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前段渐缩以减轻插拔摩擦力的信号连接器,尤指将信号连接器的信号插头的前段部设计成一渐缩块体,使该前段部的顶侧、底侧、左侧及右侧表面分别形成一倾斜壁,所述倾斜壁分别由信号插头的前段部与后段部的衔接位置朝前端倾斜,以在该信号连接器插接至一电器设备上时,该信号插头的前段部不会与对应的插接槽内壁面相接触,进而减轻插拔所需的力道。
背景技术:
信号连接器(Connector)泛指应用在电子信号及电源上的连接元件及其附属配件,是所有信号的桥梁,其质量会对电流与信号传输的可靠度产生影响,与各类电子系统与电气设备的运作息息相关。信号连接器可分为公端的“插头”与母端的“插座”,分别设于一传输线及一电器设备上,而为了确保插头插接至插座内后,能稳定地进行传输,不会因为振动、晃动等外力影响,轻易松脱,业者多会将插头及插座的构形设计成相互匹配,且设置对应的嵌卡结构,以确保插接时的插头与插座的连接强度。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现有的一款信号连接器的现有结构示意图,该信号连接器为一插头P,该插头P具有一绝缘座体P1,该绝缘座体P1的前端设有多道端子槽P10,所述端子槽P10内供嵌设多片定位端子P2,以在一缆线P3从该插头P的后端,伸入至所述端子槽P10中后,所述缆线P3上的多个连接线端P31能分别与所述定位端子P2相电气连接,该插头P能被插接至一电器设备上的插座中,以进行网络或通信数据的数据传输。
在现有结构中,为了确保该插头P与插座之间的插接强度,该插头P的构形与该插座相匹配,意即,当该插头P插接至该插座中时,该插头P的四个侧面将会分别接触到该插座的内壁面,以产生插拔过程中的摩擦力,防止该插头P产生松动、甚至由插座中脱出。虽然,在信号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构形相互匹配”是业界沿用已久的设计惯例,然而,在某些应用中,业者可能会因为使用上的需求,设计一“多埠式”的连接器,意即,在一“公端连接器”上形成有多个插头,令业者能同时把所述插头插接至一“母端连接器”上的多个插座内。而在此情况下,虽然能简化“插拔动作”,但却会大幅增加“插拔所需的力道”,以一个具有16个插头的公端连接器为例,其所需的插拔力高达15~20公斤重(Kgw),对于业者来说是不小负荷。
因此,如何对现有信号连接器的插头或插座进行改良,在不影响其连接强度及稳定性的前提下,改善插头与插座的插拔力道,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亟欲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的信号连接器结构中,插头与插座间的摩擦力强度过大,致使业者必须耗费极大的力道,始能顺利插拔的问题,发明人凭借着多年来的实务经验,经过多次的研究、测试与改良后,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段渐缩以减轻插拔摩擦力的信号连接器,期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缺憾。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段渐缩以减轻插拔摩擦力的信号连接器,该信号连接器包括一主座体及多个信号插头,该主座体上贯穿设有多个组装槽;该信号插头邻近前端的一前段部设有多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外露在该前段部,该信号插头的后端则固设有一传输线,该传输线与所述信号端子相电气连接;该前段部能穿过该组装槽,且露出在该主座体前端之外,该信号插头的一后段部固定至该组装槽内,该信号插头的传输线则露出在该主座体后端之外;该信号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该前段部的顶侧、底侧、左侧及右侧表面分别形成一倾斜壁,所述倾斜壁分别由该前段部与该后段部的衔接位置朝该前段部的前端倾斜,以使该前段部的截面积由该前段部与该后段部的衔接位置朝该前段部的前端渐缩,且小于该后段部的截面积,进而使该前段部成为一渐缩块体。如此,在该信号连接器插接至一电器设备上时,由于所述信号插头的前段部将小于对应的插接槽的口径,其周缘并不会与该插接槽的内壁面产生摩擦,故,即能减少各该信号插头与对应的插接槽间所需的插拔力道,令业者更易于操作该信号连接器。
为便贵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概念、结构特征及目的有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信号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连接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插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插头的侧视图;及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插头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现有〕
插头 .........P
绝缘座体 .........P1
端子槽 .........P10
定位端子 .........P2
缆线 .........P3
连接线端 .........P31
〔本实用新型〕
信号连接器 .........1
主座体 .........11
