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底托以及动力电池模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2254715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底托以及动力电池模组的利记博彩app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底托以及动力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底托,用于承托动力电池组,包括托盘以及安装于托盘的液冷管。其中,为了加强托盘的支撑载荷,托盘中设有横梁,而液冷管也在托盘中铺设,横梁需开设有供液冷管穿过的穿孔,这样,在动力电池底托的装配工艺中,需要将液冷管装配到盘体后,才能将横梁安装到盘体,这导致液冷管的装配较为费时,也即是存在液冷管装配效率低的问题,而进行装配液冷管时,往往已经是成品组装阶,不利于成品组装效率,且在成品组装阶,单位时间成本较高,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当液冷管需要更换时,基于上述结构,需要将盘体与横梁拆卸之后,才能够将液冷管取出,这导致液冷管的拆卸较为费时,也即是存在液冷管还存在拆卸效率低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底托,其旨在解决液冷管的装配和拆卸存在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力电池底托,用于承托动力电池组,包括托盘以及安装于所述托盘的液冷管,所述托盘包括底板和围绕所述底板四周设置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共同形成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组的容纳腔,所述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一条横梁,各所述横梁共同将所述底板至少分割成两块子底板,所述液冷管至少铺设于一个所述子底板上,且所述液冷管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可选地,所述液冷管包括进液管、出液管、贴合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和所述贴合管的连接管组,所述连接管组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至少两所述子底板铺设有所述贴合管。可选地,所述连接管组包括连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贴合管的第一连接管、连接两所述贴合管的第二连接管以及连接所述出液管和所述贴合管的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均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所述第二连接管至少设有一条。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贴合布置于所述侧板内侧壁。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的高度均低于所述侧板的高度。可选地,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所述贴合管、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一体设置。可选地,所述连接管组包括两条汇流管,一所述汇流管与所述进液管连通,另一所述汇流管与所述出液管连通,两所述汇流管跨设于各自所经过的横梁,至少两所述贴合管的两端均分别与两所述汇流管连通。可选地,所述连接管组还包括用于连接两所述贴合管的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所述第四连接管至少设有一条。可选地,两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中,一所述侧板的内壁面紧贴有一所述汇流管,另一所述侧板的内壁面紧贴有另一所述汇流管。可选地,所述贴合管的布置路径迂回弯曲设置。可选地,所述进液管贴合布置于所述侧板内侧壁或沿所述侧板内侧壁延伸出所述容纳腔;和/或,所述出液管贴合布置于所述侧板内侧壁或沿所述侧板内侧壁延伸出所述容纳腔。可选地,所述贴合管呈扁状管设置。可选地,所述横梁与所述底板一体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底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液冷管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在装配动力电池底托时,先将横梁固定到托盘后,再将液冷管直接安置到托盘上,这样,无需先将液冷管装配到托盘后,再将横梁安装到托盘,从而提高液冷管装配到托盘的装配效率,特别是有利于成品组装阶的组装效率。而在拆卸液冷管时,也由于液冷管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横梁对液冷管从托盘的拆除不起到干扰的作用,可直接将液冷管直接从托盘中拆卸下,无需将横梁从托盘拆离后才能将液冷管拆卸下,这样,有利于提高液冷管的拆卸效率,如后续出现维修,可直接将液冷管直接从托盘中拆卸下,有利于提高维修效率。此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横梁不需要开设供液冷管穿过的穿孔,这样,可以避免横梁因开设穿孔而导致机械强度下降,有利于增加动力电池底托支撑载荷。另,也由于液冷管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液冷管整体呈三维立体布置,使得液冷管与动力电池组的接触点也呈三维立体布置,而不是仅在一个平面,这样,能够减少部分热能的热传导距离,提高液冷管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动力电池底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动力电池底托的整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底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托盘110底板111子底板120侧板200液冷管211进液管212出液管213贴合管214连接管组2141第一连接管2142第二连接管2143第三连接管2144汇流管300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底托,用于承托动力电池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动力电池底托包括托盘100以及安装于托盘100的液冷管200。