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插头以及动力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72748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插头以及动力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插头以及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指将电器用品等装置连接至电源的装置。

电源插座和插头根据国家在地区的不同,在外型、等级、尺寸和种类方面都有所不同,各个国家都有政府制订的标准,电源插头又叫电源线插头,英文是power plug,使用在各种领域,各个国家。

根据电源插头的用途不一样,电源线插头可以使用在250V、125V、36V的电压上,根据电流的不同有可以使用在16A、13A、10A、5A、2.5A,频率一般为50/60Hz。

电源插头大致可以分为转换电源插头、注塑电源插头和装配电源插头。

转换电源插头在每个国家的电源插头标准不一样,比如说中国的电源插头到美国了,就不能使用,必须得需要一个转换插头来完成转换,这样就需要转换电源插头。转换电源插头也可以理解为是把一个国家标准的插头转换成另一个国家标准的电源插头。

注塑电源插头就是插头和线通过高温、高压的操作被压在一起,一旦成型,就不可以装拆,这样的电源插头特点很明显,稳固,安全。市场上一般流通的电源插头大部分都是这种电源插头。

装配电源插头就是电源线和插头通过螺丝等固定在一起,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装拆,这样便能够保证电源插头的灵活性,例如英国市场上就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在使用这种装配电源插头。

电源插头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广泛,但是,电力的使用也存在的危险,不仅是日常生活出现电力事故以及工业生产中出现电力事故,都会不可避免的造成人身以及财产的损失,所以,用电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及时是小的不良情况也十分值得重视。

最常见的,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电源插头在插拔的瞬间会容易起电火花,这就是一种十分普遍,发生率很高的容易造成漏电的情况,由于在电源插头插拔的瞬间,电源插头的插头部分快速接入电路中,电路中连接的用电部件受到电流冲击,造成打火,即发生电火花的现象,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插头以及动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源插头在插拔瞬间造成打火现象,造成电源插头使用会具有安全隐患,降低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源插头,包括底座和插头;

所述插头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端,所述底座包括绕线电阻结构;

所述绕线电阻结构包括绕线柱、顶板和底板;

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绕线柱的两端,且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绕线柱的轴线相垂直;

所述绕线柱的外壁缠绕有电阻线,所述电阻线的两端接头分别连接所述插头和主电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接线孔和第二接线孔;

所述电阻线的两端接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接线孔和所述第二接线孔与所述插头以及所述主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柱内形成有接线内腔,所述接线内腔贯穿所述绕线柱的两端;

所述绕线柱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均与所述接线内腔贯通;

所述电阻线的两端接头分别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插头以及所述主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柱外围设置有保护套;

所述保护套与所述绕线柱相套接,且在所述保护套与所述绕线柱之间形成可用于容纳所述电阻线的电阻线容置腔。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柱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柱为椭圆形结构;

所述保护套为与所述绕线柱适配的椭圆环柱结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插头为两个。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插头为三个。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电阻线的材质采用铜金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装置,包括所述电源插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解决电源在使用中的安全问题,在电源与主电路之间设置了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绕线电阻结构,通过绕线电阻结构来起到电阻限流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绕线电阻结构是设置在所述插头与主电路之间的部分,电源插头由底座和插头组成,在底座中形成的绕线电阻结构包括绕线柱、顶板和底板,所述绕线电阻上正是通过将电阻线缠绕在所述绕线电阻结构中的绕线柱上,以形成绕线电阻。

由上述结构形成的绕线电阻,不仅可以起到限流作用、保护作用,而且结构简单、重量很轻。通过这种绕线式的方式形成的绕线电阻,可以在电路中增加电阻效果,通过限制电流,以防止在使用中插拔插头时容易产生插拔式打火的危险,从而提高了电源插头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插头的绕电阻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座与插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1-底座;2-插头;4-保护套;11-顶端;12-绕线柱;13-顶板;14-底板;15-电阻线;31-第一接线孔;32-第二接线孔;33-第三连接孔;34-第四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插头的绕电阻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座与插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首先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插头,包括底座1和插头2;

所述插头2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顶端11,所述底座1包括绕线电阻结构;

所述绕线电阻结构包括绕线柱12、顶板13和底板14;

