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具体涉及一种多路输入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日前,世界能源形势紧张,传统的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并且,因此而造成的环境压力也日益增大。针对这种状况,可再生能源以其安全、清洁、永续的特点逐步取代传统能源,而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通常需要多个发电单元组成,所需要的变换器数量也会增加。因此,在实现高增益的同时,为了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系统成本,研究多输入高增益DC/DC变换器对于实现高增益和变换器均流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实现高增益的变换器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利用开关电容在升压的同时降低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如MMC技术,但该方法结构复杂,所需器件较多。第二种,是借助于变压器,在直流—直流的变换器中间加入一个高频变压器,通过增加变压器的变比来实现高增益,因此,该变换器由原来的直流—直流变为直流—交流—交流—直流变换器,降低了能量的转换效率。第三种,是利用耦合电感来实现高增益,但耦合电感的使用不仅会造成开关器件电压应力过高,而且会引起磁干扰,增加了变换器的工作损耗。
现有多输入DC/DC变换器大多是在基本的变换器基础上进行端口改进,难以实现高增益且各输入端电流难以控制,需要复杂的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变换器存在高增益与多路输入难以同时实现、各路输入电流难以控制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输入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根据不用的应用场合,可以调整输入端口数,且每一路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均可控。与传统接入多个变换器的方式相比,降低了电路复杂度,同时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路输入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包含m个输入端,n个增益单元,m个功率开关S1、S2...Sm,m个电感L1、L2...Lm,n(m-1)+1个电容C0、C11、C12、C13...Cn,m-1,n(m-1)+1个二极管D0、D11、D12、D13、Dn,m-1;
m个输入端中,
第一电感L1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1的正极,第一电感L1的输出端接电容C11的一端,在第一电感L1和电容C11的结点和输入电源1的负极之间接第一功率开关S1,第一功率开关S1源极接输入电源1的负极,第一功率开关S1漏极与第一电感L1和电容C11的结点相连;
第二电感L2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2的正极,第二电感L2的输出端接电容C12的一端,在第二电感L2和电容C12的结点和输入电源2的负极之间接第二功率开关S2,第二功率开关S2源极接输入电源2的负极,第二功率开关S2漏极与第二电感L2和电容C12的结点相连;
以此类推到第m-1相:
第m-1电感Lm-1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m-1的正极,第m-1电感Lm-1的输出端接电容C1,m-1的一端,在第m-1电感L1,m-1和电容C1,m-1的结点和输入电源m-1的负极之间接第m-1功率开关Sm-1,第m-1功率开关Sm-1源极接输入电源m-1的负极,第m-1功率开关Sm-1漏极与第m-1电感L1,m-1和电容C1,m-1的结点相连;
第m电感Lm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m的正极,第m电感Lm的输出端接电容C2,m-1的一端,在第m电感Lm和电容C2,m-1的结点和输入电源m的负极之间接第m功率开关Sm,第m功率开关Sm源极接输入电源m的负极,第m功率开关Sm漏极与第m电感Lm和电容C2,m-1的结点相连;
n个增益单元中,
增益一单元中,第一电感L1输出端接电容C11的一端,第二电感L2第一电感L1输出端接电容C12的一端...第m-1电感Lm-1输出端接电容C1,m-1的一端。二极管D11的阴极连电容C11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12的另一端;二极管D12的阴极连电容C12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13的另一端...二极管D1,m-2的阴极连电容C1,m-2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1,m-1的另一端,二极管D1,m-1的阴极连电容C1,m-1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2,m-1的一端。由C11的另一端引出二极管D2,m-1给电容C2,m-1充电,二极管D2,m-1阳极连C11的另一端,阴极连C2,m-1的另一端;
增益二单元中,电容C21的一端接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22的一端接电容C13的另一端...电容C2,m-2的一端接电容C1,m-1的另一端。二极管D21的阴极连电容C21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22的另一端;二极管D22的阴极连电容C22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23的另一端...二极管D2,m-2的阴极连电容C2,m-2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2,m-1的另一端,二极管D2,m-1的阴极连电容C2,m-1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3,m-1的一端。由C21的另一端引出二极管D3,m-1给电容C3,m-1充电,二极管D3,m-1阳极连C21的另一端,阴极连C3,m-1的另一端。
