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线板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180831阅读:9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线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插线板。



背景技术:

插线板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用电设备。现有市场上的插线板功能单一,就只是普通的电源连接件,大多数的构造都是插线板的主体上面开有插头的插孔,并且插孔直接裸露在外面,通过插孔可直接看到插线板内的导电簧片。

当插线板处于未使用的状况下,小孩的手指一般可以轻易地从插头的插孔内接触到导电簧片,十分危险,且插线板上未使用的部分插孔容易进灰,难以清扫;当插线板要直接放在地面上使用时,若地面上有不小心洒落的一些水,会由于插线板底座高度较低而存在水溅入插孔内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线板,能够避免未使用的插孔裸露在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插线板,包括插线板本体,所述插线板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插孔,所述插线板本体的上端面设有与插孔一一对应并依次盖合于对应插孔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向外延伸有插扣,所述插线板本体的上端面对应于插扣的位置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向盖板的侧面开设有供插扣扣接的插槽。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盖板能够将闲置的插孔与外界隔离开来,从而避免小孩将手指伸入插孔内,还能避免插孔内积灰以及水溅入到插孔内;插扣与插槽之间的配合,能够快速限定盖板一端的位置,从而保证其能够与插孔的位置相对应,避免发生位置偏移,还能实现盖板的快速拆卸,从而增加了安装插头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远离插扣的一端向外延伸有握持板,所述握持板向着远离插线板本体的上端面的方向弯曲。

采用上述方案,握持板更加容易着力,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将盖板从插线板本体的上端面掀起,增加了拆卸盖板时的便利性。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盖合面的边沿环设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方案,密封圈能够提高盖板与插线板本体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免灰尘通过两者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插孔内;同时密封圈起到支撑作用,能够使盖板与插线板本体的上端面之间产生间隔,避免两者直接接触而造成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远离插扣的一端垂直延伸有朝向插线板本体的插板,所述插线板本体远离限位块的侧面设有用于限定插板位置的限位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插线板本体的侧面并与插板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供插板插接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的其中一个侧面垂直开设有滑移盲孔,所述滑移盲孔内滑移连接有卡球,所述滑移盲孔的开口小于卡球的直径,所述滑移盲孔的底部设有抵接于卡球以驱使卡球的球面突出于凹槽侧面的弹性件,所述插板上对应于卡球的板面开设有供卡球卡接的球槽。

采用上述方案,卡球能够在滑移盲孔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通过弹性件能够将卡球推动至滑移盲孔的开口位置,并保持在该状态,以使卡球的球面能够突出于凹槽的侧面,而卡球又能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克服弹性件的弹力缩回至滑移盲孔内;通过卡球与球槽之间的卡接配合,能够快速限定插板在凹槽内的位置,从而锁定盖板的另一端,使得盖合于插孔上的盖板能够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插线板本体靠近限位块的侧面并对应于盖板的位置安装有呈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限位杆,两根所述限位杆相对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滑移卡槽,所述盖板的两条侧边分别滑移卡接于两个滑移卡槽内。

采用上述方案,将盖板从插线板本体上拆卸下来后,通过与滑移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能够快速实现盖板的收纳,避免盖板在不使用时造成丢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盖板能够将闲置的插孔与外界隔离开来,从而避免小孩将手指伸入插孔内,还能避免插孔内积灰以及水溅入到插孔内;插扣与插槽之间的配合,能够快速限定盖板一端的位置,从而保证其能够与插孔的位置相对应,避免发生位置偏移,还能实现盖板的快速拆卸,从而增加了安装插头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插线板本体;2、插孔;3、盖板;4、插扣;5、限位块;6、插槽;7、握持板;8、密封圈;9、插板;10、固定块;11、凹槽;12、滑移盲孔;13、卡球;14、弹性件;15、球槽;16、限位杆;17、滑移卡槽;1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插线板,如图1所示,包括插线板本体1,该插线板本体1呈长条形设置,插线板本体1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插孔2,该插孔2优选为国标五孔插孔2,在本实施例中,插孔2的数量优选为六个,其沿插线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于插线板本体1的上端面,并呈单排设置。

