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配对使用的双触点连接器及PCB板连接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304070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配对使用的双触点连接器及PCB板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于配对使用的双触点连接器,以及二个PCB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两个PCB板之间的电连接,要么采用导线连接,要么借助插接件(比如公端和母端配合)连接。导线连接,操作十分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现断路现象。插接件连接相比导线连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现有的插接件种类很多,结构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插接件或多或少存在些许缺点,有的结构较为复杂,有的连接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配对使用的双触点连接器以及二个PCB板的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电连接方便又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于配对使用的双触点连接器,具有框架体,框架体上形成电接脚(焊脚或插脚),框架体具有下基板和上弹板,上弹板的上表面作为第一触点,下基板的一端延伸一弹片,弹片先弯折向上再弯折向下而在转折处形成第二触点,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并排设置。

所述框架体之下基板一端的弹片先弯制出C型弹环,C型弹环再先弯折向上再弯折向下而在转折处形成第二触点。

所述下基板短而上弹板长,框架体之下基板的另一端向外形成第一电接脚,框架体之下基板的另一端向上形成支架,支架的上端连接上弹板的另一端,上弹板罩在下基板和弹片之上,上弹板对应第二触点形成通孔供第二触点穿出,上弹板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电接脚,框架体之下基板的一端延伸的弹片在末端形成弯钩勾在上弹板的通孔边缘。

所述双触点连接器配备胶芯,胶芯上开设容腔,容腔中具有支撑墙,框架体置于容腔中,框架体的下基板坐落在容腔的腔底上,弹片的底部位于支撑墙的内侧面,框架体的上弹板架设在支撑墙上,上弹板形成第二电接脚的一端在支撑墙的外侧面向下弯折,第一电接脚和第二电接脚伸出容腔的两端下方供与PCB板电连接。

所述下基板长而上弹板短,框架体之下基板的另一端向外形成第一电接脚,框架体之下基板的另一端向上形成支架,支架的上端连接上弹板的另一端,框架体之下基板的一端延伸的弹片在末端形成弯钩勾在上弹板的一端边缘上。

所述双触点连接器配备胶芯,胶芯上开设容腔,容腔中具有支撑墙,支撑墙的下方形成插槽,插槽中插置插片,插片的下方形成第三电接脚供与PCB板固定,框架体置于容腔中,框架体的下基板坐落在容腔的腔底上,弹片的底部位于支撑墙的内侧面,第一电接脚伸出容腔的一端下方供与PCB板电连接。

所述双触点连接器由片材冲压成型。

PCB板连接结构,在二个PCB板上分别安装双触点连接器,框架体坐落在PCB板上,电接脚与PCB板连接,二个PCB板对接时,一个双触点连接器的弹片第二触点抵在另一个双触点连接器的上弹板第一触点上,同时,一个双触点连接器的上弹板第一触点抵在另一个双触点连接器的弹片第二触点上,实现双触点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同时提供上弹板的第一触点和弹片的第二触点,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并排设置,使二个相对的PCB板组装连接时,由双触点一步到位完成电连接,电连接方便又稳定、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1至图1-3是实施例一的立体俯视图、立体仰视图和侧视图;

图2-1至图2-4是实施例一配备胶芯的立体俯视图、立体仰视图、俯视图和剖示图;

图3-1至图3-3是实施例二的立体俯视图、立体仰视图和侧视图;

图4-1至图4-4是实施例二配备胶芯的立体俯视图、立体仰视图、俯视图和剖示图;

图5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运用于PCB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1至图6-3是实施例三的立体俯视图、立体仰视图和侧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三配备的插片立体图;

图8-1至图8-4是实施例三配备胶芯的立体俯视图、立体仰视图、俯视图和剖示图;

图9-1至图9-3是实施例四的立体俯视图、立体仰视图和侧视图;

图10是实施例四配备的插片立体图;

图11-1至图11-4是实施例四配备胶芯的立体俯视图、立体仰视图、俯视图和剖示图;

图12是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运用于PCB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双触点连接器100:

框架体10,下基板11,上弹板12,通孔121,弹片13,C型弹环131,弯钩132,第一电接脚14,支架15,第二电接脚16;

胶芯20,容腔21,支撑墙22,插槽23;

插片30,第三电接脚31;

PCB板200电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适于配对使用的双触点连接器100,具有框架体10,框架体10上形成电接脚(焊脚或插脚),框架体10具有下基板11和上弹板12,上弹板12的上表面作为第一触点A,下基板11的一端延伸一弹片13,弹片13先弯折向上再弯折向下而在转折处形成第二触点B,第一触点A与第二触点B并排设置。为了增加弹性,框架体10之下基板11一端的弹片13先弯制出C型弹环131,C型弹环131再先弯折向上再弯折向下而在转折处形成第二触点B。

具体地,本文给出了四个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一和二:下基板11短而上弹板12长,框架体10之下基板11的另一端向外形成第一电接脚14(实施例一为焊脚,实施例二为插脚),框架体10之下基板11的另一端向上形成支架15,支架15的上端连接上弹板12的另一端,上弹板12罩在下基板11和弹片13之上,因为上弹板12足够长,上弹板12对应第二触点B形成通孔121供第二触点B穿出,上弹板12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电接脚16(实施例一为焊脚,实施例二为插脚),框架体10之下基板11的一端延伸的弹片13在末端形成弯钩132勾在上弹板12的通孔121边缘,使弹片13限位。

实施例一和二的双触点连接器100可以配备胶芯20,可以方便多个双触点连接器100并排组装,胶芯20上开设容腔21,容腔21中具有支撑墙22,框架体10置于容腔21中,框架体10的下基板11坐落在容腔21的腔底上,弹片13的底部(C型弹环131)位于支撑墙22的内侧面,可以在电连接时提供抵靠,增加弹片13与上弹板12的接触力,框架体10的上弹板12架设在支撑墙22上,上弹板12形成第二电接脚16的一端在支撑墙22的外侧面向下弯折,支撑墙22可以提供上弹板12支撑力而防止变形,增加上弹板12与弹片13的接触力,第一电接脚14和第二电接脚16伸出容腔21的两端下方供与PCB板200电连接。

实施例三和四:下基板11长而上弹板12短,框架体10之下基板11的另一端向外形成第一电接脚14(实施例三为焊脚,实施例四为插脚),框架体10之下基板11的另一端向上形成支架15,支架15的上端连接上弹板12的另一端,因为上弹板12比较短,框架体10之下基板11的一端延伸的弹片13在末端形成弯钩132,恰好可以勾在上弹板12的一端边缘上,使弹片13限位。

实施例三和四的双触点连接器100可以配备胶芯20,可以方便多个双触点连接器100并排组装,胶芯20上开设容腔21,容腔21中具有支撑墙22,支撑墙22的下方形成插槽23,插槽23中插置插片30,插片30的下方形成第三电接脚31供与PCB板200固定,使胶芯20安装稳固,框架体10置于容腔21中,框架体10的下基板11坐落在容腔21的腔底上,弹片13的底部(C型弹环131)位于支撑墙22的内侧面,可以提供抵靠,增加弹片13与上弹板12的接触力,第一电接脚14伸出容腔21的一端下方供与PCB板200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双触点连接器100可以由片材冲压成型,结构更简单,加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运用于二个PCB板200的连接时,在二个PCB板200上分别安装双触点连接器100,框架体10(有胶芯20时,是借助胶芯20)坐落在PCB板200上,电接脚与PCB板200连接(第一电接脚14和第二电接脚16是与PCB板200电连接,第三电接脚31与PCB板200的连接只起固定作用),二个PCB板200对接时,一个双触点连接器100的弹片13第二触点B抵在另一个双触点连接器100的上弹板12第一触点A上,同时,一个双触点连接器100的上弹板12第一触点A抵在另一个双触点连接器100的弹片13第二触点B上,一步到位,实现双触点连接,电连接方便又稳定、可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