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充电机器人的充电座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608540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充电机器人的充电座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充电机器人的充电座。
【背景技术】
[0002]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现有的机器人设备都带有自己给自己充电的充电座,有的是将充电接触片放在前端,有的是放在下端,充电座一般都需要用户安放在背靠在墙壁的一侧的平面上。
[0003]机器人吸尘器又名扫地机或自走吸尘器,其可以通过预约定时清洁,有效保持家中的清洁度使您原本每天的工作变成一周一次,其逐步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清洁帮手。如专利号为ZL201020575543.3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自走吸尘器的充电座以及专利号为ZL201220514311.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扫地机充电座”。上述结构的充电座在安放时,左右两侧即不能有任何障碍物而且左右两侧也不能离墙的另一面太近,这样等同于该充电座在安放时对家庭环境来说有一定高的安放位置条件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放在墙角的用于自充电机器人的充电座。
[0005]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自充电机器人的充电座,该充电座包括一个充电座本体,所述的充电座本体上设置有壳体、用于与外界电源电连接的电插头、用于向外部发射对接信号的信号发射单元以及用于与机器人相电连接的充电电极,所述的充电座本体上设有一个用于与墙角配合的角支撑部,所述的角支撑部具有左侧边部和右侧边部,当所述的充电座支撑在所述的墙角时,所述的左侧边部和右侧边部分别与墙角的两个墙面相抵。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包括前表面、后表面以及下底面,所述的角支撑部包括一支架,所述的支架能够折叠或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充电座本体上,所述的左侧边部和右侧边部落在所述的支架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架具有两种工作位置;当所述的支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支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向后展开,所述支架的左侧外边部和右侧外边部大致呈90°的夹角;当所述的支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支架被收容在所述的壳体内或紧贴在所述壳体的后表面上或紧贴在所述壳体的下底面上。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支架由一个部件构成,所述的部件呈直角三角形状或等腰梯形状。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部件能够上下翻转地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上,所述部件的下端部通过一左右延伸的水平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后表面上,所述部件的下端部邻近所述壳体的下底面。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部件能够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上,所述壳体的内部或下底面上设置一滑槽,所述的部件能够前后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滑槽内,当所述的支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部件至少有部分伸到所述的壳体后表面的后方。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支架由多个部件构成,各个部件均安装在所述的壳体上。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支架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所述第一部件的左端部通过一上下延伸的第一竖直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表面上,所述第二部件的右端部通过一上下延伸的第二竖直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表面上,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下端部均邻近所述壳体的下底面,所述的左侧外边部位于所述的第一部件上,所述的右侧外边部位于所述的第二部件上。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呈平板结构,所述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在的面均与所述的下底面垂直,当所述的支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部件所在的平面和第二部件所在的平面大致呈90°的夹角。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呈三角形状的平板结构或扇形状的平板结构,所述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在的面均与所述的下底面平行,当所述的支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部件的左侧边部与第二部件的左侧边部大致呈90°的夹角。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后表面或下底面上设置有一向内凹陷的凹部,当所述的支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支架收纳在所述的凹部内。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的支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支架的下底面与所述壳体的下底面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包括前表面、下底面、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所述的左侧表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的右侧表面所在的平面大致呈90°的夹角,所述的左侧表面与所述的右侧表面构成所述的角支撑部,所述的左侧表面即为所述的左侧边部,所述的右侧表面即为所述的右侧边部,当所述的充电座支撑在所述的墙角时,所述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分别与墙角的两个墙面相抵。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或三角形。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机器人为清洁地面用的机器人吸尘器。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角支撑部,使得充电座能稳定安放在墙角处,从而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21]附图1为实施一的充电座的支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0022]附图2为实施一的充电座的支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仰视示意图;
[0023]附图3为实施一的充电座的支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左侧示意图;
[0024]附图4为实施一的充电座的支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后视示意图;
[0025]附图5为实施一的充电座安放于墙角时的示意图;
[0026]附图6为实施一的充电座的安放于墙面时的示意图;
[0027]附图7为实施二的充电座的支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仰视示意图;
[0028]附图8为实施二的充电座的支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仰视示意图;
[0029]附图9为实施三的充电座的支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仰视示意图;
[0030]附图10为实施三的充电座的支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仰视示意图;
[0031]附图11为实施四的充电座的支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仰视示意图;
[0032]附图12为实施四的充电座的支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仰视示意图;
[0033]附图13为实施例五的充电座的立体示意图;
[0034]附图14为实施例六的充电座的立体示意图;
[0035]其中:10、充电座本体;11、壳体;12、发射单元;13、前表面;14、后表面;15、左侧表面;16、右侧表面;17、顶面;18、下底面;19、支架;110、左侧外边部;111、右侧外边部;112、下底面;113、凹部;
[0036]20、充电座本体;21、壳体;24、后表面;28、下底面;29、支架;
[0037]30、充电座本体;31、壳体;38、下底面;39、支架;314、第一部件315、第二部;316、第一竖直转轴;34、后表面;317、第二竖直转轴;310、左侧外边部;311、右侧外边部;
[0038]40、充电座本体;48、下底面;49、支架;414、第一部件;415、第二部件;416、第一竖直转轴;417、第二竖直转轴;410、左侧外边;411、右侧外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以用于清洁地面的机器人吸尘器为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004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人员在研发机器人吸尘器的充电座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家庭将充电座背对着墙面安放,有些家庭将充电座安放在两个墙面的墙角处。现有的充电座一般仅能满足背对着墙面安装,为了解决该问题,技术人员经过思考,在现有的充电座的外壳上设置有满足墙角安装的角支撑部,该角支撑部或是由一体支架构成或是右分体支架构成或由充电座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构成。下面,对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机器人吸尘器的充电座列举几个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41]实施例一:
[0042]如图1~3所示的充电座,它包括一个充电座本体10,充电座本体10上设置有壳体11、用于与外界电源电连接的电插头(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向外部发射对接信号的信号发射单元12以及用于与机器人吸尘器相电连接的充电电极(图中未示出)。壳体11包括前表面13、后表面14、左侧表面15、右侧表面16、顶面17以及下底面18,充电电极12设置在前表面13上。充电座本体10上设置有一能够折叠的支架19,支架19即构成用于与墙角配合的角支撑部。壳体11的后侧表面16上设置有一向内凹陷的凹部113。
[0043]本例中,支架19是一个一体注塑成型的片状部件,大致呈直角三角形状,支架19具有一左侧外边部110和一右侧外边部111,左侧外边部110和右侧外边部111之间形成90度的夹角,支架19能够上下翻转地设置在壳体11上,具体为:支架19的下端部通过一左右延伸的水平转轴(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在壳体11的后表面16上,支架19的下端部邻近壳体11的下底面18。
[0044]支架19具有两种工作位置;当支架19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如图1、2、3所示,支架19向下翻转到下方,支架19相对于壳体11的后表面14向后展开,支架19的左侧外边部110相对于壳体11的左侧表面15向右倾斜,支架19的右侧外边部111相对于壳体11的右侧表面16向左倾斜,支架19的左侧外边部110和右侧外边部111大致呈90°的夹角α,支架19的下底面112与壳体11的下底面18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当支架19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如图4所示,支架19向上翻转紧贴在壳体11的后表面14,并且收容在凹部113内。
[0045]如图5所示,此时充电座本体10安放在墙角处上,支架19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支架19被翻开,壳体11的左侧表面15和右侧表面16抵紧在墙角处的两个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