插线板本体1的上端面设有与插孔2一一对应并依次盖合于对应插孔2的盖板3,盖板3的数量也优选为六个,分别盖合于六个插孔2的上方,且每块盖板3的覆盖面积大于对应插孔2的所占面积,以使盖板3能够完全盖住插孔2。每个盖板3的一端向外延伸有插扣4,插扣4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盖板3的边沿并靠近其两端的位置。插线板本体1的上端面对应于插扣4的位置设有限位块5,限位块5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限位块5与两个插扣4一一对应。限位块5朝向盖板3的侧面开设有供插扣4扣接的插槽6,两个插槽6与两个插扣4一一对应,使得插扣4能够与限位块5结合得更加紧密,同时受力也更加平衡。盖板3的盖合面的边沿环设有密封圈8,密封圈8的材料优选为橡胶。

盖板3上远离插扣4的一端垂直延伸有朝向插线板本体1的插板9,该插板9的板面与盖板3的转动平面一致,并与插线板本体1的侧面保持有间隔,以使插板9能够随着盖板3顺利转动至插线板本体1的侧面,而不会受到阻隔。

插线板本体1远离限位块5的侧面设有用于限定插板9位置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插线板本体1的侧面并与插板9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数量也优选为六个,六个固定块10分别与六块盖板3上的插板9一一对应。固定块10上开设有供插板9插接的凹槽11,该凹槽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块10的上下两端面,凹槽11的底面与插线板本体1的侧面相平齐,且凹槽11的开口与插板9相对应。

如图2所示,凹槽11内的其中一个侧面垂直开设有滑移盲孔12,滑移盲孔12内滑移连接有卡球13,该卡球13的直径等于或者略小于滑移盲孔12的内径,以使卡球13能够在滑移盲孔12内进行稳定地往复运动,滑移盲孔12的开口小于卡球13的直径,即滑移盲孔12的开口边缘径向延伸有适应于卡球13球面的挡板18,以使卡球13无法脱离滑移盲孔12,同时卡球13的部分球面又能突出于凹槽11的侧面。滑移盲孔12的底部设有抵接于卡球13以驱使卡球13的球面突出于凹槽11侧面的弹性件14,弹性件14优选为压簧,压簧的一端抵接于卡球13,另一端抵接于滑移盲孔12的底部。插板9上对应于卡球13的板面开设有供卡球13卡接的球槽15。

盖板3远离插扣4的一端向外延伸有握持板7,握持板7向着远离插线板本体1的上端面的方向弯曲。

如图3所示,插线板本体1靠近限位块5的侧面并对应于盖板3的位置安装有呈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限位杆16,两根限位杆16相对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滑移卡槽17,滑移卡槽17沿着限位杆16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上端与限位杆16的上端相连通,下端与限位杆16的下端保持有间隔,盖板3的两条侧边分别滑移卡接于两个滑移卡槽17内。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未使用的插孔2上安装盖板3时,先将盖板3上的插扣4插入至限位块5的插槽6内,以限定盖板3的一端位置,然后以插扣4为中心,将盖板3下压,以将盖板3上的插板9插入至固定块10的凹槽11内,直至密封圈8抵接于插线板本体1的上端面。

在这个过程中,插板9的端部抵压于卡球13的球面,以使卡球13能够在插板9的抵压下克服弹性件14的弹力缩回至滑移盲孔12内,从而使插板9能够顺利插入。当球槽15与滑移盲孔12的开口相对时,卡球13又能在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卡接于球槽15内,从而限定插板9的纵向位置,以锁定盖板3的活动端。

当需要使用到该插孔2时,通过握持板7将盖板3的活动端掀起。在这个过程中,插板9从凹槽11内抽离,同时卡球13在插板9的挤压下克服弹性件14的弹力而缩回,以使插板9能够顺利地离开凹槽11。当盖板3被掀开后,将插扣4从插槽6内拔出,便能完全卸下盖板3,然后将盖板3的两条侧边分别滑移卡入至两根限位杆16的滑移卡槽17内,并且将盖板3推至限位杆16的底部,以将盖板3收纳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