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钥匙电子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公司配备有多辆电力抢险车、卡车等,每日需要对车辆进行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车辆钥匙的领取和封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电力公司车辆钥匙较多,必须放在一个指定的地方,又不能随便乱放,堆在一起又不好找,需要专人看管和登记,管理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节省人力的车辆钥匙电子管理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车辆钥匙电子管理装置,所述背立板上设置有若干组钥匙管理单元、一个显示器和一个控制器,每组钥匙管理单元包括悬挂在背立板上的钥匙挂钩,所述钥匙挂钩与背立板之间连接有重力传感器,钥匙挂钩附近的背立板上设置有维修提示按钮和射频读卡器,所述射频读卡器匹配有嵌入在车辆钥匙上的射频卡,每组钥匙管理单元的重力传感器、维修提示按钮和射频读卡器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显示器相连接。
上述控制器连接有时钟模块。
上述控制器连接有无线通讯单元。
本发明的车辆钥匙电子管理装置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车辆钥匙嵌入的射频卡内存储对应车辆的车牌号信息,射频读卡器读取射频卡内的车牌号信息并传送给控制器,重力传感器实时检测钥匙挂钩的重力信号并传送给控制器;
步骤2,若控制器接收到射频读卡器传送的车牌号信息和重力传感器传送的重力信号,则判断车辆钥匙已经归还,并将车辆车牌号和车辆钥匙已归还的提示文字显示在显示器上;
步骤3,若控制器接收到的重力传感器传送的重力信号消失,然后控制器再次接收到射频读卡器传送的车牌号信息,则判断车辆钥匙已经取走,并将车辆车牌号和车辆钥匙已取走的提示文字显示在显示器上。
在步骤3完成以后,若控制器接收到维修提示按钮按下产生的信号,则判断车辆钥匙已经取走并且对应车辆进行维修,将车辆车牌号和车辆钥匙已取走并维修的提示文字显示在显示器上。
在步骤3完成以后,控制器实时接收时钟模块的时间信息,当时间超过设定的时间点,控制器仍然未接收到重力传感器传送的重力信号,则判断车辆钥匙未按时归还,将车辆车牌号和车辆钥匙未按时归还的提示文字显示在显示器上。
上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单元接收手机发送的指定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电子控制装置实现了车辆钥匙的无人值守管理,节省人力,管理起来方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钥匙管理单元的结构框图。
其中:1背立板,2显示器,3钥匙挂钩,4重力传感器,5维修提示按钮,6射频读卡器,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车辆钥匙电子管理装置,包括背立板1,背立板1上设置有若干组钥匙管理单元、一个显示器2和一个控制器,每组钥匙管理单元包括悬挂在背立板上的钥匙挂钩3,钥匙挂钩3与背立板1之间连接有重力传感器4,钥匙挂钩附近的背立板上设置有维修提示按钮5和射频读卡器6,射频读卡器6匹配有嵌入在车辆钥匙上的射频卡,每组钥匙管理单元的重力传感器4、维修提示按钮5和射频读卡器6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显示器2相连接。
本发明的车辆钥匙电子管理装置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车辆钥匙嵌入的射频卡内存储对应车辆的车牌号信息,射频读卡器6读取射频卡内的车牌号信息并传送给控制器,重力传感器4实时检测钥匙挂钩3的重力信号并传送给控制器;
步骤2,若控制器接收到射频读卡器6传送的车牌号信息和重力传感器4传送的重力信号,则判断车辆钥匙已经归还,并将车辆车牌号和车辆钥匙已归还的提示文字显示在显示器上;当使用人员归还钥匙时,先将车辆钥匙在射频读卡器6上刷卡,然后再将车辆钥匙挂在钥匙挂钩3上。
步骤3,若控制器接收到的重力传感器4传送的重力信号消失,然后控制器再次接收到射频读卡器6传送的车牌号信息,则判断车辆钥匙已经取走,并将车辆车牌号和车辆钥匙已取走的提示文字显示在显示器上。当使用人员取车辆钥匙时,将车辆钥匙从钥匙挂钩3取下,然后再将车辆钥匙在射频读卡器6上刷卡。
在步骤3完成以后,若控制器接收到维修提示按钮5按下产生的信号,则判断车辆钥匙已经取走并且对应车辆进行维修,将车辆车牌号和车辆钥匙已取走并维修的提示文字显示在显示器上。当使用人员取车辆钥匙后维修车辆时,将车辆钥匙从钥匙挂钩3取下,然后再将车辆钥匙在射频读卡器6上刷卡,并按下维修提示按钮5。
在步骤3完成以后,控制器实时接收时钟模块的时间信息,当时间超过设定的时间点,控制器仍然未接收到重力传感器4传送的重力信号,则判断车辆钥匙未按时归还,将车辆车牌号和车辆钥匙未按时归还的提示文字显示在显示器上。归还时间可以设定,如果到时间没有归还,则提醒管理人员联系使用者。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单元接收手机发送的指定信息。例如设定数字编码,发送1为车辆维修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