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常用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变压器等,就安装方式而言,目前可分为传统安装(又称通孔装即dip)和表面安装两大类(即又称smt或smd)。三极管、二极管称为电子器件。现有的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影响电子元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传统电子元件的散热结构较为复杂,散热效果差,且不方便拆装,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位于第二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其中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焊接于第一固定座位于第二固定座的两侧,且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安装孔,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对应设置有螺母和螺栓,且螺栓的一端贯穿安装孔与螺母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顶端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电子元件放置槽,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内设有多个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二散热腔,所述第二散热腔内分别设有进液管、第二冷却管和出液管,其中进液管、第二冷却管和出液管均与第一冷却管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位于第二冷却管的两侧,且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固定座的外侧,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的顶端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散热孔与电子元件放置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为u字形结构,其中第二冷却管的两个竖直管体一端均设有凸出管,且凸出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冷却管内。
优选的,所述凸出管外套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位于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管、进液管、第二冷却管和出液管的底端均设有减震机构,其中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板、减震杆和支撑杆,减震板分别位于第一冷却管、进液管、第二冷却管和出液管的底端,减震杆竖直焊接于减震板的底端,支撑杆焊接于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的底端内壁上,支撑杆为中空结构,支撑杆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减震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杆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杆内,且减震杆与支撑杆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弧形结构,且支撑板靠近第一冷却管、进液管、第二冷却管和出液管的一侧设有防滑螺纹。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有冷却箱,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有回收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体式的结构,并利用螺栓和螺母螺纹连接进行两个固定座的位置固定,安装方便,且有利于内部第一冷却管、进液管、第二冷却管和出液管的拆装,配合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插入式的连接结构,保证冷却管之间紧密连接,密封性好,将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的吸收掉,有效提高电子元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本发明设计合理,拆装方便,散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电子元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结构的部分细节剖析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第一固定块、4第二固定块、5安装孔、6螺母、7螺栓、8第一散热腔、9第二散热腔、10电子元件放置槽、11第一冷却管、12进液管、13第二冷却管、14出液管、15密封圈、16凸出管、17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第一固定座1位于第二固定座2的一侧,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4,其中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4分别焊接于第一固定座1位于第二固定座2的两侧,且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4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安装孔5,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4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对应设置有螺母6和螺栓7,且螺栓7的一端贯穿安装孔5与螺母6连接,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的顶端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电子元件放置槽10,第一固定座1上设有第一散热腔8,第一散热腔8内设有多个第一冷却管11,第二固定座2上设有第二散热腔9,第二散热腔9内分别设有进液管12、第二冷却管13和出液管14,其中进液管12、第二冷却管13和出液管14均与第一冷却管11连接,进液管12和出液管14位于第二冷却管13的两侧,且进液管12和出液管14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固定座2的外侧,第一冷却管11和第二冷却管13交错设置,第一散热腔8和第二散热腔9的顶端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7,且散热孔17与电子元件放置槽10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管11和第二冷却管13均为u字形结构,其中第二冷却管13的两个竖直管体一端均设有凸出管16,且凸出管16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冷却管11内,凸出管16外套设有密封圈15,且密封圈15位于第一冷却管11和第二冷却管13之间,第一冷却管11、进液管12、第二冷却管13和出液管14的底端均设有减震机构,其中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板、减震杆和支撑杆,减震板分别位于第一冷却管11、进液管12、第二冷却管13和出液管14的底端,减震杆竖直焊接于减震板的底端,支撑杆焊接于第一散热腔8和第二散热腔9的底端内壁上,支撑杆为中空结构,支撑杆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减震杆连接,减震杆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杆内,且减震杆与支撑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板为弧形结构,且支撑板靠近第一冷却管11、进液管12、第二冷却管13和出液管14的一侧设有防滑螺纹,进液管12的一端连接有冷却箱,出液管14的一端连接有回收箱。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分体式的结构,并利用螺栓7和螺母6螺纹连接进行两个固定座的位置固定,安装方便,且有利于内部第一冷却管11、进液管12、第二冷却管13和出液管14的拆装,配合第一冷却管11和第二冷却管13插入式的连接结构,保证冷却管之间紧密连接,密封性好;将进液管12将冷却液引入第一冷却管11内,再经过第一冷却管11和第二冷却管13的s形弯道流至出液管14内,最后进入回收箱回收冷却,以便重复利用,将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的吸收掉,有效提高电子元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