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手柄的按键结构及输入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手柄的按键结构及输入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外观要求的提高,电子设备趋向流线形结构。当电子设备作为输入设备如游戏手柄使用时,输入设备上需要实现相应的按键功能,例如左(ULeft)键和右(R,Right)键。
[0003]为此,现有的方案是在输入设备上直接设置按键,按键在输入设备上成为了一个凸起,输入设备的表面凹凸不平,极不美观,影响了用户体验。并且,按键占用多余的空间,使得输入设备的体积变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手柄的按键结构及输入设备。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手柄的按键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按键;所述按键的表面与所述壳体的表面相衔接,并作为所述壳体表面的一部分;所述按键的第一端通过固定的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按键的第二端围绕所述转轴运动;其中,所述按键的第二端内侧依次设置有固定在一起的弹性控件、导电层、安装挡板,所述安装挡板位置固定;通过所述弹性控件以及与所述按键相邻的壳体对所述按键进行限位;
[0006]所述按键在外力作用下推动所述弹性控件移动至与所述导电层相接触,而触发所述弹性控件与所述导电层之间电导通并生成按键信号。
[000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为柔性扁平线缆(FFC,FlexibleFlat Cable)或柔性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排线。
[000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控件与所述导电层之间通过第一黏贴层贴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安装挡板之间通过第二黏贴层贴合固定在一起。
[000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控件由用于实现按键行程的按键硅胶、以及用于电导通的导电硅胶组成。
[00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挡板为金属件,所述安装挡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弹性控件的定位柱。
[00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导电硅胶对应的表面露铜,以实现电导通。
[00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的尾部露铜,焊接于印制电路板上,或者插接于印制电路板上。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设备,包括:一个以上适用于手柄的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按键;所述按键的表面与所述壳体的表面相衔接,并作为所述壳体表面的一部分;所述按键的第一端通过固定的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按键的第二端围绕所述转轴运动;其中,所述按键的第二端内侧依次设置有固定在一起的弹性控件、导电层、安装挡板,所述安装挡板位置固定;通过所述弹性控件以及与所述按键相邻的壳体对所述按键进行限位;
[0014]所述按键在外力作用下推动所述弹性控件移动至与所述导电层相接触,而触发所述弹性控件与所述导电层之间电导通并生成按键信号。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为FFC或FPC排线,所述弹性控件与所述导电层之间通过第一黏贴层贴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安装挡板之间通过第二黏贴层贴合固定在一起。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控件由用于实现按键行程的按键硅胶、以及用于电导通的导电硅胶组成。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按键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按键;所述按键的表面与所述壳体的表面相衔接,并作为所述壳体表面的一部分;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并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而是与壳体融为一体。所述按键的第一端通过固定的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按键的第二端围绕所述转轴运动;其中,所述按键的第二端内侧依次设置有固定在一起的弹性控件、导电层、安装挡板,所述安装挡板位置固定;通过所述弹性控件以及与所述按键相邻的壳体对所述按键进行限位;所述按键在外力作用下推动所述弹性控件移动至与所述导电层相接触,而触发所述弹性控件与所述导电层之间电导通并生成按键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按键结构,将按键作为壳体的一部分进行设置,有效限制了按键结构所占用的空间。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结构成本较低且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适用于手柄的按键结构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适用于手柄的按键结构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适用于手柄的按键结构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手柄的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小,更加适用于具有有限空间的输入设备。
[0023]对于要求按键手感较高的按键结构,按键的行程较长,这里,按键的行程是指按下一个按键时,按键所走的路程。如果敲击按键时,感到按键上下起伏比较明显,则说明按键的行程较长,按键的行程长短关系到按键的使用手感,行程较长的按键会让用户感到弹性十足;行程适中的按键则让用户感到柔软;行程较短的按键长时间使用会让用户感到疲惫。
[0024]按键的行程,通常具有短(1.8?2mm)、中(2.5?3mm)、长(4mm以上)三种不同长度的行程。一般,长行程的按键更加适用于游戏类的按键。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手柄的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按键;所述按键的表面与所述壳体的表面相衔接,并作为所述壳体表面的一部分;所述按键的第一端通过固定的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按键的第二端围绕所述转轴运动;其中,所述按键的第二端内侧依次设置有固定在一起的弹性控件、导电层、安装挡板,所述安装挡板位置固定;通过所述弹性控件以及与所述按键相邻的壳体对所述按键进行限位。
[0026]下面对上述壳体、按键、弹性控件、导电层、安装挡板分别进行解释说明。
[0027]壳体:为一封闭结构或者半封闭结构,壳体的外表面面向用户,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弹性控件、导电层、安装挡板、FPC、PCB等等。壳体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塑料、玻璃等材质制成。壳体的形状可以是球状、饼状、椭球状等等。为了满足用对壳体外观的要求,可以将壳体制备成流线形的饼状。
[0028]按键:实际是指实体按键,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塑料、金属等材料制成。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壳体的表面相衔接,并作为所述壳体表面的一部分;从用户的角度看,按键也是壳体。按键面向用户使用。用户可以按压按键实现对按键触动。
[0029]弹性控件:位于按键的内侧,弹性控件具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自然状态,也即不受外力作用下的状态,此时,弹性控件的导电部分与导电层不接触,没有电导通。第二种状态是被按键按下去的状态,此时,弹性控件的导电部分与导电层接触,且与导电层的导电部分接触,实现了电导通。尤为重要的是,弹性控件处于第二种状态下的时候,在按键上撤去外力会使得弹性控件恢复至第一种状态。可见,弹性控件是一个弹性可恢复状态的结构,可以采用按键硅胶实现弹性控件的这种功能,与此同时,可以在按键硅胶上结合导电硅胶实现弹性控件的导电功能。
[0030]导电层:具有导电部分,该导电部分与弹性控件的导电硅胶接触后,实现了电导通,进而实现了按键功能。导电层尾端可以直接焊接于PCB上,从而与PCB上的管理芯片实现按键信号的交互。
[0031]安装挡板:作为上述结构的挡板使用,并且固定整个按键结构。
[00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键的第一端通过固定的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按键的第二端围绕所述转轴运动。
[0033]基于以上结构所组成的按键结构,有效限制了按键结构所占用的空间,在狭小空间内实现了良好按键手感的按键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结构成本较低且易于实现。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用户按压在按键上想要触发按键信号时,所述按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