组装槽 .........110
弹性垫体 .........111
信号插头 .........12
渐缩块体 .........120
倾斜壁 .........12a~12d
凹槽 .........121
端子槽 .........122
传输线 .........13
前段部 .........A1
后段部 .........A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前段渐缩以减轻插拔摩擦力的信号连接器,请参阅图2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该信号连接器1包括一主座体11及多个信号插头12,该主座体11上沿前后方向贯穿设有多个组装槽110(兹以图2及图3的左下角为“前方”、右上角为“后方”为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该主座体11是由绝缘材料制成,但亦可使用电木或金属等材质,且业者可在其外壁面上分别设置一弹性垫体(如:一橡胶垫)。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中,图3是单一信号插头12的放大示意图,该信号插头12邻近前端的部位为一前段部A1,该前段部A1内设有多个信号端子(其构形依业者需求可任意调整,如第1图所示的定位端子P2即为一例,为保持图面简洁,以凸显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特征,在第2及3图中已省略所述信号端子),该前段部A1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多道端子槽122,所述信号端子即定位于所述端子槽122中,且能分别由所述端子槽122露出。
该信号插头12的后端为一后段部A2,该后段部A2固设有一传输线13,该传输线13中的多个连接线端能分别与所述信号端子相接触,以形成电气连接。该前段部A1能穿过该组装槽110,且露出在该主座体11前端之外,该信号插头12的一后段部A2固定至该组装槽110内,该信号插头12的传输线13则露出在该主座体11后端之外。
请参阅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前段部A1的顶侧、底侧、左侧及右侧表面分别形成有一倾斜壁12a、12b、12c、12d(所述倾斜壁12a~12d只要略有些微斜度,即可明显降低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倾斜壁12a~12d的倾斜角度介于1~3度之间),所述倾斜壁12a~12d分别由“该前段部A1与该后段部A2的衔接位置”朝“该前段部A1的前端”倾斜,以使该前段部A1的截面积能由“该前段部A1与该后段部A2的衔接位置”朝“该前段部A1的前端”渐缩,且小于该后段部A2的截面积,据此,即能使该前段部A1的构形成为一渐缩块体120。
如此,在业者将该信号连接器1上的所述信号插头12,插接至一电器设备上的多个信号插座时,由于所述信号插头12上的该前段部A1的构形小于该信号插座的插接槽的口径,故,该前段部A1的周缘并不会接触到该插接槽的内壁面,仅外露在该主座体11前端的该后段部A2的周缘会迫紧至该插接槽的内壁面,据此,即能减少业者在插拔该信号连接器1时,各该信号插头12与对应的插接槽间的摩擦力,令业者能更省力地使用该信号连接器1。根据发明人的测试,现有连接器结构中,若具有16个信号插头,则其插拔力需要约15~20公斤重(Kgw),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将信号插头12前端设计成渐缩块体120后,其插拔力能下降至10公斤重(Kgw)以下。
该前段部A1与后段部A2间的长度比例能根据业者需求任意调整,根据发明人的测试,该前段部A1与后段部A2间的长度比例介于1∶1.5~1∶4之间时,能有效兼顾连接强度及插拔顺畅度,较佳者则为1∶2~1∶3。
另,复请参阅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前段部A1的左侧及右侧表面分别沿前后方向凹设有一凹槽121,该凹槽121的一端衔接至该信号插头12的前端,其另一端则能延伸至该后段部A2。据此,在业者将所述信号插头12分别插入至所述插接槽,且使外露在该主座体11前端的所述后段部A2周缘分别迫紧至所述插接槽的内壁时,所述后段部A2能朝该凹槽121的方向略为形变压缩,以便于业者施力插入或日后拔去该信号连接器1。
复请参阅图2~4所示,所述信号插头12能在该信号连接器1的前端排列成上下两排,上排的所述信号插头12的所述端子槽122开设于其前段部A1的底侧表面,下排的所述信号插头12的所述端子槽122则开设于其前段部A1的顶侧表面,使上排、下排的信号插头12的所述端子槽122能分别相互对应。
此外,由于该信号连接器1能由一自动化机台,插接至该电器设备上,故,为避免所述信号插头12或该电器设备上的信号插座具有误差(即,实际位置与标准位置有些许偏离),该主座体11的外壁表面(即,顶侧、底侧、左侧、右侧等四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一弹性垫体111(本实施例中为四片,但亦可仅由一片弹性垫体111环绕主座体11),该弹性垫体111贴覆于该主座体11上(如:以黏合方式固定),据此,当自动化机台带动该信号连接器1,以将所述信号插头12插接至对应的信号插座的过程中,若所述信号插头12或所述信号插座具有误差,致使无法完全插入时,此时,该信号连接器1将能透过所述弹性垫体111的弹性变形,顺利校正位置,以完成插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