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方法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741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方法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业务感知中,视频的传送卡顿次数对于反映网络状况更具有代表性,对卡顿现象进行准确的判断与测量是技术人员对网络优化升级的前提,由此可判断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重要性。

目前测量网络视频传送卡顿主要技术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

步骤101,实时获取播放视频的帧率。

步骤102,对比用户播放视频的帧率和标准帧率,若出现丢帧时判断为卡顿,可根据丢帧的疏密得出卡顿的轻重。

第二种现有技术,如图2所示:

步骤201,安装机械手装置和摄像头。

步骤202,通过借助机械手装置控制播放视频,由摄像头实时监控画面。

步骤203,判断摄像头捕捉的连续两帧图片之间的差异值是否在门限内。

步骤204,若差异值不在门限内,则判断出现卡顿点。

上述两种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1:在进行帧对比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且不具备通用性,不适合将此方法应用在移动终端设备上。

现有技术2:需要借助额外设备,并且准确度有限,不易操作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方法和移动终端,通过引入视频缓存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卡顿,从而有效提升了测试通用性和终端测量的效率,实现了终端设备对网络视频传送卡顿的有效测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的视频缓存大小C和网络视频的播放码率P;

判断公式C≤aP是否成立,其中a为时间系数;

若公式C≤aP成立,则判定出现视频卡顿。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公式C≤aP不成立,则判定未出现视频卡顿。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判定未出现视频卡顿后,还包括:

确定再次查询视频缓存大小的时刻T,其中时刻T与C/P成正比;

当到达时刻T后,重复执行获取当前的视频缓存大小C和网络视频的播放码率P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T=t+b(C/P),其中t为当前时间,b为经验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判定出现视频卡顿后,还包括:

统计视频卡顿次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移动终端,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的视频缓存大小C和网络视频的播放码率P;

识别单元,用于判断公式C≤aP是否成立,其中a为时间系数;若公式C≤aP成立,则判定出现视频卡顿。

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单元还用于在公式C≤aP不成立时,判定未出现视频卡顿。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时刻确定单元,其中:

时刻确定单元,用于在识别单元判定未出现视频卡顿后,确定再次查询视频缓存大小的时刻T,其中时刻T与C/P成正比;当到达时刻T 后,指示参数获取单元重复执行获取当前的视频缓存大小C和网络视频的播放码率P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T=t+b(C/P),其中t为当前时间,b为经验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统计单元,其中:

统计单元,用于在识别单元判定出现视频卡顿后,统计视频卡顿次数。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判定卡顿点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判定卡顿点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移动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3为本发明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

步骤301,获取当前的视频缓存大小C和网络视频的播放码率P。

步骤302,判断公式C≤aP是否成立,其中a为时间系数。

步骤303,若公式C≤aP成立,则判定出现视频卡顿。

优选的,在判定出现视频卡顿后,统计视频卡顿次数。例如,将统计的卡顿次数加1,以作为当前统计的卡顿次数。之后,可返回步骤301进行循环处理。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方法,通过引入视频缓存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卡顿,从而有效提升了测试通用性和终端测量的效率,实现了终端设备对网络视频传送卡顿的有效测量。

图4为本发明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

步骤401,获取当前的视频缓存大小C和网络视频的播放码率P。

步骤402,判断公式C≤aP是否成立,其中a为时间系数。若公式C≤aP成立,则执行步骤403;若公式C≤aP不成立,则执行步骤404。

步骤403,判定出现视频卡顿,将卡顿次数加1,以便对卡顿次数进行统计。之后不再执行本实施例的其它步骤。

优选的,在对卡顿次数进行统计后,还可返回步骤401进行循环处理。

步骤404,判定未出现视频卡顿,并确定再次查询视频缓存大小的时刻T,其中时刻T与C/P成正比。

优选的,T=t+b(C/P),其中t为当前时间,b为经验系数。

步骤405,判断是否到达时刻T。若未到达时刻T,则返回步骤405;若到达时刻T,则执行步骤401。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缓冲区大小和播放码率的比值,计算出监控的动态时间间隔,从而避免实时监控视频,减少占用终端的资源,提升终端设备测量网络视频传送卡顿的可行性和效率。

图5为本发明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移动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移动终端包括参数获取单元501和识别单元502,其中:

参数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当前的视频缓存大小C和网络视频的播放码率P。

识别单元502用于判断公式C≤aP是否成立,其中a为时间系数。若公式C≤aP成立,则判定出现视频卡顿。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移动终端,通过引入视频缓存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卡顿,从而有效提升了测试通用性和终端测量的效率,实现了终端设备对网络视频传送卡顿的有效测量。

优选的,识别单元502还用于在公式C≤aP不成立时,判定未出现 视频卡顿。

图6为本发明用于测量网络视频传送质量的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参数获取单元601和识别单元602与图5所示的参数获取单元501和识别单元502相同。此外,移动终端还包括时刻确定单元603,其中:

时刻确定单元603用于在识别单元602判定未出现视频卡顿后,确定再次查询视频缓存大小的时刻T,其中时刻T与C/P成正比;当到达时刻T后,指示参数获取单元601重复执行获取当前的视频缓存大小C和网络视频的播放码率P的操作。

优选的,T=t+b(C/P),其中t为当前时间,b为经验系数。

本发明通过缓冲区大小和播放码率的比值,计算出监控的动态时间间隔,从而避免实时监控视频,减少占用终端的资源,提升终端设备测量网络视频传送卡顿的可行性和效率。

优选的,如图6所示,移动终端还包括统计单元604。其中:

统计单元604用于在识别单元602判定出现视频卡顿后,统计视频卡顿次数,例如将卡顿次数加1。

在一个实施例中,统计单元604在统计视频卡顿次数后,还可指示参数获取单元601进行相应的参数获取操作。

本发明针对目前网络视频传送卡顿测量技术中,卡顿点判断方式不具备通用性、准确度有限等问题,提出通过引入视频播放缓冲区大小来进行判断的方式。终端仅需将已缓存视频大小C与播放码率P比较,如果小于等于播放码率与时间系数(C<=aP,时间系数a可经过统计计算得出)的乘积则判断为视频卡顿,该方案较之前的技术提升了测试通用性和终端测量的效率,实现终端设备针对网络视频传送卡顿的高效测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