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实时控制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049519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实时控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实时控制系统,属于门禁控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高速公路门禁系统的技术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由单一的计算机集中处理方式代之为多计算机功能分散的计算机网络处理方式, 从而使系统可性提高, 程序编制简单, 易于维护和功能扩展, 由于光缆超小型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使应用于门禁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使今后高速公路的门禁系统具有更强的功能。

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化管理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门禁,是一种以IC/ID卡作为信息载体,集信息管理、计算机控制和智能卡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可以对进出加以控制,有选择的对要通过门的人员予以放行或者禁止。它具有授权、记录、查询、统计、防盗、报警等多种功能,具备极高的安防能力。

门禁系统之所以能在众多安防产品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是因为门禁系统改变了以往安防产品如闭路监控,防盗报警等被动的安防方式,以主动地控制替代了被动监视的方式,通过对主要通道的控制大大地防止了罪犯从正常通道的侵入,并且可以在罪案发生时通过对通道门的控制限制罪犯的活动范围制止犯罪或减少损失。

尽管如此,现有的门禁系统仍存在不足。如在申请号:201410660692.2 申请日:2014-11-18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门禁系统。其包括移动终端、门禁主机和门锁,门禁主机包括近场通信单元和主控单元,门锁包括电机和锁栓,电机具有相反的第一运转方向和第二运转方向,在第一运转方向,电机传动锁栓从非闩锁位置移动到闩锁位置,在第二运转方向,电机传动锁栓从闩锁位置移动到非闩锁位置。移动终端与近场通信单元建立近场通信连接,并向主控单元发送携带门禁密码的开锁指令或闭锁指令;主控单元从开锁指令或闭锁指令获取门禁密码,并判断门禁密码是否与预设密码匹配,在判断到匹配时,向电机发送开锁驱动信号或闭锁驱动信号;电机根据开锁驱动信号或闭锁驱动信号在第二运转方向或第一运转方向上运转。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近距离遥控开门或锁门。

而在另外一篇申请号:201410355265.3 申请日:2014-07-24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门禁系统,具有主机以及主动式感应卡,主机界定有一第一接收范围,且第一接收范围内界定出一第一有效范围,主动式感应卡是以第一间隔时间间歇性的发出控制信号至主机,当主动式感应卡位于第一接收范围发出控制信号时,主机会判断主动式感应卡的移动方向,若主动式感应卡朝向主机靠近时,则主机发出改变信号至主动式感应卡,让主动式感应卡以第二间隔时间间歇性的发出控制信号,且第二间隔时间短于第一间隔时间,以避免主动式感应卡等待主机执行控制信号。

虽然上述文献对现有的门禁系统做出改进,可以使其够实现近距离遥控开门或锁门,但实际上,门禁系统在使用中仍然存在不足,如无法将门禁系统与用户之间实现通信,无法将待识别用户图像采集后发送至用户终端进行识别,从而降低了门禁系统可开启的方式,降低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实时控制系统,解决现有系统无法将门禁系统与用户之间实现通信,无法将待识别用户图像采集后发送至用户终端进行识别,从而降低了门禁系统可开启的方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实时控制系统,包括:门禁装置,包括按键模块、摄像头、图像传感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及电控锁,其中摄像头与图像传感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依次相连;所述按键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且控制模块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电控锁相连;所述按键模块用于待识别用户输入门牌号码;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位于门禁处待识别用户的图像;所述图像传感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待识别用户图像处理获得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所述信号调理模块,用于将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的信号调理;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预先将用户门牌号码和用户终端号码建立绑定后存储,及根据待识别用户输入门牌号码提取得到该门牌号码所绑定的用户终端号码,并将用户终端号码和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一并输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实时发送至用户终端号码,及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控制电控锁开启或关闭;

用户终端,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用于接收和验证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及根据验证结果生成反馈信息返回至无线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键模块采用触摸按键屏。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触摸按键屏为电容式触摸按键屏。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摄像头采用D4212SPRI型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实时控制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门禁系统与用户终端结合,在待识别用户输入门牌号码后,门禁系统提取得到待识别用户图像后,将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实时发送至用户终端号码,由用户终端对图像进行接收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反馈信息至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反馈信息控制电控锁打开,即实现了门禁的开启,又可以实现实时通知用户,增加了用户开启门禁系统的方式,使得门禁系统打开方式更加灵活,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稳定地实现传输,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化管理。可以解决现有系统无法将门禁系统与用户之间实现通信,无法将待识别用户图像采集后发送至用户终端进行识别,从而降低了门禁系统可开启的方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实时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实时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将门禁装置和用户终端联合实现控制,具体地,系统包括:

门禁装置,包括按键模块、摄像头、图像传感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及电控锁,其中摄像头与图像传感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依次相连;所述按键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且控制模块还与电控锁、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按键模块用于待识别用户输入门牌号码;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位于门禁处待识别用户的图像;所述图像传感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待识别用户图像处理获得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所述信号调理模块,用于将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的信号调理;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预先将用户门牌号码和用户终端号码建立绑定后存储,及根据待识别用户输入门牌号码提取得到该门牌号码所绑定的用户终端号码,并将用户终端号码和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一并输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实时发送至用户终端号码,及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控制电控锁开启或关闭。

用户终端,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用于接收和验证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及根据验证结果生成反馈信息返回至无线通信模块。

其原理是:在待识别用户通过按键模块输入门牌号码后,控制模块控制摄像头开始采集图像;图像传感模块对采集的待识别用户图像处理获得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提取得到待识别用户图像后控制模块控制无线通信模块将待识别用户人脸图像实时发送至用户终端号码。由用户终端对图像进行接收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反馈信息至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反馈信息控制电控锁打开,即实现了门禁的开启,否则在用户终端验证失败时,不反馈信息,控制模块不输出控制,使得电控锁仍然处于关闭状态。

为了便于同一门牌号内多个用户均可实现对门禁的控制,可以优选将所述控制模块将一个用户门牌号码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号码建立绑定。即1个门牌号下可以绑定2,3或多个用户终端号码,只要任意一个绑定的用户终端验证通过后反馈信息,即可完成对电控锁的开启控制。以及,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利用单片机的体积小,便于安装和控制。

优选地,所述按键模块采用触摸按键屏。利用触摸方式提高按动地灵敏性,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操作 等许多优点。进一步地,所述触摸按键屏为电容式触摸按键屏。采用电容量为判断标准。对于单个按键来说可直接集成在PCB中,且灵活调整的外形尺寸,相对额外成本极低。

系统中,所述摄像头可以采用D4212SPRI型摄像头,具备最低工作电压,使用较低能耗,使用小稳压器调节电压。可以实现距离内的测试边、 角、框有无弧形调整等。

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均为现有的电子模块,属于硬件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的功能是运用现有的控制器本身所具备的接收、简单处理、发送的功能来实现,也未还有特定的方法流程。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及其实现的功能是在改进后的硬件及其构成的装置上搭载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就可实现,并非是对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进行改进。本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对装置整体的改进,包括各硬件模块及其连接组 合关系,而非是对各硬件模块中为实现有关功能而搭载的软件或协议的 改进。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实时控制系统,在验证通过时反馈信息至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反馈信息控制电控锁打开,即实现了门禁的开启,又可以实现实时通知用户,增加了用户开启门禁系统的方式,使得门禁系统打开方式更加灵活,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稳定地实现传输,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化管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