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例如可以用于连接两个电路载体。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制造中,将“扁平的”电路载体、例如电路板、引线框或汇流排电连接到插头或电连接到另外的电路载体。例如必要的是,在特殊情况下将两个平行的电路载体从汇流排和测量电阻连接至电路载体、如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pcb)。
对此例如可以使用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在文献de102014207759a1中描述。
在其中示出的实现方案尤其有利于在两侧上、即在两组接触副方面的相同的孔。
汇流排以及测量电阻——该测量电阻也被称为分流电阻或简称为分流器——通常由具有高的铜含量的铜合金制成。这种合金只可以困难地或以高损耗被钻孔。另外的在这种汇流排中实现孔的方案是通过冲压。在冲压时以孔应具有的直径大约等同于要冲压的材料厚度为标准值。例如孔可以在其直径方面简单地遵守该准则。因为汇流排相对厚,例如2mm至3mm,所以冲压的孔也应有利地具有大约这个直径,即大约2mm至3mm。在设计为双压配合引脚/双压配合插脚(doppel-pressfitpin)的连接元件的情况下,现在的标准是,从确定材料厚度中形成压配合引脚,该压配合引脚设置用于确定的孔直径,例如从具有材料厚度为0.64mm的板中形成用于直径为1mm的压配合引脚。如果要形成用于较大的孔直径的压配合引脚或连接元件,则通常需要使用较厚的板。但相反,难以理想地形成如下压配合引脚或连接元件:其在一侧用于厚的孔,另一侧用于薄的孔。而正是这却是具有优势的,因为可以在汇流排侧实现较大的孔,在电路板侧实现较小的孔,以节省空间。
已知的可行方案是,引脚在一侧、例如在测量电阻上不是被压入,而是被焊接。另一可行方案是,在每侧使用不同的板厚度。这种解决方案是技术标准,但是成本方面没有得到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可以更简单地实现这种功能。
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元件实现。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例如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权利要求的内容是对说明书内容的明确引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具有能导电的连接板,该连接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连接元件具有第一压配合引脚,该第一压配合引脚布置在连接板的第一端部上。该连接元件具有第二压配合引脚,该第二压配合引脚布置在连接板的第二端部上。第一压配合引脚和第二压配合引脚具有不同的最大横截面,其中该连接元件由相同厚度的材料制成。
本申请的发明人认识到,不同于先前常规的观点,非常可能的是:连接元件由相同厚度的材料制造,且尽管如此仍规定压配合引脚的不同的最大横截面。由此可以用于不同的孔直径。在此由于材料厚度相同,所以可以显著简化连接元件的制造,这是因为例如可以使用更简单的冲压过程。
在下面详细描述连接元件的可能的实施方案、尤其可以实现的多样的可行方案,使得尽管具有相同的材料厚度仍可以用于不同的孔直径。
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优选以180°指向彼此相反方向。
第一压配合引脚和第二压配合引脚优选设计用于不同的孔直径。可以理解为,这对于上面所选择的表述方式可以是另选或附加的表达方式,即两个压配合引脚具有不同的最大横截面。
尤其是横向于连接元件或连接板的纵向延伸观察该横截面。相应压配合引脚的最大横截面尤其是,在横向于所述纵向延伸确定所有可能的横截面时所具有的那个最大的面积。
根据一实施方案将连接板设计为直的。也可以如此表述,即该连接板设计为杆状的或直的杆状的。连接板的形状尤其可以从一侧到另一侧是方形的或长方形的,而且具有不同的尺寸或具有相同的尺寸。该形状也可以是被削圆的,这尤其可以在冲压过程中实现。典型地从例如具有0.64mm的厚度的带状材料中冲压而成。
第一压配合引脚和第二压配合引脚优选指向相反的方向。这符合于连接元件的适用于多种使用情况的实施方案,因为例如可以将两个直接叠置的孔相互连接。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元件的情况下,即使这些孔具有不同的孔直径,也尤其可以实现所述连接。
根据一改进方案,第一压配合引脚和/或第二压配合引脚是相应的压配合引脚布置结构的部分,该压配合引脚布置结构具有多个压配合引脚并且布置在连接板的相应的端部上。由此能够在一个相应的端部同时接触多个孔,这种情况例如可以被实现用于接触多个部件或用于增大电流载流量。也可以形成多个压配合引脚以用于提高稳定性和鲁棒性。
在此相应的压配合引脚布置结构的所有的压配合引脚都指向相同的方向和/或彼此平行地取向。从压配合引脚的尖端都指向相同的方向,可以识别出压配合引脚都指向相同的方向。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案,至少一个压配合引脚具有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其中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沿彼此相反的方向指向。这两个接触侧尤其是可以指向彼此成180°的相反的方向。在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之间布置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腿,在该第一弹性腿上形成第一接触侧。在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之间还形成加宽区段,该加宽区段如此加宽压配合引脚,使得该压配合引脚相比于没有加宽区段的情况能够在相同的材料厚度的情况下用于更大的孔直径。