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设置在所述绕线柱12的两端,且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所在平面与所述绕线柱12的轴线相垂直;

所述绕线柱12的外壁缠绕有电阻线15,所述电阻线15的两端接头分别连接所述插头2和主电路。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电源在使用中的安全问题,在电源与主电路之间设置了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绕线电阻结构,通过绕线电阻结构来起到电阻限流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绕线电阻结构是设置在所述插头2与主电路之间的部分,电源插头由底座1和插头2组成,在底座1中形成的绕线电阻结构包括绕线柱12、顶板13和底板14,所述绕线电阻上正是通过将电阻线15缠绕在所述绕线电阻结构中的绕线柱12上,以形成绕线电阻。

由上述结构形成的绕线电阻,不仅可以起到限流作用、保护作用,而且结构简单、重量很轻。通过这种绕线式的方式形成的绕线电阻,可以在电路中增加电阻效果,通过限制电流,以防止在使用中插拔插头2时容易产生插拔式打火的危险,从而提高了电源插头使用的安全性。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上设置有第一接线孔31和第二接线孔32;

所述电阻线15的两端接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接线孔31和所述第二接线孔32与所述插头2以及所述主电路连接。

在图4和图5中,可以看到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上设置的第一接线孔31和第二接线孔32的结构示意图,当电阻线15缠绕在所述绕线柱12上时,其两端需要连接所述插头2和电源插头供电的主电路,所以,为了使电阻线15缠绕在所述绕线柱12上后,能够不被所述底座1的结构所影响,可以方便的与所述插头2和所述绕线柱12相连接,所以在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上设置了第一接线孔31和第二接线孔32,将缠绕在所述绕线柱12上的电阻线15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一接线孔31和第二接线孔32,顺利的与插头2和主电路连接,使电源插头的整体结构更为简单。

继续参考图3,所述绕线柱12内形成有接线内腔,所述接线内腔贯穿所述绕线柱12的两端;

所述绕线柱1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33和第四连接孔34,所述第三连接孔33和所述第四连接孔34均与所述接线内腔贯通;

所述电阻线15的两端接头分别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33和所述第四连接孔34与所述插头2以及所述主电路连接。

在图3中,可以看到在所述绕线柱1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33和第四连接孔34的结构示意图,并且,所述绕线柱12内形成有接线内腔,当电阻线15缠绕在所述绕线柱12上时,其两端需要连接所述插头2和电源插头供电的主电路,所以,为了使电阻线15缠绕在所述绕线柱12上后,能够不被所述底座1的结构所影响,可以方便的与所述插头2和所述绕线柱12相连接,所以在所述绕线柱12的侧壁上设置了第三连接孔33和第四连接孔34,将缠绕在所述绕线柱12上的电阻线15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33和第四连接孔34,并顺着所述接线内腔延伸至绕线柱12的两端,以顺利的与插头2和主电路连接,使电源插头的整体结构更为简单。

在上述两种接线结构中,均可以达到使电源插头的整体结构更为简单,方便接线的问题。

但是,本申请仅仅提供了有限的实施例,任何未经过创造性劳动,基于本申请技术方案获得的新技术方案,均包含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柱12外围设置有保护套4;

所述保护套4与所述绕线柱12相套接,且在所述保护套4与所述绕线柱12之间形成可用于容纳所述电阻线15的电阻线容置腔。

在图2中可以看到,所述绕线柱12上设置了保护套4,将绕线电阻保护在所述保护套4与所述绕线柱12之间形成的电阻线容置腔中,通过设置所述保护套4,就可以使所述电阻线15不受损伤,且防止漏电,方便了拔插。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柱12与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均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柱12为椭圆形结构;

所述保护套4为与所述绕线柱12适配的椭圆环柱结构。

椭圆形的结构,在制造过程中更容易缠绕电阻线15,并且在使用中,用户手持的时候会显得更为舒适。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2为两个,同时,所述插头2也可以为三个,以通过两个或三个插头2的结构,适应不同的连接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线15的材质采用铜金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装置,包括所述电源插头。

由于所述电源插头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的相关内容已经在前文详细叙述,在此便不再赘述,任何与所述电源插头相关的技术内容均可参考前文记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