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孔接触件及使用该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对于用于传输电流的电连接器,在使用时经常需要实现带电插拔。申请号为201120050198.6的中国专利文件就公开了一种大电流线簧插孔,该插孔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外套,外套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线簧丝的安装孔,线簧丝通过内套、护套以及内螺母安装在安装孔中,外套的后端具有向后延伸的延伸段,延伸段的内孔用于固定导线,这种插孔使用时,通过线簧丝与适配的插针的外周面弹性接触实现导电连接,也就是说线簧丝是插孔与插针之间建立导电连接关系的主要部件,线簧丝为一种导电触指,现有技术中导电触指还可以为冠带、扭转片簧或者双曲面片簧等,这种接触件的问题在于:在带电插拔过程中,插孔和插针之间具有较高的电位差,插针在与插孔的导电触指临近接触的瞬间会产生电弧,产生的电弧会烧蚀导电触指,降低插孔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插孔接触件;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上述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插孔接触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插孔接触件,包括插孔接触件基体,插孔接触件基体的一端设有触指安装孔,另一端设有接线端,触指安装孔中安装有导电触指,所述插孔接触件基体上于导电触指的背离接线端的一侧设有铍青铜材质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具有用于与适配的插针的插接端过渡配合的配合面。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插孔接触件基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前、后套部分,前套部分的材质为铍青铜,所述配合部为前套的一部分。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前套部分的前端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向后顶压导电触指的内翻沿,所述内翻沿构成所述配合部。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前套部分套装在所述后套部分前端的外周面上,前、后套部分的内孔连通构成触指安装孔,后套部分的内孔中设有向前挡止导电触指的内挡沿。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前套部分强装固定在所述后套部分前端的外周面上。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2~5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前套部分的前端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劈槽。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壳体,所述电连接器壳体中安装有插孔接触件,所述插孔接触件包括插孔接触件基体,插孔接触件基体的一端设有触指安装孔,另一端设有接线端,触指安装孔中安装有导电触指,所述插孔接触件基体上于导电触指的背离接线端的一侧设有铍青铜材质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具有用于与适配的插针的插接端过渡配合的配合面。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插孔接触件基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前、后套部分,前套部分的材质为铍青铜,所述配合部为前套的一部分。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前套部分的前端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向后顶压导电触指的内翻沿,所述内翻沿构成所述配合部。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前套部分套装在所述后套部分前端的外周面上,前、后套部分的内孔连通构成触指安装孔,后套部分的内孔中设有向前挡止导电触指的内挡沿。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前套部分强装固定在所述后套部分前端的外周面上。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2~5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前套部分的前端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劈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插孔接触件在与插针插接的过程中,插针先与导电触指的前侧的铍青铜材质的配合面导电接触,使插针和插孔之间先建立导电连接,然后插针再与导电触指接触,由于铍青铜具有很好的灭弧性能,而且插针的配合面与插针的过度配合又保证了插针首先与配合面接触,这样就避免了插针与导电触指直接接触时产生电弧而烧蚀导电触指,提高了插孔接触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接触件基体包括处于前端的前套部分和处于后端的后套部分,所述前套部分的材质为铍青铜,所述配合面设置在所述前套部分前端的内壁上,这样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的插针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插孔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插合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立体图。
