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生产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辊平线生产板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板材厚度要求不同,需要不断调整两成型辊之间的距离,此过程中需要通过控制上下辊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板材的厚度要求。
传统辊平线生产过程,通过多次调整成型辊间距,生产过程初期阶段不断测量湿板厚度以达到成品板的厚度要求。但是,测量湿板厚度过程前期时间长,测量次数多,出现较多的不合格板,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平线生产板材的方法,从而克服测量湿板厚度过程前期时间长,测量次数多,出现较多的不合格板,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辊平线生产板材的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获取多个成品板材的厚度;
步骤2,根据多个所述成品板材的厚度建立成品板材厚度模型,获取多个所述成品板材的差异曲线;
步骤3,根据所述差异曲线确定所述成品板材的差异系数;
步骤4,获取多个所述成品板材的厚度的初始平均值,将该初始平均值乘以所述差异系数得到多个所述成品板材的厚度的实际平均值;
步骤5,获取模板板材的厚度;以及
步骤6,根据所述实际平均值加上所述模板板材的厚度获取板材成型机的两个成型辊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差异系数为0.8-0.85。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水平传感器,该水平传感器用于获取经所述板材成型机成型的成品板材的平面是否水平,根据所述水平传感器的信号调整两个成型辊的两侧的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确定成型辊间距与成品板厚度之间的关系,确定辊平线成型辊的调整系数,根据成品板的厚度要求,即可调整成型辊间距达到生产要求。使得生产开始前即可将两辊间距调整至生产状态,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辊平线生产板材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辊平线生产板材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辊平线生产板材的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获取多个成品板材的厚度;
步骤2,根据多个成品板材的厚度建立成品板材厚度模型,获取多个成品板材的差异曲线;
该步骤中,以不同成品板材的厚度建立坐标系,从而得出多个成品板材的差异曲线。
步骤3,根据差异曲线确定成品板材的差异系数;
该步骤中,根据差异曲线的倾斜度确定一个调整系数,经实验可知,差异系数优选为0.8-0.85。
步骤4,获取多个成品板材的厚度的初始平均值,将该初始平均值乘以差异系数得到多个成品板材的厚度的实际平均值;
步骤5,获取模板板材的厚度;以及
步骤6,根据实际平均值加上模板板材的厚度获取板材成型机的两个成型辊之间的间距;
步骤7,根据步骤6获取的间距进行调整两个成型辊之间的间距即可。
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可引入水平传感器,该水平传感器用于获取经板材成型机成型的成品板材的平面是否水平,根据水平传感器的信号调整两个成型辊的两侧的间距。
借此,本发明确定成型辊间距与成品板厚度之间的关系,确定辊平线成型辊的调整系数,根据成品板的厚度要求,即可调整成型辊间距达到生产要求。使得生产开始前即可将两辊间距调整至生产状态,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资源浪费。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