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与发光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232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与发光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与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这类型的固态发光元件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举凡显示面板中的光源模块、日常生活中的照明装置、公共空间中的指示灯等都已逐渐普及地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光源。另外,随着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发光二极管也被应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特别是,作为照明用的发光二极管可以应用在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的技术上。

发光二极管这类型的固态发光元件具有省电、响应快速、使用寿命长、适合量产等优点,因此相当适合应用于照明用的发光装置。不过,如果要采用这样的发光装置应用在可见光通信上,还需要诸多的改善。举例而言,照明用发光装置的发光二极管一般来说尺寸较大。以方形发光二极管而言,其边长可以达到数毫米(mm)。因此,发光二极管因本身尺寸所产生的寄生电容较大,可能影响信号传输效率。另外,如果为了提高信号调制带宽而提升发光二极管的操作电流,又容易因为热堆积导致元件寿命缩短与稳定性不佳。因此,要使用照明用的发光装置作为可见光通信的媒介并不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下提供稳定的发光亮度又提供所要的信号传输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提供稳定的发光亮度又提供所要的信号传输效率而可兼顾照明与可见光通信的双重功能。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用来驱动包括多个可见光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在一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驱动可见光发光元件的一第一部分并且闲置可见光发光元件的一第二部分使可见光发光元件的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电流密度。在一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驱动可见光发光元件的每一个,使可见光发光元件的每一个具有一第二电流密度,且第一电流密度大于该第二电流密度。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差异小于15%。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以及多个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各自具有一第一发光面积,而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各自具有一第二发光面积。第一发光面积小于第二发光面积,且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与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并排排列。在一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驱动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并闲置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在一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驱动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与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每一个。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差异小于15%。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以及多个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各自具有一第一电流承受能力。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各自具有一第二电流承受能力。第一电流承受能力大于第二电流承受能力,且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与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并排排列。在一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驱动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并闲置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在一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驱动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与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每一个。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差异小于15%。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装置采用两种可见光通信模式驱动可以维持稳定的亮度,同时提供信号传输的功能。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在维持稳定的发光亮度同时,可以提供增大的信号传输带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2A为图1的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2B至图2F为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多种实施方式。

图3为图1的发光装置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6A为图5的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6B为图5的发光装置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6C为图5的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传输信号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12、20、22:步骤

100、200、300:发光装置

110、110A、110B、110C、110D:可见光发光元件

212、312: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

214、314: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

A1、A2:面积

G、U、U1~U6:群组

I、II、III、IV:时序

I-1、I-2、II-1、II-2、III-1、III-2、IV-1、IV-2:时间区间

L:边长

SG:复合信号

SG1:第一信号

SG2:第二信号

SG3:第三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由图1可知,发光装置100包括多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且这些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并排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可见光发光元件110排列成4行5列的阵列,但在其他实施例中阵列可以由不同数目的行与列组成。本公开中所谓的并排排列并不限定元件沿着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排列。在具体应用中,多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可以沿着同心圆、放射状、Z字型等轨迹排列。换句话说,本公开的并排排列是指可见光发光元件110不遮挡彼此的发光面的排列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是一个可见光发光二极管,其适于发出可见光波长范围,例如波长为400nm到700nm,的光线,但也可能发出可见光波长范围以外,例如红外光波长范围,的光线。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具体来说是半导体元件,其材质包括有三族元素、五族元素等。可见光发光元件110也可以称为固态发光元件。另外,在本公开中,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尺寸或发光面积可以不一致。各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积可以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晶粒决定,不一定是完整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可以由具有多个平台(mesa)结构的晶粒构成,而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积就是由这些平台所决定。

图2A为图1的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A,发光装置100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可以区分成多个群组U,其中各个群组U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四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且分别编号为可见光发光元件110A、可见光发光元件110B、可见光发光元件110以及可见光发光元件110D。在本公开中,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以细点状图案填充来表示。

由图2A可知,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可见光发光元件110仅有一部分(可称为第一部分)会被驱动并且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其他部分(可称为第二部分)会被闲置。具体来说,图2A的每个群组U中,可见光发光元件110A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而可视为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第一部分。同样的,每个群组U中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B、110C与110D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闲置而可视为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第二部分。此时,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第一部分,即各个群组U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A,各自具有一第一电流密度。并且,发光装置1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是由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A发光。

