。上行导频信号(UL-RS)可分为两部分:m长度的宏用户正交导频和s长度的热点用户公共导频。

一、热点基站,比如MBS,根据上行导频估计宏小区UE的CSI,并根据缓存的各微小区的跨层干扰ICIS信息,进行波束成形设计。

二、宏基站测量出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后,同时根据其余各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以及上一步获得的波束成形矢量,可预估本次发射方案对微小区产生的干扰(ICIM),宏基站通过X2接口传递来的跨小区干扰信息至相应的各热点基站。

三、微基站测量宏小区用户的CSI和本地小区用户的CSI,并根据缓存的宏小区的跨层干扰ICIM信息,进行波束成形设计;

四、根据波束成形矢量,可预估本次发射方案对宏小区产生的干扰,各微基站通过X2接口传递各自的跨小区干扰信息(ICIS)至宏基站。

五、宏、微基站在当前波束成形方案下进行数据传输。

六、迭代进行以上五个步骤,不间断传输数据的的同时,迭代更新波束成形方案。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宏微小区间进行干扰预估,通过接口在宏微小区间传递跨层干扰信息(ICI),基于干扰信息调整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的波束矢量,进而保证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如此,避免采用增加不同频率的设备进行辅助传输带来的频谱资源浪费,只需在利用基站原有接口增加一条信令或者一个元素,不会较多的增加接口负载,便可有效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另外,采用上述方案还能够对QoS溢出概率进行控制,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本实施例结合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进行进一步说明,具体步骤参见图5,包括:

步骤501:根据各小区不重叠的原则对新接入的热点基站所覆盖的区域进行选址,将新接入的热点基站通过X2接口与宏基站建立连接;其中,位于所述新接入的热点基站的覆盖小区j中的用户设备k的CSI用符号hj,k表示,小区j中的对于用户设备k的波束成形矢量用符号wj,k表示。

步骤502:新接入的热点基站所服务的用户设备采用公用的s长度上行公共导频并发送,所述热点基站测量得到所述热点基站的用户设备的大尺度衰落系数,并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系数计算得到所述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本地热点基站测量其CSI;其余热点基站无法感知新接入的热点基站的用户。

步骤503:宏基站服务的用户采用m长度上行正交导频并发送。宏基站、热点基站均可测量其CSI。

步骤504:所述宏基站测量出新接入的所述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根据其余各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所述新接入的热点基站通过X2接口传递来的跨小区干扰信息和获得的CSI,依据公式

SINR=S/(I本小区+I跨小区+N)

调整波束成形矢量w0,k

通过X2接口传输邻小区干扰信息Ik至(共计s*S个实数)各相应热点基站,则ICIM具体表达式如下

其中且λi,i=1,...,m表示的降序排列的非零本征值,d0,k表示宏蜂窝基站对于用户k的大尺度衰落系数,δk表示被热点小区服务的用户的QoS溢出概率,一般可设置<0.05。

步骤505:各热点基站根据邻小区干扰信息Ik,和步骤3)获得的CSI,依据公式

SINR=S/(I本小区+I跨小区+N)

设计波束成形矢量wj,k,j≠0,并将跨小区干扰信息通过X2接口传递至宏基站(共计m*S个实数),其中ICIS具体表达式如下

迭代进行上述步骤,最终可完全保证宏蜂窝用户的QoS要求,热点小区中用户k的QoS需求小于溢出概率δk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应用于热点基站,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与宏基站建立连接;

步骤602:通过所述连接从所述宏基站获取到所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

步骤603:基于所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调整自身的波束成形矢量;

步骤604:基于调整后的波束成形矢量,预估得到跨小区干扰信息,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至所述宏基站。

本实施例中所述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均为处于大规模MIMO异构网下的基站,其中,所述宏基站以及所述热点基站均采用同频进行通信。可以理解的是,每次当需要对局部地区进行热点加强时,可以通过X2接口直接将新添加的热点基站(接入点)与宏基站相连,并相同频段通信且产生的干扰可定量控制。比如,参见图2,其中宏基站覆盖一个范围较大的范围,热点基站1即作为新加入的热点基站。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实施基础还需要重新对上行数据帧的结构进行定义,可以包括: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一位置处设置M比特长度承载宏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另外,在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二位置处设置S比特长度用于承载热点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比如,参见图3,在帧结构中分为上行帧和下行帧,上行导频信号位于上行数据信号之后,其中,M比特长度承载宏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S比特长度信号承载热点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

