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固定有轴的轴承插入轴套的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
当前,在将固定有轴的轴承插入轴套(轴承保持架)时,轴倾斜会导致轴承与轴套内壁卡死,再强行压入会造成轴承内部和轴套内壁损伤,发生音不良的品质问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治具,用于将固定有轴的轴承插入轴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装治具,其将固定有轴的轴承插入轴套,该轴套具有轴承支撑部,该轴承支撑部的内周面支撑上述轴承的外周面,其特征在于,该组装治具具有:
第一圆筒部,其支撑于上述轴套的一侧的端面;以及
第一孔部,其位于上述第一圆筒部的内部,与上述轴套同心,上述轴从该轴套的另一侧插入该第一孔部,该第一孔部的内周面支撑上述轴的外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治具,通过将轴插入组装治具的第一孔部,进而将轴承插入轴套,防止了轴在插入过程中倾倒,由此防止了轴和轴承在插入过程中的损伤,并保证了轴承,轴,轴套的同心度。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轴套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组装治具的剖视图;
图3是利用图2的组装治具将固定有轴的轴承插入图1所示的轴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本申请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与轴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与轴正交的方向称作“径向”,将沿着以轴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作“周向”,来对该组装治具的各部分的形状、结构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义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并不限定该组装治具使用、安装和制造时的朝向。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装治具,该组装治具用于将固定有轴的轴承插入轴套。
图1是该轴套11的剖视图,图2是该组装治具21的剖视图,图3是利用图2所示的组装治具21将固定有轴32的轴承31插入轴套11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3所示,轴套11具有轴承支撑部111,轴承支撑部111的内周面支撑轴承31的外周面。
如图1-图3所示,组装治具21具有第一圆筒部211和第一孔部212,第一圆筒部211支撑于轴套11的一侧的端面112,第一孔部212位于第一圆筒部211的内部,与轴套11同心,并且轴32从轴套11的另一侧插入第一孔部212,第一孔部212的内周面支撑轴32的外周面。
通过这样的结构,将轴32插入组装治具21的第一孔部212,进而将轴承31插入轴套11,防止了轴32在插入过程中倾倒,由此防止了轴32和轴承31在插入过程中的损伤,并保证了轴承31,轴32,轴套11的同心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组装治具21还具有第二圆筒部213,该第二圆筒部213也与轴套11同心,并沿轴32的插入方向延伸,第二圆筒部213的外径小于第一圆筒部211的外径,第一孔部212从第一圆筒部211的内部延伸到第二圆筒部213的内部。
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轴32插入的深度,利于轴承31插入轴套1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轴套11的内部(如图3所示的虚线框所示的位置)设置有与轴套11同心的环状的垫片33,第二圆筒部213的外周面支撑该垫片33的内周面。
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保证轴套11与组装治具21的稳定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组装治具21还具有第三圆筒部214,该第三圆筒部214位于第一圆筒部211和第二圆筒部213之间,其外径小于第一圆筒部211的外径,并大于第二圆筒部213的外径,在第二圆筒部213和第三圆筒部214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部215。如图3所示,上述垫片33的靠近第一台阶部215的一侧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与该第一台阶部215接触。
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保证轴套11与组装治具21的稳定支撑。并且防止轴32插入时,垫片33因组装时震动发生倾斜,而引起的轴承31压入卡死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组装治具21还具有第四圆筒部216,该第四圆筒部216位于第一圆筒部211和第三圆筒部214之间,其外径小于第一圆筒部211的外径,并大于第三圆筒部214的外径,在第三圆筒部214和第四圆筒部216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部217。如图3所示,第四圆筒部216的外周面支撑轴套11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保证轴套11与组装治具21的稳定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组装治具21还可以具有第二孔部218,其位于第一圆筒部211的内部,并且其内径大于第一孔部212的内径。
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轴插32入后的空间,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轴套11的前述一侧,还可以设置基板34,在基板34的上述一侧,还可以设置定子35以及缠绕于定子35的线圈36,等等。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协助马达的组装,优化组装流程。
通过本实施例的组装治具21,轴套11具有轴承支承部111,组装治具21位于比轴承31靠轴32插入方向侧的位置,并具有与轴承支承部111同心的小径孔(第一孔部212),轴32能够沿小径孔插入组装治具21,避免了轴32倾斜导致的轴承31与轴套11内壁卡死的情况,降低了音不良的品质问题。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