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散热结构,尤指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中央处理器(CPU)处理速度与效能的提升,使得目前CPU的产热量增加,而较高的工作频率,也使得工作时的瓦数相对地提升,其所产生的高温会使CPU减低寿命,尤其当过多的热量未能有效排除时,容易造成系统不稳定。为解决CPU过热的问题,一般都采用散热器及风扇的组合,以强制冷却的方式将热量排除,而达到维持CPU的正常运作的效果。然而,现有的风扇于高转速下所产生的扰人噪音及高耗电量,常是制造业者所难以克服的冋题。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困扰,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因应而生。现有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包括一座体及一设置在座体上的盖体,其中座体具有多个散热片,座体的底部会直接接触一发热源,并且盖体具有一进水孔及一出水孔。如此,通过座体的底部与发热源的接触,以使得发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能传导到多个散热片上,然后再通过冷却液于进水孔及出水孔之间的循环流动,以将多个散热片所吸收的热量快速导离,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然而,传统水冷头散热结构所使用的泵的定子一定会被放置在最外侧,而使得泵的定子一定会比泵的转子更远离热源,所以传统水冷头散热结构所使用的泵的设计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6]一种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一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
[0008]一导热基板,所述导热基板具有一接触至少一发热源的导热本体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导热本体上的散热鳍片;
[0009]一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设置在多个所述散热鳍片上;
[0010]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分流板上;以及
[0011]一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设置在所述导热本体上且覆盖多个所述散热鳍片、所述分流板及所述导流板;以及
[0012]一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包括一设置在所述散热模块的所述外部壳体上的外盖体及至少一设置在所述外盖体内的泵,其中所述外盖体的内部空间被划分成一邻近所述外部壳体的第一独立空间及一远离所述外部壳体且与所述第一独立空间互不连通的第二独立空间,所述泵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独立空间内的定子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二独立空间内的转子,且所述定子比所述转子更靠近所述散热模块的所述外部壳体;
[0013]其中,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空间被所述导流板划分成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互不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导流板具有至少一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导流板开口,且所述分流板具有至少一连通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及一用于容置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分流板开口 ;
[0014]其中,所述供水模块包括至少一连接于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外盖体的所述第二独立空间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及至少一连接于所述外盖体的所述第二独立空间与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
[0015]其中,所述外部壳体具有至少一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液体输入口及至少一连通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的液体输出口,且冷却液体通过所述泵的所述转子的带动,以从至少一所述液体输入口输入至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并从至少一所述液体输出口输出至所述外部壳体的外部。
[0016]所述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一第一末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一第一末端部分别连接至所述外部壳体的两相反侧端,且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一第二末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一第二末端部都连接于所述外盖体的顶端,其中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划分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部分及一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部分之间的第二散热部分,且所述分流板具有一接触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部分的主体部、一从所述主体部的底端向下凸出以接触所述第二散热部分的凸出部、一从所述主体部的顶端向下凹陷的凹陷部及一从所述主体部的顶端向上凸出的限位部。
[0017]所述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中:所述导流板被限位在所述外部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分流板之间,且所述导流板具有一向上顶抵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内表面的垂直部、一从所述垂直部的底端朝一第一预定方向横向地倾斜延伸以侧向顶抵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内表面的倾斜部、两个都从所述垂直部朝一第二预定方向横向地延伸以侧向顶抵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内表面的延伸部、两个从所述垂直部、所述倾斜部及两个所述延伸部向下延伸以向下顶抵所述分流板的所述主体部且分别接触两个所述限位部的第一支撑部、一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的连接部及两个从所述垂直部、所述倾斜部及两个所述延伸部向下延伸以分别定位在所述分流板的两个所述凹陷部内且分别接触两个所述限位部的第二支撑部。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9]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具有至少一发热源,所述电子装置的内部安装有一接触至少一所述发热源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包括:
[0020]一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
[0021]一导热基板,所述导热基板具有一接触至少一所述发热源的导热本体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导热本体上的散热鳍片;
[0022]一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设置在多个所述散热鳍片上;
[0023]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分流板上;以及
[0024]一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设置在所述导热本体上且覆盖多个所述散热鳍片、所述分流板及所述导流板;以及
[0025]一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包括一设置在所述散热模块的所述外部壳体上的外盖体及至少一设置在所述外盖体内的泵,其中所述外盖体的内部空间被划分成一邻近所述外部壳体的第一独立空间及一远离所述外部壳体且与所述第一独立空间互不连通的第二独立空间,所述泵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独立空间内的定子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二独立空间内的转子,且所述定子比所述转子更靠近所述散热模块的所述外部壳体;
[0026]其中,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空间被所述导流板划分成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互不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导流板具有至少一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导流板开口,且所述分流板具有至少一连通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及一用于容置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分流板开口 ;
[0027]其中,所述供水模块包括至少一连接于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外盖体的所述第二独立空间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及至少一连接于所述外盖体的所述第二独立空间与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
[0028]其中,所述外部壳体具有至少一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液体输入口及至少一连通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的液体输出口,且冷却液体通过所述泵的所述转子的带动,以从至少一所述液体输入口输入至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并从至少一所述液体输出口输出至所述外部壳体的外部。
[002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一第一末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一第一末端部分别连接至所述外部壳体的两相反侧端,且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一第二末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一第二末端部都连接于所述外盖体的顶端,其中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划分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部分及一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部分之间的第二散热部分,且所述分流板具有一接触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部分的主体部、一从所述主体部的底端向下凸出以接触所述第二散热部分的凸出部、一从所述主体部的顶端向下凹陷的凹陷部及一从所述主体部的顶端向上凸出的限位部。
[003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导流板被限位在所述外部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分流板之间,且所述导流板具有一向上顶抵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