可见光发光元件100的电流密度越大,则应用于光通信时可以提供越大的信号传输频带宽。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具有较大的第一电流密度,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这些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可以提供较大的带宽来传输信号。所以,发光装置100不但可以提供照明的功能还可以提供高带宽的信号传输能力而作为兼顾照明与光通信的设备。另外,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电流密度虽然相对较低,但也可以视情况进行信号传输而提供光通信的功能。也就是说,无论哪一种光通信模式,发光装置100都可以提供光通信的功能,并且发光装置1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第一信号传输带宽可以大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第二信号传输带宽。

照明装置1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不需限定以图2A的方式驱动可见光发光元件110。举例而言,图2B至图2D为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多种实施方式,且图2B至图2D中各元件的编号相同于图2A。在图2B中,发光装置100的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可以是驱动各群组U中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B,且使得各群组中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A、110C与110D被闲置。在图2C中,发光装置100的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可以是驱动各群组U中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C,且使得各群组U中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A、110B与110D被闲置。在图2D中,发光装置100的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可以是驱动各群组U中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D,且使得各群组中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A、110B与110C被闲置。整体而言,在发光装置100中,只要是部分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被驱动且部分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被闲置即可作为本公开所述的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举例来说,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图2A至图2D中各群组U中的四个可见光发光元见110可以有其中两个被驱动而另外两个被闲置,或是有其中三个被驱动而另外一个被闲置。

举例而言,图2E至图2F为图1的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示意图。在图2E至图2F中,发光装置100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可以区分成多个群组U1~U6,且群组U1~U6的每一个包括有四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发光装置100使得群组U1~U6中的至少一个群组内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被驱动而其他群组内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被闲置。以图2E来说,其所呈现的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是将群组U1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驱动而群组U2~U6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则被闲置。以图2F来说,其所呈现的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是将群组U2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驱动而群组U1、U3~U6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则被闲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可以是将群组U3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驱动而群组U1~U2、U4~U6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则被闲置、将群组U4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驱动而群组U1~U3、U5~U6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则被闲置;将群组U5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驱动而群组U1~U4、U6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则被闲置;或是将群组U6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驱动而群组U1~U5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则被闲置。换句话说,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可以如同图2E至图2F一样地集中排列,也可以如图2A至图2D一样地,这些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可以为间隔设置而非集中排列在一起。无论以哪一个方式进行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在此模式下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即可视为第一部分,而被闲置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即可视为第二部分。

图3为图1的发光装置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驱动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每一个,使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每一个具有一第二电流密度。此时,发光装置100所呈现的发光亮度是由所有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所发出。

在本实施例中,无论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或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可皆以相同的额定电流输入发光装置100。此时,在图2A至图2F任一个的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仅有一部分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被驱动而在图3的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所有可见光发光元件110都被驱动。因此,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的每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第一电流密度会大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的每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第二电流密度。举例而言,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具有的第一电流密度可以大于70A/cm2。相较之下,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的各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具有的第二电流密度则例如小于70A/cm2或是小于100A/cm2

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整体发光面积少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整体发光面积。不过,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的单一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发光亮度会大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的单一个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发光亮度。因此,就整体发光装置100而言,在这两种可见光通信模式下操作时,发光装置100呈现出来的发光亮度可以大致相同。

举例来说,发光装置1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差异小于15%。也就是说,当发光装置1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为X,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为Y,则发光装置1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差异为V=(X-Y)/X,其中∣V∣<15%,或是∣V∣<10%,甚至∣V∣<5%。另外,发光装置1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波长差异可以小于2nm,甚至小于1mm。因此,发光装置100即使交替地以这两种可见光通信模式操作仍可提供稳定的发光亮度,不至于让使用者察觉到发光装置100的发光亮度因为驱动模式不同而发生改变。藉此,发光装置100应用在照明的领域时,不容易发生闪烁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承受能力足够承受第一电流密度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就可以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而提供发光以及高频通信的双重功能。如果各群组U内仅有可见光发光元件110A具有较大的电流承受能力足以承受第一电流密度,则每次进行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时都会以图2A的方式进行。不过,发光装置100内的所有可见光发光元件110都具有足够的电流承受能力时,发光装置100可以采用上述的任一种方式来进行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并且,发光装置100如果反复进行多次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则在不同次进行的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中可以驱动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不同部分。举例而言,发光装置100实际操作时,可以先以图2A至图2D其中一种方式进行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再以图2A至图2D中另一种方式进行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如此一来,不同次进行的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可以驱动不同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这有助于减缓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因为长期被驱动而老化或损坏的现象。换句话说,交替在不同次进行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时驱动不同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有助于延长发光装置100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发光装置100的信赖性。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4A,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可以用来驱动图1的发光装置100或是本公开中任何一种发光装置。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包括交替的进行步骤10与步骤20。步骤10为进行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及信号传输。此时,可以采用图2A至图2F的任一种或其他类似方式驱动发光装置100。在步骤10中,仅有部分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被驱动且其他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被闲置。以额定电流操作发光装置100时,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而可提供较高带宽的信号传输。步骤20为进行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此时,可以驱动所有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也就是采用图3的方式来操作发光装置100。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因为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具有相对较小的电流密度,在步骤20中可以不进行信号传输。也就是说,在一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00在发光的同时,可选择仅有进行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的期间会进行信号传输。另外,反复进行步骤10时可以选择驱动发光装置100中不同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以降低可见光发光元件110提早损坏的可能。