该加宽区段尤其用于,增加压配合引脚的宽度,该宽度超过根据相应的板厚度典型可以达到的宽度。借助于加宽区段能够在板厚度保持不变或在任意的板厚度的情况下实现几乎任意大小的孔直径。也可以如此表述,沿着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之间的连接部的加宽区段比第一弹性腿更宽。这尤其根据一实施方案是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这种表述方式尤其可以与上述的“加宽区段如此加宽压配合引脚,使得压配合引脚相比于没有加宽区段的情况能够在相同的材料厚度的情况下用于更大的孔直径”的表述方式互换。
还可以规定,加宽元件插入或位于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之间,并由此增大在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之间的总宽度。
弹性腿尤其可以理解为侧面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可以被外部力压入。其在此是三维的结构。
接触侧尤其可以理解为相应的压配合引脚的抽象的侧,其在此典型地是二维的——虽然有可能被弯曲——的面。
在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之间可以尤其布置第一变形区段,第一弹性腿邻接于该第一变形区段。这种变形区段可以例如形成为穿通孔,但该变形区段也例如可以被设计为变薄的区段,即板厚度相比于其他连接元件减小的区段。要理解的是,开头选择的表述,“连接元件由相同厚度的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涉及连接元件的那些位于这种变形区段以外的区段。该表达与在变形区段中厚度减小或存在穿通孔并不矛盾。
借助于变形区段尤其可以实现另一元件的、尤其是上述第一弹性腿的或其它弹性腿的确定的可变形性。
根据一实施方案,在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之间可以布置第二变形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弹性腿,在该第二弹性腿上形成的第二接触侧,并且第二变形区段邻接于该第二弹性腿。在此可以以与在第一变形区段中类似的方式实现第二弹性腿的弹性。因此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第一弹性腿可以向着加宽区段被压入,而第二弹性腿同样可以向着加宽区段被压入。由此可以以已知的方式规定压配合引脚向孔中的压入。
在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之间可以布置一个另外的变形区段,该另外的变形区段布置在加宽区段内部。该另外的变形区段可以实现加宽区段的确定的可变形性或弹性。
该另外的变形区段可以例如被设计为骨形或哑铃形。尤其可以如此设计该变形区段,使得该变形区段沿纵向方向是弹性的,这例如通过弹性挠曲的形状、尤其通过弹性元件或任意的弹性元件的结构实现。这个弹性元件可以优选如此设计,使其能够容易地通过冲压技术制造。
第二接触侧根据一实施方案形成在加宽区段上。在尤其可以取消第二弹性腿,从而仅存在一个弹性腿。在这种情况下,压配合引脚可以一方面利用第一弹性腿,另一方面利用加宽区段贴靠在孔上。
加宽区段尤其可以设计为扁平的、尤其至少近似长方形的元件。然而也可以设想多个其它元件。加宽区段典型地设计为在接触元件的方向上至少近似对称。优选设置为,在压入时在左侧和右侧上出现相同的力。除了长方形,还可设想例如十字形、圆形、x形或y形的结构。
加宽区段尤其可以具有多个弹性的和/或挠曲的区段。由此可以以有利的方式设定加宽区段的弹性。
加宽区段可以有利地设计具有纵向弹性。这种纵向弹性尤其可以横向于在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之间的连接部存在。由此可以有利地支持接触区段上的弹性,该接触区段与电路板或另外的构件连接。
加宽区段可以有利地具有下列特征中的至少一个,在此要理解的是,加宽区段也可以具有下列特征中的多个以及尤其是任意组合或所有特征:
-多个开口,
-纹路设计,
-多个薄的区段,
-压花,和/或
-多个弹性区。
加宽区段尤其可以借助于这些特征被设计具有纵向弹性。
变形区段的一部分或所有的变形区段都可以根据相应的设计方案被设计为长孔和/或蛋圆形。由此可以设定弹性性能。
变形区段的一部分或所有变形区段也可以被设计为穿通孔或设计为变薄的区段。对此在上文中已经描述。
连接元件可以有利地借助于冲压方式形成。连接元件尤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制造。这允许简单和合适地制造,尤其是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由下面参照附图描述的实施例得知其它特征和优点。在此示出: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压配合引脚,
图2示出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元件中的压配合引脚,
图3示出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元件中的另选的压配合引脚,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元件,
图5示出图4的连接元件的另一视图,
图6示出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元件中的压配合引脚布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压配合引脚10。这种压配合引脚例如可以用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接元件中。