其中,液冷管200可由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如金属铜、金属银等。托盘100包括底板110和围绕底板110四周设置的侧板120,底板110和侧板120共同形成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组的容纳腔(图中未标注),底板110上至少设置有一条横梁300,可以优选横亘设置有一条横梁300。各横梁300共同将底板110分割成至少两块子底板111,液冷管200至少铺设于其中一个子底板111,液冷管200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300,即液冷管200布置于横梁300外表面。更具体的,液冷管200铺设在其中一个子底板111内,并且由该子底板111向侧板120延伸或者延伸至另外一个子底板111内,在延伸的过程中,液冷管200跨过两个子底板111之间的横梁300延伸到另外一个子底板111内,或者跨过子底板111与侧板120之间的横梁300并沿着侧板120延伸至出液管或进液管。在本实施中,横梁300设有四条,该四条横梁300将底板110分割成三块子底板111,其中,两横梁300分别与侧板120内侧壁临近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跨设于”包括液冷管跨过横梁300,从中间跨过(甚至可以固定在横梁300上)或者从横梁300靠近侧板120的端部跨过(此时,液冷管跨过横梁300的部分,可以固定在横梁300上,也可以固定在侧板120上);当然,还包括液冷管从子底板直接延伸至侧板120,并沿侧板120继续延伸至其他子底板或者延伸至进液管或出液管,此时,液冷管高于横梁300的部分延伸至其他位置,视为“跨设于”横梁300。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液冷管200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300,在装配动力电池底托时,先将横梁300固定到托盘100后,再将液冷管200直接安置到托盘100上,这样,无需先将液冷管200装配到托盘100后,再将横梁300安装到托盘100,从而提高液冷管200装配到托盘100的装配效率,特别是有利于成品组装阶的组装效率。而在拆卸液冷管200时,也由于液冷管200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300,横梁300对液冷管200从托盘100的拆除不起到干扰的作用,可直接将液冷管200直接从托盘100中拆卸下,无需将横梁300从托盘100拆离后才能将液冷管200拆卸下,这样,有利于提高液冷管200的拆卸效率,如后续出现维修,可直接将液冷管200直接从托盘100中拆卸下,有利于提高维修效率。此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横梁300不需要开设供液冷管200穿过的穿孔,避免横梁300因开设穿孔而导致机械强度下降,有利于增加动力电池底托支撑载荷;提高了横梁300的整体韧性,进而提高了托盘100的整体韧性,保证了托盘100的使用安全性能。另,也由于液冷管200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300,液冷管200整体呈三维立体布置,使得液冷管200与动力电池组的接触点也呈三维立体布置,而不是仅在一个平面,这样,能够减少部分热能的热传导距离,提高液冷管200的散热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液冷管200包括进液管211、出液管212、贴合管213以及用于连接进液管211、出液管212和贴合管213的连接管组214,连接管组214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300,至少两子底板111铺设有贴合管213。其中,连接管组214凸起于贴合管213形成的平面,从而使液冷管200呈三维立体布置,临近连接管组214的热量将由连接管组214吸收,有利于提高液冷管200散热效率。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子底板111内的贴合管213跨过横梁300延伸到另外一个子底板111内,与另一个子底板111内的贴合管213连通;或者,子底板111内的贴合管213跨过横梁300延伸到侧板120,并沿着侧板120延伸至出液管212或进液管21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管组214包括连接进液管211和贴合管213的第一连接管2141、连接两贴合管213的第二连接管2142以及连接出液管212和贴合管213的第三连接管2143,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均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300。这样,实现各贴合管213串联设置,媒介进入单向流动,有利于提高媒介的流动速度,进而提高散热效率。其中,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凸起于贴合管213形成的平面,从而使液冷管200呈三维立体布置,临近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的热量将分别由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吸收,从而提高液冷管200散热效率。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2141和第三连接管2143即为子底板111内的贴合管213跨过横梁300延伸到侧板120的连接部分,也就是跨过横梁300的部分;而第二连接管2142即为一个子底板111内的贴合管213跨过横梁300延伸到另外一个子底板111内的贴合管213的连接部分,也就是跨过横梁300的部分,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子底板111内的贴合管213。进一步地,进液管211贴合布置于侧板120内侧壁,出液管212贴合布置于侧板120内侧壁,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贴合布置于侧板120内侧壁。