增益三单元中,电容C31的一端接电容C22的另一端,电容C32的一端接电容C23的另一端...电容C3,m-2的一端接电容C2,m-1的另一端。二极管D31的阴极连电容C31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32的另一端;二极管D32的阴极连电容C32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33的另一端...二极管D3,m-2的阴极连电容C3,m-2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3,m-1的另一端,二极管D3,m-1的阴极连电容C3,m-1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4,m-1的一端。由C31的另一端引出二极管D4,m-1给电容C4,m-1充电,二极管D4,m-1阳极连C31的另一端,阴极连C4,m-1的另一端;
以此类推到n增益单元:
增益n单元中,电容Cn,1的一端接电容Cn-1,2的另一端,电容Cn,2的一端接电容Cn-1,3的另一端...电容Cn,m-2的一端接电容Cn-1,m-1的另一端。二极管Dn,1的阴极连电容Cn,1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n,2的另一端;二极管Dn,2的阴极连电容Cn,2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n,3的另一端...二极管Dn,m-2的阴极连电容Cn-1,m-2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n,m-1的另一端。
最后在电容Cn,1的另一端引出二极管D0的阳极,二极管D0的阴极与电容C0的一端相连,电容C0的另一端与所有输入电源的负极相连。
一种多路输入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控制方式为:各相功率开关采用交错控制策略;即每相开关驱动相位之间相差360°/n。
一种多路输入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控制方式为:相邻功率开关之间采用交错控制策略;即每相邻两相之间开关驱动相位相差180°。
本发明一种多路输入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技术效果如下:
1:本发明输入端口数和增益单元数均可调,根据实际需求每增加一路输入或一个增益单元数,均可提高原基础上1倍以上基础增益,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为:
其中D为占空比,m、n分别为输入端口数与增益单元数。该变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存在耦合电感,不存在变压器,开关和二极管电压应力也大大降低,该变换器输入端口数和增益单元均可调,应用范围广泛,更适用于大型高增益场合。
2:该变换器根据不用的应用场合,可以调整输入端口数,且每一路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均可控。与传统接入多个变换器的方式相比,降低了电路复杂度,同时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路原理总图。
图2是本发明电路含有3相独立输入端口及3个增益单元时的电路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实例1:如图2所示,一种三相输入高增益升压变换器,它包含3个独立的输入端口,3个增益单元,3个功率开关S1、S2、S3,3个电感L1、L2、L3,7个电容C0、C11、C12、C21、C22、C31、C32、其中,7个二极管D0、D11、D12、D21、D22、D31、D32;
其中:3个输入端口中:
第一电感L1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1的正极,输出端接电容C11的一端,在第一电感L1和电容C11的结点和输入电源1的负极之间接第一功率开关S1,第一功率开关S1源极接输入电源1的负极,第一功率开关S1漏极与第一电感L1和电容C11的结点相连。
第二电感L2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接电容C12的一端,在第二电感L2和电容C12的结点和输入电源2的负极之间接第二功率开关S2,第二功率开关S2源极接输入电源2的负极,第二功率开关S2漏极与第二电感L2和电容C12的结点相连。
第三电感L3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3的正极,输出端接电容C22的一端,在第三电感L3和电容C22的结点和输入电源3的负极之间接第三功率开关S3,第三功率开关S3源极接输入电源3的负极,第三功率开关S3漏极与第三电感L3和电容C22的结点相连。
3纵向增益单元中,
增益一单元中,第一电感L1输出端接电容C11的一端,第二电感L2第一电感L1输出端接电容C12的一端,第三电感L3输出端接电容C22的一端。二极管D11的阴极连电容C11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12的另一端;二极管D12的阴极连电容C12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22的一端。由C11的另一端引出二极管D22给电容C22充电,二极管D22阳极连C11的另一端,阴极连C22的另一端。
