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及存储的多层旋转式电力桩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200623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及存储的多层旋转式电力桩。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日益普及,与此同时石油资源消耗日益加剧,用电能取代石油燃料作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正不断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人们的青睐。当前对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的补充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电池与电动汽车不分离,直接在电动汽车上对电池充电;其二,电池与电动汽车分离,将电池从电动汽车上拆卸后存放于其他位置充电。以现在的快充技术,对电动汽车电池执行一次完整的能量补充至少耗时60分钟,因此第一种方式需要电动汽车耽误较长时间等待充电,影响了下一步的出行。第二种方式电池与电动汽车分离后,可随之将充电完毕的另一同型号电池安装在电动汽车上,时间上保障了出行的连续性,但由于电池型号的多样化而产生了诸多问题,如充电装置体积庞大、电池存储混乱等。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所展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及存储的多层旋转式电力桩,可对与电动汽车分离后的电池按型号实施分门别类的充电与存储,整个操作过程有序、规范、安全,且所设计的装置占地面积小,有效的节省了土地占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是这样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及存储的多层旋转式电力桩,包括立柱和电池柜两部分;其中立柱为整体式圆柱形主轴,固定于地面;电池柜自下而上分为若干层,各自分别环套于立柱外围;电池柜上设有伸缩式充电接头(7)。

进一步的,电池柜内圈为圆形,外圈为正六边形,其外圈的每一面设置有一长方体柜室,用以对电池充电及存储;柜室上顶面与前侧面开口,左侧面、右侧面及下底面均固定在电池柜的外圈上。

更进一步的,伸缩式充电接头设置在所述柜室的右侧面出露端,每个柜室设有两个伸缩式充电接头。

更进一步的,柜室下底面的内端面设置两排滑动轨道,用以协助电池的滑动。柜室左侧面、右侧面的内端面各设置一个限位卡夹,用以固定电池。柜室的左侧面出露端设置一个指示灯。

另外,各层电池柜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环绕立柱独立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对与电动汽车分离后的电池按型号实施分门别类的充电与存储,整个操作过程有序、规范、安全,且所设计的装置占地面积小,有效的节省了土地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示电池柜设置为四层)。

附图标记说明:1-立柱,2-电池柜,3-柜室,4-滑动轨道,5-限位卡夹,6-指示灯,7-伸缩式充电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及存储的多层旋转式电力桩包括立柱1和电池柜2两部分。立柱1为整体式圆柱形主轴,固定于地面。电池柜2自下而上分为若干层(图中展示为四层),各自分别环套于立柱1外围;电池柜2内圈为圆形,外圈为正六边形,其外圈的每一面设置有一长方体柜室3,用以对电池充电及存储;在电机的驱动下,各层电池柜2均可环绕立柱1独立旋转,即当某一柜室3的电池换装完毕,其相应层自动顺时针转动60°。

柜室3内腔尺寸根据电池型号确定,以满足电池多样化的需求,同一层放置同一型号电池,同一柜室3单次仅供放置一块电池;柜室3上顶面与前侧面开口,左侧面、右侧面及下底面均固定在电池柜2的外圈上;柜室3下底面的内端面设置两排滑动轨道4,用以协助电池的滑动;柜室3左侧面、右侧面的内端面各设置一个限位卡夹5,用以固定电池;柜室3的左侧面出露端设置一个指示灯6,其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显示为绿灯,电池充电完毕显示为红灯,柜室3空置时显示为黄灯,柜室3或电池任何部位出现故障指示灯熄灭;柜室3的右侧面出露端设置两个伸缩式充电接头7,其可随时感应电池电量,当电池充电完毕且其电量达到100%时,充电电路自动断开,伸缩式充电接头7收缩内置于柜室3右侧面的孔洞中,当柜室3空置时,该伸缩式充电接头7亦收缩内置于柜室3右侧面的孔洞中;柜室3左侧面、右侧面的外端面均涂刷与之匹配电池型号的醒目图标或文字。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具体操作程序为:

1、电动汽车选择与之电池型号匹配且指示灯6显示为红灯的电力桩就近停靠;

2、先后取下电动汽车及电力桩上的电池;

3、将充电完毕的电池在电动汽车上安装稳妥,电动汽车驶离电力桩;

4、将需充电的电池放入电力桩对应的电池柜2的柜室3中,电池通过滑动轨道4协助滑动到指定位置,并用限位卡夹5将其固定;

5、抽出柜室3右侧面孔洞中的伸缩式充电接头7,并将其与电池上的充电接头连接稳妥,电池开始充电,指示灯显示为绿灯,对应层的电池柜2自动绕立柱1顺时针转动60°。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