由于进液管211、出液管212、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均是布置于容置腔,这样,进液管211、出液管212、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的布置状况将对动力电池组安装位置产生影响,而通过进液管211、出液管212、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贴合布置于侧板120内侧壁,也即是进液管211、出液管212、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均设置于容置腔腔壁,相对于进液管211、出液管212、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设置于容置腔腔底,使动力电池组能够更靠近贴合管213,而贴合管213作为主要散热管件,越靠近贴合管213,越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此外,在实施例中,如第二连接管2142出现在与第一连接管2141或第三连接管2143相同的侧板120,第二连接管2142可贴合设置在第一连接管2141或第三连接管2143中朝向容纳腔的外壁面。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液管211可沿侧板120内侧壁延伸出容纳腔,而出液管212也可沿侧板120内侧壁延伸出容纳腔,使液冷管200与外部的连接结构置于容纳腔外,简化动力电池底托在容纳腔内的连接结构。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的高度均低于所述侧板120的高度,这样,可避免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对汽车底部的抵顶而妨碍动力电池底托的装配至电动汽车底部。进一步地,贴合管213的布置路径迂回弯曲设置。基于此,通过贴合管213的迂回弯曲设置,可以增加液冷管200与动力电池组底面的接触面,增加液冷管200与动力电池组底面的热交换面积,提高液冷管200与动力电池组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液冷管200的散热效率。其中,对于贴合管213的布置路径是如何迂回弯曲设置,根据实际产品的形状,以及动力电池组的主要散热点进行布置即可,如M型、U型或S型等。进一步地,进液管211、出液管212、贴合管213、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一体设置。这样,通过一体设置,可减少液冷管200引出的焊接点或连接点,有利于提高液冷管200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进一步地,进液管211、出液管212、贴合管213、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均呈扁状管设置。基于此,进液管211、出液管212、贴合管213、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均可通过平直面与底板110、侧板120贴合,这样,一方面,在保证液冷管200相同流量的情况下,从而有利于节省空间,另一方面,进液管211、出液管212、贴合管213、第一连接管2141、第二连接管2142和第三连接管2143均可通过另一平直面与动力电池组接触,有利于提高液冷管200与动力电池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液冷管200与动力电池组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液冷管200的散热效率。如图2所示,横梁300与底板110一体设置。基于此,横梁300和底板110在生产过程中一并程序,这样,去除了横梁300与底板110直接的装配步骤,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此外,横梁300与底板110一体设置,也有利于增加托盘100的承载负荷。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连接管组214,具体地,连接管组214包括两条汇流管2144,其中,一汇流管2144与进液管211连通,另一汇流管2144与和出液管212连通,两汇流管2144跨设于各自所经过的横梁300,至少两贴合管213的两端均分别与两汇流管2144连通。具体的,贴合管213的一端与一个汇流管2144连通,另一端与另一个汇流管2144连通;同时,上述贴合管213包括至少两个,这样,至少两贴合管213实现并联设置,媒介在经一汇流管2144进入到并联设置的贴合管213时,都具有大致相同的温度,有利于平衡并联设置的贴合管213的吸热能力。其中,两汇流管2144凸起于贴合管213形成的平面,从而使液冷管200呈三维立体布置,部分临近第汇流管2144的热量将由汇流管2144吸收,有利于提高液冷管200散热效率。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各贴合管213分别铺设于一子底板111,且各贴合管213一管口与一汇流管2144连通,另一管口与另一汇流管2144连通。进一步地,两相对设置的侧板120中,一侧板120的内壁面紧贴有一汇流管2144,另一侧板120的内壁面紧贴有另一汇流管2144。其中,通过进液管211、出液管212和两汇流管2144贴合布置于侧板120内侧壁,也即是进液管211、出液管212和两汇流管2144均设置于容置腔腔壁,相对于进液管211、出液管212和两汇流管2144设置于容置腔腔底,动力电池组整体能够更靠近贴合管213,而贴合管213作为主要散热管件,越靠近贴合管213,越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进一步地,贴合管213呈扁状管设置。基于此,贴合管213均通过平直面底板110,一方面,在保证液冷管200相同流量的情况下,从而有利于节省空间,另一方面,直流管的另一平直面与动力电池组接触,有利于提高液冷管200与动力电池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液冷管200与动力电池组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液冷管200的散热效率。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连接管组,连接管组还包括用于连接两贴合管的第四连接管,第四连接管跨设于其经过的横梁,第四连接管至少设有一条,也即是,至少两贴合管串联后,才连接至汇流管,而不是直接连接至两汇流管,基于此结构,使得液冷管具有串联设置的贴合管,也具有并联设置的贴合管,这样,有利于综合利用贴合管串联设置和并联设置的优点,可根据具体的散热需求进行布置。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动力电池模组,该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动力电池底托,该动力电池底托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一、二、三,由于本动力电池模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一、二、三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一、二、三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