压配合引脚10具有第一弹性腿21和第二弹性腿22。在两个弹性腿21、22之间形成穿通孔形式的变形区段30。该压配合引脚10安装在此处仅局部示出的连接板5上。该连接板尤其为也未进一步示出的连接元件所具有。
变形区段30的作用是,可以使两个弹性腿21、22压向内部,从而可以使压配合引脚10压入孔中。由此压配合引脚可以尤其固定在孔中并建立可靠的接触。
如其它所示实施例一样,压配合引脚10也是由导电性好的材料、尤其是铜或铜合金制成。压配合引脚由板件冲压得出。其它实施例也是如此。
图2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元件的压配合引脚10。在此在第一弹性腿21和第二弹性腿22之间布置加宽区段40。在第一弹性腿21和加宽区段40之间布置第一变形区段31。在第二弹性腿22和加宽区段40之间布置第二变形区段32。这两个变形区段31、32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穿通孔。
通过示出的实施例,在两个弹性腿21、22之间的距离明显比在不存在加宽区段40时更大。这尤其涉及所使用的板厚度,该板厚度在其它情况下规定了两个弹性腿21、22之间的最大距离。
在两个弹性腿21、22的外侧布置第一接触侧51和第二接触侧52。第一接触侧51在此布置在第一弹性腿21上。第二接触侧52布置在第二弹性腿22上。利用这两个接触侧51、52使压配合引脚10尤其在孔中被接触到。
如图2所示并尤其在与图1的比较中明确:与图1中示出的根据现有技术的实施方案相比,在图2中示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两个接触侧51、52彼此明显相距更远。对此还要指出的是,这在相同板厚度的情况下也是这样。
图3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元件的压配合引脚1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此在加宽区段40中布置有一个另外的变形区段33。该另外的变形区段33同样设计为穿通孔。如还可以看到那样,相邻于该另外的变形区段33的加宽区段40被略微弯曲,从而该另外的变形区段33整体上具有哑铃形状。借助这个实施方案尤其可以设计使加宽区段40具有纵向弹性。该纵向弹性在此尤其涉及沿该另外的变形区段33的纵向延伸的方向。由此再次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弹性,并尤其还可以适配于相应的应用情况。
其它涉及第二实施例的情况可以参照结合图2对第一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元件1。其中连接板5居中布置,其中在连接板5的下端部上布置第一压配合引脚10a,并在连接板5的上端部上布置第二压配合引脚10b。
以如上面参照图1所描述和示出的方式设计第一压配合引脚10a。有关元件方面可以参照上述说明。附图标记相同,仅后缀小写字母“a”。
以如上面参照图2所描述和示出的方式设计第二压配合引脚10b。有关元件方面也可以参照上述有关图2的描述。附图标记也相同,仅后缀小写字母“b”。
如在图4中可以看到,可以通过图4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设计的连接元件1在不同的孔直径之间建立连接,而不必采用连接元件1的不同的板厚度。而是可以使用相同的板厚度,这可以显著简化制造。也可以放弃其它复杂的方法,例如压配合引脚的焊接。
图5示出图4中的连接元件1的其它视图。其在此尤其围绕其竖直轴被进一步旋转。其它情况可以参照图4的说明。
图6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元件的压配合引脚布置结构9。压配合引脚布置结构9具有第二压配合引脚10b和第三压配合引脚10c。这两个压配合引脚10b、10c分别被设计得如同上面参照图2所描述和示出的那样。因此在各个元件方面可以参照上述说明。附图标记相同,其中仅后缀相应的小写字母,即“b”或“c”。
两个压配合引脚10b、10c在本实施例中彼此相邻地布置。因此例如可以将每个压配合引脚插入相应的孔中,以便例如提高电流载流量或与两个不同的组件接触。因此也可以提高强度。
但是另选地也可以将整个压配合引脚布置结构9插入一个单独的孔中,以便例如实现明显更大的孔直径的接触。
因为在压配合引脚布置结构9的情况下这两种情况都是可能的,所以在这里省略画入接触侧。
压配合引脚布置结构9尤其可以代替第二压配合引脚10b用于图4和图5中示出的连接元件1中。该连接元件仍具有均匀的板厚度,从而其同样可以被简单地制造。
本申请所包含的各权利要求不是对获取更进一步保护的放弃。
如果在申请过程中证实,一个特征或一组特征不是强制必要的,则在申请人方面现在就力求不再具有该特征或该特征组的至少一个独立权利要求的表述。这在此例如可以是在申请日现有的权利要求的相互组合或在申请日现有的权利要求的以其它特征加以限制的相互组合。这种新的要表述的权利要求或特征组合可以被理解为是涵盖在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
还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的实施方案或实施例中描述的和/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设计方案、特征和变型可以彼此任意组合。单个或多个特征可以相互任意互换。从中产生的特征组合被理解为被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所涵盖。
从属权利要求中的引用内容不应被理解为是放弃获得对被引用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独立的、具体的保护。这些特征也可以与其它特征任意组合。
仅在说明中公开的特征,或在说明中或在权利要求中仅结合其它特征公开的特征原则上也可以具有独立的、对于本发明重要的意义。这些特征因此也单独地可以被包含在权利要求中用于与现有技术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