所述通过所述X2接口建立的连接从所述宏基站获取到其干扰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二位置处,检测到所述热点基站管理的用户设备发来的长度为S的上行导频信号;其中,S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基于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大尺度衰落信息、并发送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至所述宏基站。

其中,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可以为通过分别测量全部用户设备的大尺度衰落系数,将大尺度衰落系数作和得到大尺度衰落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干扰信息调整自身的波束成形矢量,包括:从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二位置处,检测到所述热点基站管理的用户设备发来的长度为S的上行导频信号;其中,S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基于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信道状态指示CSI信息;基于所述干扰信息、以及CSI信息,计算得到信噪比;基于所述信噪比,调整自身的波束成形矢量。具体的,包括:各热点基站根据邻小区干扰信息Ik,和步骤3)获得的CSI,依据公式

SINR=S/(I本小区+I跨小区+N)

设计波束成形矢量wj,k,j≠0,并将跨小区干扰信息通过X2接口传递至宏基站(共计m*S个实数),其中ICIS具体表达式如下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宏微小区间进行干扰预估,通过X2接口在宏微小区间传递跨层干扰信息(ICI),基于干扰信息调整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的波束矢量,进而保证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如此,避免采用增加不同频率的设备进行辅助传输带来的频谱资源浪费,只需在利用基站原有接口增加一条信令或者一个元素,不会较多的增加X2接口负载,便可有效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另外,采用上述方案还能够对QoS溢出概率进行控制,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宏基站,如图7所示,包括:

接口单元71,用于与热点基站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发来的跨小区干扰信息;

信息获取单元72,用于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

调整单元73,用于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以及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调整波束成形矢量;

预测单元74,用于基于调整后的所述波束成形矢量预测得到对所述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通过所述连接发送所述对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至所述热点基站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均为处于大规模MIMO异构网下的基站,其中,所述宏基站以及所述热点基站均采用同频进行通信。每次当需要对局部地区进行热点加强时,可以通过X2接口直接将新添加的热点基站(接入点)与宏基站相连,并相同频段通信且产生的干扰可定量控制。比如,参见图2,其中宏基站覆盖一个范围较大的范围,热点基站1即作为新加入的热点基站。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实施基础还需要重新对上行数据帧的结构进行定义,可以包括: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一位置处设置M比特长度承载宏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另外,在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二位置处设置S比特长度用于承载热点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比如,参见图3,在帧结构中分为上行帧和下行帧,上行导频信号位于上行数据信号之后,其中,M比特长度承载宏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S比特长度信号承载热点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

相应的,信息获取单元72,用于从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一位置处,检测到自身管理的用户设备发来的长度为M的上行导频信号;从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二位置处,检测到所述热点基站管理的用户设备发来的长度为S的上行导频信号;

其中,M和S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为不具备相同数据位的两个位置。

根据图3可以看出,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可以为相邻的两个、均与多比特对应的位置。

进一步地,信息获取单元72,用于基于检测得到的所述热点基站管理的用户设备发送的长度为S的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热点基站对应的大尺度衰落信息;

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检测得到的自身管理的用户设备发送的长度为M的上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计算得到信噪比;基于所述信噪比调整波束成形矢量。

具体的,可以为所述宏基站测量出新接入的所述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根据其余各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所述新接入的热点基站通过X2接口传递来的跨小区干扰信息和基于检测得到的自身管理的用户设备发送的长度为M的上行导频信号获得的信道状态指示(CSI),依据以下公式调整波束成形矢量w0,k

SINR=S/(I本小区+I跨小区+N)。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调整后的所述波束成形矢量预测得到对所述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可以为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且λi,i=1,...,m表示的降序排列的非零本征值,d0,k表示宏蜂窝基站对于用户k的大尺度衰落系数,δk表示被热点小区服务的用户的QoS溢出概率,一般可设置<0.05。

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结束处理的判断方式包括:

所述预测单元,用于获取到所述热点小区中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QoS的溢出概率;判断所述热点小区中用户设备的QOS的溢出概率是否小于预设门限值;若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确定完成所述宏基站以及所述热点基站之间的通信质量协调处理;若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继续执行基于调整后的所述波束成形矢量预测得到对所述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的操作。

