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接地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的接地网上连接着全站的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线、低压用电系统接地、电缆屏蔽接地、通信、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接地,以及变电站维护检修时的一些临时接地。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寿命一般按30年要求,考虑到接地网埋入地中更换相当困难。接地网的使用年限不能低于电气设备的寿命,多按40~50年考虑。也就是说,地面上的设备即便是更换了,地网仍是安全可靠的,可以继续运行。因此,在选择接地网导体截面时,应按热稳定需要的最小截面再加上30年以上的腐蚀截面。
然而,研究人员总结现有技术后发现,现阶段中的接地网,多采用粗放式的生产技术,即采用金属导体制成网状以增大表面面积,同时预埋在变电站附近与避雷针相配合处,现阶段中的接地网,往往在设计面积、横截面积和使用寿命上难以同时满足使用要求,或者接地面积大成本高,或者成本降低而寿命难以达到设计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接地保护网使用寿命不达标、接地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变电站接地保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内容如下:
设计一种变电站接地保护装置,包括以经纬线分布构成网状接地网的接地型材,所述接地型材内设有通孔以连接二级接地管线,所述接地型材的表面设有凸起和凹棱且所述凸起和凹棱间过渡光滑。
所述保护装置上还连接有避雷机构,该避雷机构包括一定数量的由钢筋制成的引流杆,所述引流杆为“L”字型,其底边卡装在接地网的网状格下表面,上部向接地网上表面延伸。所述“L”字型的底边和上边间设有60~150°的倾角。
优选的,所述引流杆的底部还设有向下方延伸的延伸杆,以扩展接地网的接地面积。所述引流杆的顶端包裹有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接地型材的横截面的边缘为“凹”字型,所述“凹”字型的拐点处为带有圆角的光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接地型材的底部设有一定数量的得以与相对的接地型材形成配合关系的凸起与凹块。所述凸起为空心凸起,其内部的孔径与所述二级接地管线孔径相一致。
所述引流杆间的距离为5~30cm。
所述接地网的网状格的长在20~50cm之间,宽在20~50cm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过渡光滑的凸起和凹棱一方面保证了接触面积大,接地效果良好,另一方面本发明首次采用相对光滑的表面避免了应力集中,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其次,本接地网的设计可以保证在预埋时周围土壤紧实度高,从而降低腐蚀速度;再有,双级接地的模式,保证了接地效果,在长时间被土质腐蚀后,仍具备相对保险的接地备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轴测方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结构右视方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结构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1.接地型材;2.引流杆;3.通孔;4.延伸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设计一种变电站接地保护装置,如图1到4,包括以经纬线分布构成网状接地网的接地型材1,接地型材1内设有通孔3以连接二级接地管线,接地型材1的表面设有凸起和凹棱且所述凸起和凹棱间过渡光滑。
保护装置上还连接有避雷机构,该避雷机构包括一定数量的由钢筋制成的引流杆2,引流杆2为“L”字型,其底边卡装在接地网的网状格下表面,上部向接地网上表面延伸。“L”字型的底边和上边间设有60~150°的倾角,本实施例中,倾角为直角。
引流杆2的底部还设有向下方延伸的延伸杆4,以扩展接地网的接地面积。同时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程度。
接地型材1的横截面的边缘为“凹”字型,“凹”字型的拐点处为带有圆角的光滑过渡。该设计首先制作时便于出模,其次相对光滑的表面避免了后期因为表面应力集中而加速腐蚀状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接地型材1的底部设有一定数量的得以与相对的接地型材形成配合关系的凸起与凹块。这些凸起与凹块相互配合时上方的型材和下方的型材见有着相对紧密的配合,同时,在后面长时间的工作中,缝隙逐渐变小,导电电阻逐渐减少,导电效率更高,本实施例中,凸起为空心凸起,其内部的孔径与二级接地管线孔径相一致,也就是说,与二级导电网路相连接。
二级导电网络形成了一种备案,接地型材在长时间使用后,被腐蚀电阻率增大的时候,接地型材相当于在二级导电网络外部包裹了一层保护膜,二级导电网络继续工作,保证了接地电路的连通。
引流杆2的顶端包裹有绝缘层。便于后期维修或检测过程中确定支点。
引流杆2间的距离为5~30cm。本实施例中,距离为20cm。
接地网的网状格的长在20~50cm之间,宽在20~50cm之间。本实施例中,网状格的长为20cm,宽为20cm。
安装过程中,将接地网安装成型后,吊装如预制的接地坑中,向坑中填土,由于接地网的表面相对光滑,周围土壤填实程度高,延缓了后期的腐蚀速度,而引流杆的结构的设计增大了接地电流,提高了接地电网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在组装过程中,零件的种类少,便于制作与更换,同时,由于都是利用自身的重力和非连接件进行配合,引流杆和接地网的配合形式多样,可以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和当地地形,进行适当的拼装,确定组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