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6773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沿不同方向导引对接元件移动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电连接器作为各种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中。其中,通常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与对接连接器或对接电子元件电性连接的接触部、沿电连接器插接方向设置在接触部前侧的导向段;该导向段用以导引对接连接器或对接电子元件沿插接方向插入电连接器中,同时可防止抵跨导电端子。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导电端子仅在插接方向上设置有一导向段,如此一来,在对接连接器或对接电子元件从另一角度或倾斜插入时,或者在拔出时,则容易造成抵跨导电端子。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沿不同方向导引对接元件移动,使其导电端子不会被对接元件抵跨。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和承载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承载面,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突伸出承载面以电性连接一对接元件的接触部,所述导电端子还具有在接触部外围倾斜延伸以导引对接元件移动的导向段,所述导向段分布在所述接触部外围的不同方向上,并且在前述不同方向上,所述导向段远离接触部的一端不高于承载面。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段具有四个并分别自接触部外围向不同方向延伸形成。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段在接触部周围对称设置。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对接元件的插拔方向上,四个所述导向段在接触部的左右两侧呈两两对称设置,并且位于接触部同侧的两个所述导向段设有自接触部分别沿两个相互远离的方向朝向承载面曲折延伸的导向部、自导向部远离接触部的一端相向延伸后相互连接的连接部。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接触部同侧的两个导向段的两个所述导向部呈S型背向延伸,前述两个相互远离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呈圆弧形弯曲延伸形成,并且所述连接部与固定部相连接。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呈框型围绕设置在接触部和导向段周围,所述导向段呈曲线型连接设置在接触部和固定部之间。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段呈S型曲线延伸。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承载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接触部和导向段相对应的部分上下贯穿设置,所述固定部镶埋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内。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为SM卡连接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在接触部外围设置倾斜延伸以导引对接元件移动的导向段,并且该导向段分布在接触部外围的不同方向上,由此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沿不同方向导引对接元件移动,使其导电端子不会被对接元件抵跨,保证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17]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3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1]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为电子卡连接器,具体为SIM卡连接器,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2和承载所述导电端子2的绝缘本体I。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2均镶埋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I上,并且若干所述导电端子2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对接方向上成两列排列设置。另外,在下述描述中,为方便说明,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对接方向上靠近用户操作的一侧称为前,与前侧相对的一侧为后,在垂直对接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为左和右。
[0022]其中,所述绝缘本体I具有用以承载对接元件(未图示)的承载面11和背向承载面11设置的安装面12。所述对接元件为一 SIM卡,所述承载面11用以承载所述SIM卡。所述安装面12用以与一电路板(未图示)相贴合。所述绝缘本体I的左右两端缘和中间位置处分别形成有若干焊孔13,在焊孔13之间形成有若干与导电端子2相对应的贯穿孔14。
[0023]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镶埋固定在绝缘本体I内的固定部21、自固定部21延伸出绝缘本体I的焊接部22、突伸出所述承载面11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接触部23、在接触部23外围倾斜延伸以导引对接元件移动的导向段24。其中,所述焊接部22收容在所述焊孔13内,并且自固定部21先向下再水平弯折形成。所述焊接部22的下表面与所述安装面12位于同一平面上,以焊接在电路板上。
[0024]所述导向段24和接触部23在垂直承载面11的上下方向上与所述贯穿孔14相对应,即所述导向段24和接触部23在承载面11上的投影落入贯穿孔14内,由此使得接触部23和导向段24呈悬臂状设置,不仅可提供所述接触部23和导向段24 —定的弹性变形空间,而且可方便在绝缘本体I成型前对导电端子2先行进行固定,保证接触部23的弹性设
i+o
[0025]所述导向段24分布在所述接触部23外围的不同方向上,并且在前述不同方向上,所述导向段24远离接触部23的一端不高于所述承载面11设置,藉由该种结构设置,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可沿不同方向导引对接元件移动,并且还可使导电端子2不会被对接元件抵跨。
[0026]为方便对接元件能够在插入和拔出方向上均得到有效导引,从而平稳顺利地实现插拔,本实用新型中前述不同方向包括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对接方向和对接元件的插接方向,亦即对接元件的插入和拔出方向。在该种情况下,所述导向段24分别设置在接触部23的前后两侧,并且在对接元件的插入和拔出方向上如前述倾斜设置,由此使得对接元件在插入和拔出过程中均可以得到有效导引。其中,为将导向段24远离接触部23的一端稳定限位在不高出承载面11的位置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固定部21连接设置在所述导向段24的末端,即将所述导向段24连接设置在固定部21和接触部23之间。由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