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般电连接器介面为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为普遍 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 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 0传输规格。
[0003] 现有USBType-C电连接器的外型、结构、端子接触方式、端子数目、各端子的距离 (Pitch)、各端子的分配(PinAssignment),都和目前的USB电连接器截然不同。目前的 USBType-C插座电连接器包含有设置在胶芯上之复数平板端子,胶芯外部覆盖有外铁壳等 结构。一般USBType-C插座电连接器的胶芯为以多件式胶体相互组装而成,而各胶体中分 别结合复数上排平板端子、复数下排平板端子。
[0004] 然而,习知USBType-C电连接器的各胶体因以组装方式结合,常发生各胶体间的 扣合尺寸发生误差,导致组装后各胶体的强度减弱,固定效果降低。并且,于插拔使用时,可 能各上排平板端子的接触段前端因无与舌片固定作用,常发生翘起的状况,是以,如何解决 习知结构的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第二端子模组、复数第 一平板端子及屏蔽外壳;第二端子模组包含复数第二平板端子及与各第二平板端子一体成 型之第二绝缘体,各第二平板端子定义第二接触段,第二绝缘体具有端子固定部,端子固定 部系固定各第二接触段,端子固定部定义安置表面,安置表面系将各第二接触段前端埋设 于安置表面内;复数第一平板端子设置于第二端子模组,且各第一平板端子与第一绝缘体 一体成型而形成第一端子模组,第一绝缘体包含舌片,于舌片相对两面定义表面差异区域 以及相对表面差异区域之安装表面,安装表面系固定各第一平板端子定义之第一接触段, 且各第一接触段前端埋设于安装表面内,端子固定部嵌埋成形于舌片内,端子固定部之安 置表面与舌片之表面差异区域系同一平面,且端子固定部之表面结构与表面差异区域之表 面结构不同;及屏蔽外壳其界定一供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装设于内之容置槽。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平板端子系由固定模块固定彼此间距及位置,且被第一 绝缘体包覆其中。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平板端子包括第一嵌入段,各第一嵌入段自各第一接触 段前侧延伸而嵌入于舌片。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二平板端子包括第二嵌入段,各第二嵌入段自各第二接触 段前侧延伸而嵌入于端子固定部。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体包括第一基座,舌片自第一基座一侧延伸,第二绝缘 体包括第二基座,端子固定部自第二基座一侧延伸,第一基座一体成型于第二基座上。并 且,第一基座的表面结构与第二基座的表面结构不同。此外,各第一平板端子更包括第一焊 接段,各第一焊接段延伸出第一基座底部,各第二平板端子更包括第二焊接段,各第二焊接 段延伸出第二基座底部而错开排列于各第一焊接段一侧。另外,第一绝缘体包括舌片加厚 块,舌片加厚块相邻于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舌片加厚块包覆于端子固定部与第二基座之 间。
[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座电连接器更包含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及 第二导电片分别设置于第一绝缘体及第二绝缘体;此外,第一导电片的两侧分别具有二第 一接触脚,二第一接触脚穿过第一绝缘体上的二第一透孔,而与复数第一端子中两侧的二 第一接地端子接触;并且,第二导电片的两侧分别具有二第二接触脚,二第二接触脚穿过第 二绝缘体上的二第二透孔,而与复数第二端子中两侧的二第二接地端子接触。
[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舌片之表面差异区域系界定区隔线段,区隔线段形成于表 面差异区域而位于端子固定部周缘。
[0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座电连接器更包括屏蔽片,屏蔽片一体成型于第二绝缘体,并 位于复数第一平板端子与复数第二平板端子之间。
[0013] 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基部、复数第一平板端子、复数第二平 板端子、屏蔽片及屏蔽外壳;基部一端延伸舌片以成形绝缘本体,舌片两面界定表面差异区 域以及背离表面差异区域之安装表面,表面差异区域界定端子固定部,且端子固定部之表 面结构与表面差异区域之表面结构不同;各第一平板端子界定第一接触段及由第一接触段 延伸之第一焊接段,第一接触系成形固定于安装表面,而其前端埋设于安装表面,而第一焊 接段则成形于基座;各第二平板端子界定第二接触段及由第二接触段延伸之第二焊接段, 第二接触系成形固定于端子固定部,而其前端埋设于端子固定部,而第二焊接段则成形于 基座;屏蔽片设置于基部及舌片内,且位于复数第一平板端子与复数第二平板端子之间; 及屏蔽外壳界定一供基部及舌片组装设于内之容置槽。
[0014] 通过成型后之第二绝缘体上放置复数第一平板端子,并以端子固定部透过成型方 式或灌胶方式结合第二绝缘体,端子固定部并固定复数第一平板端子,将第一绝缘体与第 二绝缘体形成一体式结构,可将复数第一平板端子、复数第二平板端子、第一绝缘体及第二 绝缘体完整的固定,提升产品的稳固性,并可避免外力碰撞而容易分离,并且,在完成组装 后的端子固定部表面与舌片表面形成差异,便于得知不同的加工成型过程。并且,各第一、 第二嵌入段嵌入于舌片中,可提高各第一、第二接触段位于舌片的稳固性,避免插拔使用一 段时间后,各第一、第二接触段朝舌片上方翘起的问题发生。
[0015] 另外,通过插座电连接器之复数第一平板端子与复数第二平板端子呈上下颠倒, 上排的复数第一接触段之排列方式左右相反于下排的复数第二接触段之排列方式,提供插 头电连接器正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端子可与上排的复数第一 接触段连接,而插头电连接器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端子亦 可与下排的复数第二接触段连接,插座电连接器具有不限制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 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平板端子与第二平板端子之分解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组装过程之外观示意图(一)。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组装过程之外观示意图(二)。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组装过程之外观示意图(三)。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组装过程之外观示意图(二)。
[0023]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仰视示意图。
[0024] 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002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组装过程之外观示意图(一)。
[0026]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组装过程之外观示意图(二)。
[0027]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组装过程之外观示意图(三)。
[0028] 符号说明
[0029] 100 插座电连接器
[0030] 11 屏蔽外壳
[0031] 111 本体
[0032] 112 容置槽
[0033] 113 插接框口
[0034] 121 内壳
[0035] 122 盖板
[0036] 14 环形壁结构
[0037] 2a 第一端子模组
[0038]2b第二端子模组
[0039]21 绝缘本体
[0040]21a 第一绝缘体
[0041] 21b 第二绝缘体
[0042] 211 舌片
[0043] 211a 第一面
[0044] 211b 第二面
[0045]211c 前侧面
[0046] 213 表面差异区域
[0047] 214 安装表面
[0048] 215 舌片加厚块
[0049]216 区隔线段
[0050] 217 填补凹槽
[0051]218 突块
[0052] 2191 第一透孔
[0053] 2192 第二透孔
[0054]221 端子固定部
[0055]221a 安置表面
[0056] 24 基部
[0057] 241 第一基座
[0058] 242 第二基座
[0059] 25 后侧板块
[0060] 251 贯穿槽孔
[0061] 31 第一平板端子
[0062] 311 第一平板讯号端子
[0063] 3111 第一对第一平板高速讯号端子
[0064] 3112 第一平板低速讯号端子
[0065] 3113 第二对第一平板高速讯号端子
[0066] 312 第一平板电源端子
[0067] 313 第一平板接地端子
[0068] 3141 第一功能侦测端子
当前第1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