增益二单元中,电容C21的一端接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22的一端接第三电感L3的输出端,二极管D21的阴极连电容C21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22的另一端;二极管D22的阴极连电容C22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32的一端。由C21的另一端引出二极管D32给电容C32充电,二极管D32阳极连C21的另一端,阴极连C32的另一端。
增益三单元中,电容C31的一端接电容C22的另一端,二极管D31的阴极连电容C31的另一端,阳极连电容C32的另一端。
最后在电容C31的另一端引出二极管D0的阳极,二极管D0的阴极与电容C0的一端相连,电容C0的另一端与所有输入电源的负极相连。
控制方式为各相功率开关采用交错控制策略;即每相开关驱动相位之间相差120°,根据功率开关状态的不同,可以将电路分为4种工作状态:
(1)控制器控制第一功率开关S1关断,第二功率开关S2和第三功率开关S3导通,此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1通过电感L1、给电容C11放电,通过二极管D22向电容C22充电,给电容C32放电,再通过二极管D31向电容C31充电;此时第二功率开关S2和第三功率开关S3均导通,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2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3分别通过功率开关S2、S3向电感L2、L3充电;二极管D0、D11、D12、D21、D32均关断。
(2)控制器控制第二功率开关S2关断,第一功率开关S1和第三功率开关S3导通,此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2通过电感L2、给电容C12放电,再通过二极管D11给电容C11充电,给电容C21放电,通过二极管D32向电容C32充电;此时第一功率开关S1和第三功率开关S3均导通,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1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3分别通过功率开关S1、S3向电感L1、L3充电;二极管D0、D12、D21、D22、D31均关断。
(3)控制器控制第三功率开关S3关断,第一功率开关S1和第二功率开关S2导通,此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3通过电感L3和二极管D12向电容C12充电、给电容C22放电,通过二极管D21向电容C21充电,给电容C31放电,再通过二极管D0向高压直流母线供电;此时第一功率开关S1和第二功率开关S2均导通,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1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2分别通过功率开关S1、S2向电感L1、L2充电;二极管D11、D22、D31、D32均关断。
(4)功率开关均导通,此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1、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2、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3分别通过功率开关S1和功率开关S2功率开关S3分别向电感L1和电感L2电感L3充电;二极管D0、D11、D12、D21、D22、D31、D32均关断。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其多路输入高增益升压电路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但控制方式有所改变,其控制方式为相邻功率开关之间采用交错控制策略;即每相邻两相之间开关驱动相位相差180°。根据功率开关状态的不同,可以将电路分为3种工作状态:
(1)功率开关均导通,此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1、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2、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3分别通过功率开关S1和功率开关S2功率开关S3分别向电感L1和电感L2电感L3充电;二极管D0、D11、D12、D21、D22、D31、D32均关断。
(2)控制器控制第二功率开关S2关断,第一功率开关S1和第三功率开关S3导通,此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2通过电感L2、给电容C12放电,再通过二极管D11和二极管D32分别向电容C11和电容C32充电;同时给电容C21放电,通过二极管D32和二极管D31分别向电容C32和电容C31充电;此时第一功率开关S1和第三功率开关S3均导通,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1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3分别通过功率开关S1、S3向电感L1、L3充电;二极管D0、D12、D21均关断。
(3)控制器控制第一功率开关S1和第三功率开关S3关断,第二功率开关S2导通,此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1通过电感L1、给电容C12和电容C32放电,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3通过电感L3给电容C22和C31放电,分别通过二极管D12、二极管D21向电容C12、电容C21充电,同时通过二极管D0向高压直流母线供电;此时第一功率开关S1和第三功率开关S3均导通,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2通过功率开关S2向电感L2充电;二极管D0、D11、D22、D31、D32均关断。
本发明的实施实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