附图1~6对应实施例1,图中:1、插头;11、插针;12、导电接触部;13、接线端;14、头部;141、连接部;2、插座;21、插孔;22、导电触指;23、后套;25、前套;231、内挡沿;232、穿线孔;251、悬臂;252、内翻沿;253、内侧面。
附图7和图8对应实施例2,图中:3、插座;31、插孔;4、插头;41、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插头1和插座2均为矩形连接器,主要是用来实现控制柜的电源模块之间的导电连接,用来传输电源模块之间的大电流。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中安装有插针11,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中安装有插孔21。插座2即为电连接器的一种实施例。
插针11包括轴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针接触件基体,插针接触件基体包括处于前端的、用于与插孔21适配插合的导电接触部12以及处于后端的、用于连接导线的接线端13,在本实施例中插针整体呈台阶轴形,导电接触部12为台阶轴的前端较细部分的外周面,接线端13为台阶轴的后端部分,该部分具有用于供导线传入的固定的导线安装孔,当然,接线端还可以为焊杯结构,或者还可以是能够焊接固定在印制板上的插针结构。导电接触部的前端设有螺纹孔,铍青铜材质的头部14的后端设有连接部141,连接部141位圆柱形结构,其外周设有与导电接触部的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头部14通过连接部141的外螺纹与导电接触部的螺纹孔配合实现连接固定。头部构成插针的插接端,头部的前端设有倒圆角结构,便于插入插孔21中时导向。
插孔21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孔接触件基体,插孔接触件基体包括处于前端的前套部分和处于后端的后套部分,前套部分即为前套25,后套部分即为后套23,前套25为圆筒形结构,圆筒形结构的前端设有劈槽,使其前端构成悬臂结构,悬臂251的前端内侧设有向内延伸的内翻沿252,圆筒形结构的后端设有用于强装到后套23前端的外周面上的安装孔。后套的后端为圆筒形结构,圆筒形结构的内孔为用于安装固定导线的穿线孔232,后套前端的内孔的内壁面上设有向内悬伸的内挡沿231。前套25强装在后套上后,前、后套的内孔连通构成导电触指22的触指安装孔,导电触指22安装在触指安装孔中后,前套前端的内翻沿252的后侧面实现对导电触指向前的挡止限位,后套的前端的内挡沿231实现对导电触指向后的挡止限位。内翻沿252的内侧面253在插接方向上处于导电触指的前侧,内翻沿的内侧面围成的内孔与插针的头部的外周面过渡配合,内翻沿构成配合部,内翻沿的内侧面构成与插针的插接端过渡配合的配合面,前套整体的材质均为铍青铜,这样配合面也为铍青铜。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触指22为冠带,由一块片状矩形的原始板材加工围成,便于降低加工成本。
插针和插孔在适配插接过程中,插针前端的头部先与插孔的前套前端的内翻沿的内侧面导电接触,使插针和插孔之间先建立导电连接,然后插针再与插孔中的导电触指导电接触,插针的头部以及前套均采用铍青铜材质,而铍青铜具有很好的灭弧性能,这样就避免了插针与插孔插接时产生电弧而烧蚀导电触指,提高了插孔接触件的使用寿命。插针的头部与插孔的内翻沿的内侧面过渡配合,保证插接过程插针能够最先与前套导电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将前套的前端设置为悬臂结构主要是为了使悬臂产生微小的变形,保证插针与插孔的接触精度。插针和插孔插接到位后,通过导电触指导电,此时铍青铜材质的前套和头部基本不起导电作用。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2,如图7和图8所示,插头4和插座3是用于连接通信领域中的rru设备的电源的电连接,插头4和插座3具有热插拔和屏蔽功能,插座中安装有插孔31,插头中安装有插针41,插孔31和插针41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插针和插孔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插头3即为电连接器的实施例。
在其他实施例中,插针前端的头部还可以不是铍青铜材质,此时只需要保证插针的头部与插孔的内翻沿过度配合即可;插孔的前套的前端还可以不设置劈槽,此时前套前端的内翻沿为环形结构;插孔接触件还可以是一体结构,此时在插孔的前端的内壁上设置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中安装一个铍青铜材质的导电环,该导电环的内孔构成与插针的插接端过度配合的配合部;插孔的前套和后套还可以通过螺纹结构配合安装,或者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还可以将整个插孔基体都采用铍青铜材质,此时插孔基体的前套和后套就可以为一体结构;导电触指还可以采用线簧丝、扭转片簧或者双曲线片簧等;插针和插孔还可以单独与普通的插孔或者插针配套使用。
本发明的插孔接触件的实施例,所述插孔接触件与上述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中的插孔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