另外,在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传输,还可以通过对宏基站与热点基站间的X2接口的信令进行加强,如图4所示:各热点基站传递的X2信令需要增加ICIS信息,各热点基站的ICIS信息为m个实数(全系统为m*S个实数的信息量)分别传递至宏基站;宏基站传递的X2信令需要增加ICIM信息,宏基站的ICIM信息为s*S个实数,通过X2接口传递至各相应热点基站。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宏微小区间进行干扰预估,通过X2接口在宏微小区间传递跨层干扰信息(ICI),基于干扰信息调整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的波束矢量,进而保证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如此,避免采用增加不同频率的设备进行辅助传输带来的频谱资源浪费,只需在利用基站原有接口增加一条信令或者一个元素,不会较多的增加X2接口负载,便可有效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另外,采用上述方案还能够对QoS溢出概率进行控制,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实施例五、

一种热点基站,如图8所示,所述热点基站包括:

接口连接单元81,用于与宏基站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从所述宏基站获取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

调整单元82,用于基于所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调整自身的波束成形矢量;

预测单元83,用于基于调整后的波束成形矢量,预估得到跨小区干扰信息,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至所述宏基站。

本实施例中所述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均为处于大规模MIMO异构网下的基站,其中,所述宏基站以及所述热点基站均采用同频进行通信。可以理解的是,每次当需要对局部地区进行热点加强时,可以通过X2接口直接将新添加的热点基站(接入点)与宏基站相连,并相同频段通信且产生的干扰可定量控制。比如,参见图2,其中宏基站覆盖一个范围较大的范围,热点基站1即作为新加入的热点基站。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实施基础还需要重新对上行数据帧的结构进行定义,可以包括: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一位置处设置M比特长度承载宏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另外,在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二位置处设置S比特长度用于承载热点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比如,参见图3,在帧结构中分为上行帧和下行帧,上行导频信号位于上行数据信号之后,其中,M比特长度承载宏基站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S比特长度信号承载热点基站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

所述热点基站还包括:

检测单元84,用于从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二位置处,检测到所述热点基站管理的用户设备发来的长度为S的上行导频信号;其中,S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相应的,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大尺度衰落信息、并发送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至所述宏基站。

其中,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可以为通过分别测量全部用户设备的大尺度衰落系数,将大尺度衰落系数作和得到大尺度衰落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干扰信息调整自身的波束成形矢量,包括:从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二位置处,检测到所述热点基站管理的用户设备发来的长度为S的上行导频信号;其中,S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信道状态指示CSI信息;基于所述干扰信息、以及CSI信息,计算得到信噪比;基于所述信噪比,调整自身的波束成形矢量。具体的,包括:各热点基站根据邻小区干扰信息Ik,获得的CSI,依据公式

SINR=S/(I本小区+I跨小区+N)

设计波束成形矢量wj,k,j≠0,并将跨小区干扰信息通过X2接口传递至宏基站(共计m*S个实数),其中ICIS具体表达式如下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宏微小区间进行干扰预估,通过接口在宏微小区间传递跨层干扰信息(ICI),基于干扰信息调整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的波束矢量,进而保证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如此,避免采用增加不同频率的设备进行辅助传输带来的频谱资源浪费,只需在利用基站原有接口增加一条信令或者一个元素,不会较多的增加接口负载,便可有效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另外,采用上述方案还能够对QoS溢出概率进行控制,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系统,如图9所示,包括:

宏基站91,用于与热点基站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发来的跨小区干扰信息;获取到所述热点基站的大尺度衰落信息;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信息、以及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调整波束成形矢量;基于调整后的所述波束成形矢量预测得到对所述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通过所述连接发送所述对热点基站的干扰信息至所述热点基站侧;

热点基站92,用于从所述宏基站获取到所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基于所述宏基站对其的干扰信息调整自身的波束成形矢量;基于调整后的波束成形矢量,预估得到跨小区干扰信息,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所述跨小区干扰信息至所述宏基站。

上述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93,用于当处于宏基站覆盖范围内时,在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一位置处,发送长度为M的上行导频信号;

当处于热点基站覆盖范围内时,在上行数据帧的预设第二位置处,发送长度为S的上行导频信号;

其中,M和S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为不具备相同数据位的两个位置。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宏微小区间进行干扰预估,通过X2接口在宏微小区间传递跨层干扰信息(ICI),基于干扰信息调整宏基站以及热点基站的波束矢量,进而保证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如此,避免采用增加不同频率的设备进行辅助传输带来的频谱资源浪费,只需在利用基站原有接口增加一条信令或者一个元素,不会较多的增加接口负载,便可有效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另外,采用上述方案还能够对QoS溢出概率进行控制,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