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4B,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可以用来驱动图1的发光装置100,且包括交替的进行步骤12与步骤22。步骤12为进行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及第一信号传输。此时,可以采用图2A至图2F的任一种或是类似的方式驱动发光装置100。在步骤12中,仅有部分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被驱动且其他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被闲置,所以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而可提供第一信号传输。另外,步骤22为进行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以及第二信号传输,其例如采用图3的方式驱动发光装置100,也就是驱动所有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在额定电流的操作之下,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的电流密度相对较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来得小。因此,在步骤22中进行的第二信号传输具有相对较小的带宽。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00在发光的同时也可以持续的进行信号传输,不过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进行的第一信号传输的第一信号传输带宽大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进行的第二信号传输的第二信号传输带宽。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进行的第二信号传输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可以相同于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而进行的第一信号传输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或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而进行的第一信号传输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可选择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不进行信号传输而仅提供发光功能。另外,反复进行步骤12时可以选择驱动发光装置100中不同的可见光发光元件110,以降低可见光发光元件110提早损坏的可能。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5,发光装置200包括多个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以及多个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且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与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并排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各自具有第一发光面积A1,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各自具有第二发光面积A2,且第一发光面积A1小于第二发光面积A2。具体来说,第一发光面积A1为多边形面积,且第一发光面积A1的长边边长L1例如为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1mm。第二发光面积A2也可以为多边形面积,且第二发光面积A2的长边边长L2可以为边长L1的数倍。发光装置200可以采用类似于发光装置100的驱动方法驱动以提供照明功能以及信号传输功能。换句话说,发光装置200可以采用图4A与图4B任一种方式来驱动。

具体而言,发光装置200可以采用两种模式驱动,例如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与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图6A为图5的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示意图,而图6B为图5的发光装置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示意图。由图6A可知,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发光装置200可仅有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被驱动,而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被闲置。由图6B可知,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与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的每一个都被驱动。

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各自具有第一电流密度,而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与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每一个都具有第二电流密度。并且,第一电流密度大于第二电流密度。因此,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单一个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的发光亮度可以大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单一个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的发光亮度。不过,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与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的整体发光面积大于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的整体发光面积。因此,发光装置2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差异小于使用者可察觉程度。也就是说,发光装置200无论在哪一种可见光通信模式下,都可以提供大致相同的额定输出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的发光装置2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差异小于使用者可察觉程度,是指,发光装置2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差异小于15%。也就是说,当发光装置2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为X,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为Y,则发光装置2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亮度差异为V=(X-Y)/X,其中∣V∣<15%,或是∣V∣<10%,甚至∣V∣<5%。另外,发光装置200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与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发光波长差异可以小于2nm,或是小于1nm。

另外,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由于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具有的第一电流密度较高,发光装置200进行信号传输时可提供较高的信号传输带宽。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发光装置200可提供的信号传输带宽相对较低。因此,采用图4A的方式驱动发光装置200时,发光装置200可以仅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的期间提供高带宽的信号传输功能。采用图4B的方式驱动发光装置200时,发光装置200可以在提供照明功能的期间交替提供高带宽的信号传输功能与低带宽的信号传输功能。如此一来,照明装置200可以依据不同使用需求来操作。

