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潮湿工况下的电缆。
背景技术:
在城市电网改造工程中,电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电缆的特殊性,对电缆的安装、运行及维护都具有特殊的要求。电缆受潮或进水使电缆绝缘材料电阻降低,是引起电缆线路发生运行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电缆受潮的原因如下:
1、新进的整盘电缆在出厂时,其两头均使用塑料密封套封住,但在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用去一段之后,剩下的部分就用塑料布简单包扎一下断口,由于平时露天摆放且密封不好,日子一久,难免就会有水汽渗入电缆。
2、电缆敷设时,需要经常穿越道路、桥梁和涵洞等,由于天气或其他原因,电缆沟内也时常积聚了许多的水,敷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电缆头浸在水中的情况,因塑料布包扎不严或破损而使水进入电缆;另外在牵引和穿管时,有时也会发生外护套甚至钢铠被刮坏现象,当使用机械牵引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3、电缆敷设完成后,因现场施工条件限制未能及时进行电缆头制作,使未经密封处理的电缆断口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甚至浸在水中,使水汽大量进入电缆。
4、在电缆头制作过程中(包括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大意,新处理的电缆端头有时会不小心掉入现场的积水中。
5、在电缆的正常运行中,如果因某种原因发生击穿等故障时,电缆沟中的积水便会沿着故障点进入电缆内部;在土建施工中,尤其是在使用大型建筑机械的建筑工地,因各种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电缆破损或击穿事故,也屡见不鲜。当发生此类事故时,电缆绝缘遭严重破坏,也会造成电缆进水,电缆进水后,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现象,最后导致电缆击穿。
目前对于电缆受潮的处理方法是将受潮段锯掉,但是由于一般电缆采用的保护外壳为不透明,难以有效发现受潮段,使得电缆受潮段在锯掉时,容易锯掉过长的非受潮电缆,造成电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潮湿工况下的电缆,将电缆的保护外壳设置为透明状,然后在保护外壳与内缆线之间设置固体显色剂来对电缆受潮段进行显示,使得电缆受潮段在锯掉时,不会锯掉过长的非受潮电缆,避免造成电缆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潮湿工况下的电缆,包括显水层、保护外套、分隔套、缆线内芯、中心支体和隔离套,所述缆线内芯安装在所述隔离套内且其组成一个单缆线,七根所述单缆线为一组安装在所述分隔套内且其组成一个分隔体,六个所述分隔体均布安装在所述保护外套和所述中心支体组成,在所述保护外套内除所述分隔体和所述中心支体外的空间内安装有所述显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显水层采用带有无水硫酸铜的疏水透气多孔性膏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套、分隔套、中心支体和隔离套均采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套和所述隔离套与所述缆线内芯的绞合旋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电缆的保护外壳设置为透明状,然后在保护外壳与内缆线之间设置固体显色剂来对电缆受潮段进行显示。
2、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电缆受潮段在锯掉时,不会锯掉过长的非受潮电缆,避免造成电缆资源的浪费。
3、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方便快捷。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本实用新型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显水层,2-保护外套,3-分隔套,4-缆线内芯,5-中心支体,6-隔离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潮湿工况下的电缆,包括显水层1、保护外套2、分隔套3、缆线内芯4、中心支体5和隔离套6,缆线内芯4安装在隔离套6内且其组成一个单缆线,七根单缆线为一组安装在分隔套3内且其组成一个分隔体,六个分隔体均布安装在保护外套2和中心支体5组成,在保护外套2内除分隔体和中心支体5外的空间内安装有显水层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显水层1采用带有无水硫酸铜的疏水透气多孔性膏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保护外套2、分隔套3、中心支体5和隔离套6均采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分隔套3和隔离套6与缆线内芯4的绞合旋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号CN183090的中国专利中提供了一种疏水透气多孔性膏状材料,通过将此种材料浸泡硫酸铜溶液后,再去烘干去结晶化,即可得到带有无水硫酸铜的疏水透气多孔性膏状材料,用来作为显水层1;将电缆的保护外套2设置为透明状,然后在保护外套2与缆线内芯4之间设置显水层1来对电缆受潮段进行显示,使得电缆受潮段在锯掉时,不会锯掉过长的非受潮电缆,避免造成电缆资源的浪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