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组件及其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接触组件及其高压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0002]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0003]直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现有的直流继电器大多采用动簧片直动式(也称为螺线管直动式)方案,该直流继电器的触头部分包括两个静触头和一个动组件,动组件包括动簧部分和推动杆组件,动簧部分包括动簧片和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动触点也可以是直接由动簧片的两端部来构成),动簧片为直片式,当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两个静触头相接触时,电流由其中一个静触头流入,经过动簧片后从另一个静触头流出;该动簧部分是装在推动杆组件的一端,推动杆组件的另一端则与动铁芯相连接,当线圈接入电流而使动铁芯向上运动时,动铁芯带动推动杆组件向上移动,使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与两个静触头分别相接触,当线圈断开电流时,动铁芯受复位弹簧的作用向下运动,动铁芯则带动推动杆组件向下移动,使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与两个静触头分别相分离。现有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在接通大电流时由于产生电弧,易造成动、静触点发生粘连或烧损的弊端,同时在动静触头闭合后,流经大电流时容易粘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接触组件及其高压直流继电器,通过对动簧部分以及配合部件的结构改进,能够有效避免接通时粘接,提升抗粘接能力,同时有效提升动静触头闭合后,流经大电流时的抗粘性。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组件,包括动簧部分和匹配的静簧部分,所述动簧部分包括一个动簧片和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所述两动触点分别与匹配的静簧部分的静触点相对应,在动簧片中,对应于两动触点之间的动簧片的中间部分设为向上凸伸的倒U形结构。
[0006]所述动簧片的倒U形结构是由动簧片沿着厚度方向折弯后形成的。
[0007]所述动簧片为单片结构或是由多片的单片结构层叠靠在一起后构成。
[0008]所述匹配的静簧部分的静簧为静簧片,所述静触点固定在静簧片上并使静簧片上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动簧片的倒U形结构的两臂的电流流动方向相垂直,动簧片的倒U形结构的两臂会分别受到方向相反的向外的力,使动簧片的倒U形结构的两臂向外运动,从而带动动触点向外侧搓动。
[0009]所述匹配的静簧部分的静簧为引出端,所述静触点固定在引出端上并使引出端上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动簧片的倒U形结构的两臂的电流流动方向相平行;当动簧片的倒U形结构的两臂之间的距离小于引出端与动簧片的对应臂之间的距离时,动簧片的倒U形结构的两臂会分别受到方向相反的向外的力,使动簧片的倒U形结构的两臂向外运动,从而带动动触点向外侧搓动;当动簧片的倒U形结构的两臂之间的距离大于引出端与动簧片的对应臂之间的距离时,动簧片的倒U形结构的两臂会分别受到方向相反的向内的力,使动簧片的倒U形结构的两臂向内运动,从而带动动触点向内侧搓动。
[0010]—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由静簧部分构成的静触头和一个动组件;所述动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动簧部分,以及两个弹簧和推动杆组件;所述动簧片通过两个弹簧装于推动杆组件中,两个弹簧分别张紧在动簧片与推动杆组件之间并使动簧片上面抵向推动杆组件的顶部内侧。
[0011]所述推动杆组件由推动杆部分和U型篮二个独立零件组成,所述U型篮的底部固定在推动杆部分上并将所述动簧片容纳于U型篮中,所述推动杆部分包括用绝缘塑料固定在一起的固定片和推动杆;推动杆部分中还包括由绝缘塑料向两边延伸的弹簧支撑部,所述弹簧的底端抵靠在弹簧支撑部上。
[0012]所述弹簧支撑部还一体向上凸伸设有用来定位弹簧的第一凸台,所述弹簧的底端套在所述第一凸台上。
[0013]所述两个弹簧为圆锥形结构。
[0014]所述动簧片上面顶向推动杆组件的顶部内侧为动簧片上面顶向推动杆组件的U型篮的顶部的内侧,所述U型篮的顶部设有能够让凸伸的倒U形结构穿出的让位孔。
[0015]所述U型篮的顶部的内侧设有第一凸苞,该第一凸苞设置在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一边,使得当触点断开时,受U型篮的顶部的内侧第一凸苞与动簧片相顶紧的作用,动簧片向所述宽度的一边倾斜。
[0016]所述第一凸苞由U型篮顶部对应位置折弯后形成或者采用模具冲苞形成。
[0017]所述U型篮的顶部的内侧还设有第二凸苞,所述第二凸苞设置在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另一边,且第二凸苞的高度尺寸设成与第一凸苞的高度尺寸具有高度差,使得当触点断开时,受U型篮的顶部的内侧与动簧片相顶紧的作用,动簧片向所述宽度的对应一边倾斜。
[0018]所述U型篮的两侧部的底部设有卡孔,所述固定片的两端分别装配在所述U型篮的两侧部的卡孔中,并通过铆接方式或者激光焊接方式使得固定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型篮的两侧部的卡孔相固定。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动簧片中,在固定两个动触点位置之间的动簧片的中间设有向上凸伸的倒U形结构,当故障电流产生时(比如4KA/6KA),利用“安培力定律”可知,动簧片的凸伸的倒U形结构的两臂会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向外的力,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动簧会向外运动,从而带动动触点向外侧“搓动”,从而避免触点在大电流下粘接;当减小引出端与动簧片距离、加大动簧片的U形开距时,动簧片两臂会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向内的力,从而,在两个方向相反且向内的力的作用下,动簧会向内运动,从而带动动触点向内侧“搓动”,从而避免触点在大电流下粘接。
[002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多片的单片结构层叠靠在一起来构成动簧片,这种结构,有利于散热,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刚度,利于变形,在配合动簧片的中间的凸伸的倒U形结构时,能够很好地带动动触点向内侧“搓动”或向外侧“搓动”,从而避免触点在大电流下粘接。
[0022]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U型篮的顶部的内侧设有第一凸苞,该第一凸苞设置在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一边,使得当触点断开时,受U型篮的顶部的内侧第一凸苞与动簧片相顶紧的作用,动簧片向所述宽度的一边倾斜。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当触点断开时,动簧片在弹簧张紧下会倾斜,从而使燃弧点与接触点分离,保证接触电阻小;当触点闭合时,从动簧部分开始倾斜到动簧水平(即最终动静触点的可靠接触),使得动静触点在接触过程中接触点“滚动”,有效避免粘接,提升了接通抗粘接能力。
[0023]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两个弹簧设计为圆锥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能够在保证触点压力情况下,产品的动作电压小;或者在保证动作电压情况下,产品的触点压力可以做大,从而保证产品的可靠接触,有利于抵抗大的故障电流。
[0024]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U型篮和推动杆部分设计成二个独立零件,U型篮为金属材料(无磁材料优选)制成,推动杆部分则由推动杆和金属材料制成的固定片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由于参与注塑的零件结构简单,从而使得推动杆部分的尺寸精度容易保证,大大降低了注塑难度。
[0025]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组件及其高压直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动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动簧部分(翻转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推动杆部分、双弹簧和动簧的配合示意图;
[0030]图5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触点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实施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