图6C为图5的发光装置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图6C中,照明装置200进行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时可以仅驱动一部分的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而闲置另一部分的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以及闲置所有的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并且,在不同次进行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时,可以驱动不同的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也就是说,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可在不同次的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轮流被驱动。如此,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不容易因为过度频繁以高电流密度工作而缩短使用寿命,例如提早损坏。

在图5的实施例中,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与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的排列方式,是以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位于中央,而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环绕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不过,本公开并不限定这些元件的排列方式。举例来说,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在图7中,发光装置300包括多个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312以及多个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314,其中每四个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312以2X2的方式排列成一个群组G,且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314与群组G交替排列。发光装置300可以采用图4A或图4B的驱动方法来驱动。具体来说,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可以仅驱动至少部分的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312,而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可以驱动所有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312以及所有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314。

在图5与图7的实施例中,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与312的第一电流承受能力可以大于第二可见光发光元件214与314的第二电流承受能力。因此,第一可见光发光元件212与312可以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被驱动,而不至于因为过高的电流密度导致损坏。

在上述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00至300中的任一个可以提供白光而应用于照明领域。此时,单个可见光发光元件可以包括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搭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波长的萤光粉。例如,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搭配黄萤光粉,或是黄绿光粉。或是蓝光发光二极管与红光发光二极管搭配黄萤光粉,或是黄绿光粉。另外,单个可见光发光元件由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构成而可选择不需搭配萤光粉。可见光发光元件中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时,这些发光二极管芯片具有不同的发光波长范围,而有助于提供较多种信号类型的传输。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传输信号的示意图。请参照图8,发光装置的各个可见光发光元件包括三个可发光二极管芯片时,三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可以分别驱动。三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各别发出不同波长范围时,不同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光线因为波长范围的不同而可以被区别出来。另外,不同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强度或是传输时的切换频率不同时,不同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光线也可以被区别出来。因此,不同发光二极管芯片可分别提供对应的通道来传递第一信号SG1、第二信号SG2以及第三信号SG3。

在图8所呈现的四个时序I、II、III以及IV中,各时序I、II、III或IV可以划分为两个时间区间并且各时序I、II、III或IV例如不超过六十分之一秒,其中一个用以提供发光功能而另一个用以提供传输功能。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区间I-1、II-1、III-1或IV-1中,可见光发光元件可以提供发光功能,而时间区间I-2、II-2、III-2或IV-2中,可见光发光元件可以提供信号传输功能。不过,在其他实施例中,提供传输功能的时间区间可以早于用以提供发光功能的时间区间。另外,第一信号SG1、第二信号SG2以及第三信号SG3相互独立,因此至少在提供传输功能的时间区间内,第一信号SG1、第二信号SG2以及第三信号SG3可以彼此同步、彼此不同步或是部分同步。

举例来说,第一信号SG1在时间区间I-2、II-2、II-2与IV-2分别具有低电平、低电平、高电平与高电平。第二信号SG2在时间区间I-2、II-2、II-2与IV-2分别具有高电平、低电平、高电平与低电平。第三信号SG3在时间区间I-2、II-2、II-2与IV-2分别具有低电平、高电平、低电平与高电平。如此一来,当低电平用以传递的位信息为0而高电平用以传递的位信息为1时,第一信号SG1在时序I至IV分别传递了0、0、1、1的位信息,第二信号SG2在时序I至IV分别传递了1、0、1、0的位信息,而第三信号SG3在时序I至IV分别传递了0、1、0、1的位信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不同频率的信号分别传递不同位信息而不需以电平高低来区别欲传递的位信息为合。如此,发光装置可以提供更多的通道来进行信号传输,且不同通道的传输操作可以独立进行互不影响,这有助于实现多工技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以及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仅驱动部分的可见光发光元件而使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则驱动所有可见光发光元件而使被驱动的可见光发光元件具有较低的电流密度。如此一来,在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发光装置可以在发光同时提供较高带宽的信号传输功能。在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式下,发光装置可以仅提供发光功能也可以在提供发光功能时也提供较低带宽的信号传输功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可以兼具照明与光通信两种功能。另外,在进行不同次的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式时,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可以轮流驱动不同的可见光发光元件,以减缓可见光发光元件在较高电流密度下驱动而提早老化或损坏的情形。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具有理想的使用寿命与信赖性。再进一步来说,发光装置中的可件光发光元件可以包括多个发光芯片,这些发光芯片可以独立操作而提供多个传输通导以实现多工技术。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