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051698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共面度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新型第M297567号专利揭示了一种微型插座连接器,该微型插座连接器安装至一电路板并用于供一对接连接器插接。所述微型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部分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其前端面凹陷的收容腔及位于收容腔两侧的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设置成两排并组装入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由于所述微型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是组装式安装至绝缘本体内,使得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产生焊接高度不一的问题,从而无法保证其共面度且无法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造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两端子模组的绝缘块注塑成型于导电端子上且两端子模组卡合固定,保证了电连接器的共面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及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纵长的顶壁、与顶壁相对设置的底壁及位于顶壁与底壁纵长两端的端壁。所述两端壁连接所述顶壁与底壁的纵长两端从而形成收容腔,所述端子模组自绝缘本体后侧容纳至收容腔内。所述绝缘本体的顶壁与底壁设有凸伸入收容腔内的凸肋,所述凸肋与所述端子模组的外表面干涉配合,从而将端子模组固定于绝缘本体内。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绝缘本体的顶壁与底壁均设有凸伸入收容腔内的数对凸肋,所述顶壁与底壁的数对凸肋呈上下对应设置。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端子模组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排布成一排的第一导电端子及注塑成型于第一导电端子上的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排布成一排的第二导电端子及注塑成型于第二导电端子上的第二绝缘块。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第一绝缘块设有自其底面向下延伸的倒T型第一凸起部,而所述第二绝缘块设有自其顶面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起部及形成于第二凸起部之间的倒T型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块的第一凸起部自前後方向插入且容纳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绝缘块的凹槽内。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两端壁连接所述顶壁与底壁的纵长两端从而形成对接腔,所述对接腔与收容腔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后端且相互连通,所述顶壁与底壁朝向对接腔的一侧均设有端子槽且所述端子槽与所述对接腔连通。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绝缘块内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向前延伸的弹性臂及自固定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所述导电端子的弹性臂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且凸伸入对接腔内。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位于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的后方。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第一绝缘块还设有位于其纵长两端的凸块,所述第二绝缘块还设有位于其纵长两端的凸块,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壁内侧设有向后贯穿的以收容第一、第二绝缘块的凸块的狭槽。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连接于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位于绝缘本体的前方且部分包覆绝缘本体的前端,所述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纵长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纵长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侧壁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向上突起的中间段及位于中间段两侧的两侧边段。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中间段向下且向后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主体部的两侧边段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绝缘本体的顶壁设有收容所述连接部的凹陷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顶壁与底壁设有凸伸入收容腔内的凸肋,所述凸肋与所述端子模组的外表面干涉配合,从而将端子模组固定于绝缘本体内,使得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可位于同一平面内,藉此简化了组装工艺且保证了导电端子焊接时的共面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以安装固定至一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纵长的绝缘座1及连接于绝缘座1的金属壳体4。所述金属壳体4位于绝缘座1的前方且部分包覆绝缘座1的前端,从而形成用以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置的收容空间。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所述绝缘座1包括绝缘本体10及组装于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纵长的顶壁11、与顶壁相对设置的底壁12及位于顶壁11与底壁12纵长两端的端壁13。所述两端壁13连接所述顶壁11与底壁12的纵长两端,从而形成用于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腔101及容纳所述端子模组的收容腔103,所述对接腔101与收容腔103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前后端且相互连通。所述顶壁11与底壁12朝向对接腔101的一侧均设有端子槽102,且所述端子槽102与所述对接腔101连通。所述顶壁11与底壁12向收容腔103内凸伸有数个凸肋104,当端子模组组装入绝缘本体10的收容腔103时,所述凸肋104与所述端子模组的外表面干涉配合,从而将端子模组稳定的固定于绝缘本体10内。所述绝缘本体10的底壁12还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柱121,所述定位柱121用以收容于电路板的通孔(未图示)内,以将绝缘座1定位于电路板上。

所述端子模组自绝缘本体10的后侧组装入绝缘本体10内,所述端子模组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端子模组2与第二端子模组3。所述第一端子模组2包括排布成一排的第一导电端子22及注塑成型于第一导电端子22上的第一绝缘块20。所述第二端子模组3包括排布成一排的第二导电端子32及注塑成型于第二导电端子32上的第二绝缘块30。所述每个导电端子均包括固定于绝缘块内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向前延伸的弹性臂及自固定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当所述端子模组组装入绝缘本体10后,所述导电端子的弹性臂是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端子槽102内且凸伸入对接腔101内且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接触。所有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2的焊接部位于第二导电端子32的焊接部的后方。

所述第一绝缘块20设有自其底面向下延伸的两个倒T型第一凸起部21,而所述第二绝缘块30设有自其顶面向上延伸的三个第二凸起部31及形成于三个第二凸起部31之间的两个倒T型凹槽33,所述第二绝缘块30的凹槽33与第一绝缘块20的第一凸起部21对应设置。组装时,所述第一绝缘块与第二绝缘块沿前后方向组装在一起;组装完成后,所述第一绝缘块20的第一凸起部21容纳于所述第二绝缘块30的凹槽33内。此时,所述第一绝缘块20遮蔽于第二绝缘块30的顶部及后侧,使得第一端子模组2与第二端子模组3组装在一起时,所述第一绝缘块20可对第二绝缘块30形成限位。所述第一绝缘块20还设有位于其纵长两端的凸块201且所述第二绝缘块30还设有位于其纵长两端的凸块301;当端子模组组装至绝缘本体10时,所述绝缘块的凸块201、301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端壁13内侧的狭槽131内,从而形成端子模组的绝缘块与绝缘本体10之间的限位。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金属壳体4位于绝缘座1的前方且包括纵长的主体部40及自主体部40纵长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侧壁部41。所述主体部40包括向上突起的中间段及位于中间段两侧的两侧边段,所述中间段向下且向后延伸有连接部43。所述连接部43与主体部40的两侧边段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连接部43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顶壁11的凹陷部110内。每个所述侧壁部41设有自其底边缘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焊接脚410及自其后边缘向后延伸的至少一个卡扣部42,所述焊接脚410用以将金属壳体4固定至电路板上。至少一个所述卡扣部42上设有倒刺420,所述倒刺与所述绝缘本体10的端壁13的前端外侧的槽道130干涉配合。所述金属壳体4还设有自卡扣部42的底边缘向内弯折的扣持片421,所述扣持片421贴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底壁12外侧。藉此所述金属壳体4与绝缘本体10相互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中两端子模组由塑胶块直接注塑于导电端子上成型,该设计替代了传统的端子插针组装方式,改善了导电端子过多时插针稳定性差及共面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同时所述两端子模组通过两者之间对应的凸起与凹槽的配合,使得两者组装在一起时,所述两端子模组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被进一步加强。所述凸肋104与所述端子模组的外表面干涉配合,从而将端子模组稳定的固定于绝缘本体10内。藉此简化了电连接器的组装工艺且保证了电连接器的共面度。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