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单元及其支架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322156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单元及其支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单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单元及其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建的光伏电站中,光伏单元的冷却水管与其支架系统为一体式结构。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支架系统包括框架02,光伏板01嵌于框架02中,框架02的一端设有立柱03,以使得框架02及光伏板01可倾斜一定的角度。框架02设有立柱03的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冷却水管04,该冷却水管04的中部具有通水孔041,且其周壁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散水孔042,当向通水孔041中注入冷却水时,冷却水可自各散水孔042中流向光伏板01的表面,以降低光伏板01的温度,从而提高发电效率。这种形式的支架系统,冷却水管041可直接固定于框架02,安装更为便利。

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光伏发电行业已发展多年,地面上的光伏电站大都已经建成,且大多未安装水冷系统。如果要加装水冷系统,显然不能直接使用上述的支架系统来替换现有的支架系统;如果不加装水冷系统,又将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以便于在已建成的光伏单元上安装水冷系统,仍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单元及其支架系统,该支架系统可便于在已建成的光伏单元上安装水冷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包括光伏支架和用于安装水冷系统的水冷支架,所述水冷支架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其包括水冷支架,可方便地在已建成的光伏单元上安装水冷系统,从而保证光伏单元的有效散热,进而确保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上述支架系统无需对已建成的现有的光伏支架进行整体更换,而是在现有光伏支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造,通过加装专用水冷支架的方式以实现水冷系统的安装,在保证光伏发电效率的同时,还可降低改造使用成本。

可选地,所述水冷支架包括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相连,且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架,所述支撑板用于安装所述水冷系统。

可选地,所述光伏支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光伏单元的顶板,所述顶板的至少一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顶板的立柱。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顶板。

可选地,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相连。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立柱。

可选地,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接板相连。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架。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光伏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单元,包括光伏板、水冷系统及上述的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所述光伏板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架,所述水冷系统安装于所述水冷支架。

由于上述的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已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使用该支架系统的光伏单元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水冷支架与顶板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水冷支架与立柱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1光伏板、02框架、03立柱、04冷却水管、041通水孔、042散水孔。

图2-5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光伏支架、11顶板、12立柱、2水冷支架、21连接板、22支撑板、23加强板、3水冷系统、4光伏板、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考图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水冷支架与顶板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包括光伏支架1和水冷支架2,该水冷支架2安装于光伏支架1,且该水冷支架2可用于安装水冷系统3,如此,即可方便地在已建成的光伏单元上安装水冷系统3,从而保证光伏单元的有效散热,进而确保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上述支架系统无需对已建成的现有的光伏支架1进行整体更换,而是在现有光伏支架1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造,通过加装专用水冷支架2的方式来实现水冷系统3的安装,在保证光伏发电效率的同时,还可降低改造使用成本。

具体地,该水冷支架2可以包括连接板21和支撑板22,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相连,且连接板21可以安装于光伏支架1,支撑板22的上表面可以用于安装水冷系统3。光伏支架1可以包括用于安装光伏板4的顶板11,该顶板11的至少一端可以设有立柱12,以支撑顶板11。

请继续参考图2,当顶板11的两端均设有立柱12时,两立柱12应当存在高度上的差异,以使得顶板11可以倾斜一定的角度,以便于光伏板4的倾斜设置;同时,又由于该光伏板4的倾斜设置,当在光伏板4相对高的一侧设置水冷系统3时(反映于附图2中为右侧),水冷系统3中的冷却水可自然地在光伏板4的表面自上而下进行流动,以保证水冷散热的效果。也可以仅在该顶板11的一端设置立柱12,如此,该顶板11即可自然形成一端高、一端低的安装结构,以便于光伏板4及水冷系统3的安装。

基于上述光伏支架1和水冷支架2的结构设计,该水冷支架2可通过其连接板21固定于顶板11。又由于顶板11为倾斜设置,连接板21同样需倾斜设置以便与顶板11对接,而为了便于水冷系统3的安装,支撑板22通常为水平设置。如此,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之间将呈现一定的夹角,即该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整体形成弯折的板状结构。

在生产时,该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二者可通过一板材经冲压、弯折而形成,这种形式的水冷支架2生产较为容易,便于批量制造;该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即二者可以分别加工制造,进而通过焊接等方式将二者相连,这种形式的水冷支架2,其各部件的获取较为容易,且可根据需要在安装现场进行加工处理,更便于安装。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式对该水冷支架2进行制造、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还可以包括加强板23,且该加强板2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支撑板22、立柱12相连,如此,水冷支架2、立柱12以及该加强板23可组合形成三角形结构,以大幅提高该支架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保证支撑板22的承载性能。

此外,由于该加强板23的支撑作用,还可避免连接板21与顶板11之间产生较大的弯折应力,以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从而有利于保证整个支架系统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未对上述水冷支架2的连接板21、支撑板22及加强板23的具体使用数量做限定,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综合考虑水冷系统3的整体重量、水冷支架2与顶板11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制造安装的复杂程度等多种因素,而选择使用相应数量的连接板21、支撑板22及加强板23。

仍如图2和图3所示,针对上述各方案,还可对连接板21与顶板11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进一步地改进,该连接板21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光伏支架1,以方便地对该水冷支架2进行安装和检修。该连接板21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于顶板11。

具体而言,该连接板21可通过多组螺栓5固定于该光伏支架1。以图3为视角,该连接板21与顶板11之间设有三组螺栓5,在安装时,可在连接板21上间隔设置三个螺纹孔,而在顶板11上设置三个以上的螺纹孔,如此,通过连接板21与顶板11不同螺纹孔的对接,即可实现水冷支架2安装高度的调整,更便于水冷系统3的安装、布置。

实施例2

请参考图4-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水冷支架与立柱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例中的水冷支架2,其连接板21固定于立柱12,而立柱12又固定于地面,较之实施例1中连接板21固定于顶板11的情形,本实施例中水冷支架2的承载能力更强,可适用于风载较大、水冷系统3重量较大的情形;相应地,实施例1中的水冷支架2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中的支架系统也可以包括加强板23,加强板23的两端则可以分别与支撑板22、连接板21相连,如此,水冷支架2本身即可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以进一步地提高其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的其余各部件与实施例1中结构大体相似,在实施例1中对各部件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同样适用,故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单元,包括光伏板4、水冷系统3及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光伏板4安装于光伏支架1,水冷系统3安装于水冷支架2。

由于上述的光伏单元的支架系统已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使用该支架系统的光伏单元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