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水冷板水路结构及电池水冷散热方法

文档序号:9648067阅读:1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水冷板水路结构及电池水冷散热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水冷板水路结构及电池水冷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容易在电池内部积累大量热量,造成电池工作温度上升,电池性能下降(电池转换效率及循环寿命降低等)及电池燃烧爆炸等问题,有效解决电池散热问题对电动汽车安全行驶非常重要。
[0003]现有的电池散热方式主要采用串联水冷散热及并联水冷散热两种方式:
[0004]1)在串联水冷散热中,由于各电池模组采用串联方式水冷,不会出现分流不均的问题,系统流量控制简单,但由于串联冷却水路较长,流经前后端电池模组的冷却水温逐渐增加,容易出现前后端电池模组模组温差大,后端电池模组过温现象,影响电池性能及寿命ο
[0005]2)在并联水冷散热中,各电池模组采用并联方式水冷,各电池模组温差小,但由于流阻受水道结构、加工工艺、管路布置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各电池模组分流不均的问题,从而容易造成电池单体间散热不均。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保证系统流量分布均匀的同时,实现后端电池模组温度控制的电池水冷板水路结构及电池水冷散热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种电池水冷板水路结构,包括用于对前端电池模组及后端电池模组串联散热的主冷却管路,还包括用于对后端电池模组散热的辅助冷却管路,所述辅助冷却管路上设有根据后端电池模组温度控制辅助冷却管路液体通断的控制阀。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0]所述辅助冷却管路包括输送段及冷却段,所述冷却段设于所述后端电池模组的位置。
[0011]所述辅助冷却管路与所述主冷却管路并联设置。
[0012]所述控制阀为节温器。
[0013]还包括控制器及用于检测主冷却管路后端区域电池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阀为电控阀,所述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发出控制指令至电控阀。
[0014]所述主冷却管路呈S形布置。
[0015]一种电池水冷散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步骤1):输入冷却液,对前端电池模组及后端电池模组进行串联散热;
[0017]步骤2):检测后端电池模组温度,当检测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增加后端电池模组冷却液流量;当检测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减少后端电池模组冷却液流量。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9]在步骤1)中,利用主冷却管路输送冷却液。
[0020]在步骤2)中,利用辅助冷却管路输送冷却液控制后端电池模组的冷却液流量。
[0021]辅助冷却管路上设置节温器,辅助冷却管路的冷却液通过节温器进行流量控制。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3]本发明在串联设置的主冷却管路的基础上增加辅助冷却管路,并通过控制阀增加辅助冷却管路的水流量,即根据后端电池模组的热负荷及散热能力情况增加该区域散热能力,从而减小前后端电池模组间的温差。采用串联布置方式结构简单,且在实现系统流量分布均匀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后端电池模组温度偏高的问题。本发明控制阀进一步设置为节温器,通过节温器可自动判断水温并进行水路控制,系统检测简单可靠、且精确。本发明的电池水冷散热方法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2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发明在具体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发明的电池水冷散热方法的流程图。
[0028]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9]图中各标号表不:
[0030]1、主冷却管路;2、辅助冷却管路;21、输送段;22、冷却段;3、节温器;4、电池模组;
5、电池水冷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水冷板水路结构,用于对电池进行散热,电池由多个电池模组4组成,包括前端电池模组及后端电池模组,前端电池模组及后端电池模组布置于电池水冷板5上,电池水冷板5采用整块板或独立设置的多块单板。电池水冷板水路结构包括主冷却管路1及辅助冷却管路2,主冷却管路1用于对前端电池模组及后端电池模组串联散热,冷却液依次通过前端电池模组、后端电池模组从而将电池热量带走;辅助冷却管路2用于对后端电池模组散热,辅助冷却管路2上设有控制阀,控制阀根据后端电池模组温度控制辅助冷却管路2液体的通断。本发明在串联设置的主冷却管路1的基础上增加辅助冷却管路2,并通过控制阀增加辅助冷却管路2的水流量,即根据后端电池模组的热负荷及散热能力情况增加该区域散热能力,从而减小前后端电池模组间的温差。采用串联布置方式结构简单,且在实现系统流量分布均匀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后端电池模组温度偏高的问题。
[0033]本实施例中,辅助冷却管路2包括输送段21及冷却段22,冷却段22设于后端电池模组的位置,冷却段22可根据后端电池模组的实际散热需求增加管路绕行长度及管路直径以增加散热面积。
[0034]本实施例中,辅助冷却管路2与主冷却管路1为并联设置,辅助冷却管路2及主冷却管路1的冷却液均由同一进液口进入、同一出液口排出,结构简单、输液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辅助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